林立和刘文采一回到家里,就找到张爷爷,要来齐民要术回到书房,开始翻找起来,他记得在书里讲过这方面的内容的。
林立果然在书的首篇杂说里看到了这句话:“······每年一易,必莫频种。其杂田地,即是来年谷资。”这不就是说田地每年都要换种吗?一块地千万不要频繁地种一样的东西。
齐民要术卷一里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羹懿反种,七月、八月犁●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
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常见瓜底,不减绿豆,本)既不论,聊复记之。”这意思是说前一年地里种了绿豆、小豆,第二年用这块地种谷子可以每亩收上十石谷子啦。
“谷田必须岁易。●子则莠多而收薄矣。●,尹绢反。”意思就是说谷子吸肥量多,并且为了消除病虫害和减少杂草,以免杂草多而减产,必须要轮作,这样才能达到高产。
“林立,你看了半天了,找到没有啊?”坐在一边的刘文采着急了,凑过来问道。
林立把书递给他,指给他看:“你看这里就说过了的,每年一换,切莫频繁种。”
刘文采看了之后,立刻拿起笔记了起来:“我要把它记下来,还有你说的那个顺口溜。赶紧再说一遍,我要拿回去给我爹看。”
将近两年不见,这个贪吃的小胖子也成熟了,知道关心自家的田地了。
林立不但把顺口溜念给他听,还把齐民要术里一些肥田的方法也讲给他,让他全都记下来。
“林立呀,我真没想到种地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刘文采一边往下记,一边发出感慨。
“那当然了,种地的学问更深的,可比考科举难多了。你以为农民那么好做的啊。”林立回道。
“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力气种地就可以了,看来并不是这样。”刘文采说道。
“对呀,光有有蛮力是不行的,还要科学种田。”林立赞同道。
刘文采点头:“是啊,林立,以前看你拿着书种地,我还偷偷笑话你。现在看来还是你做得对,就像你说的要科学种田。”
“好啊,你这个吃货,还敢背地里笑话我。”林立卷起书就敲刘文采的脑袋。
“哎呀,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啦。”刘文采缩着脑袋直叫。
“对了,刘文采,回去和你爹说,最好是秋天收完地就翻一遍地。”林立又想到秋翻地这事儿,对刘文才说道。
“为什么呢?”刘文采抬头问道。
林立详细地给他解释道:“因为咱们北方通常是春季⼲旱少⾬,秋季⾬⽔常常⽐春季多。如果秋天翻地的话,就能够多积蓄秋冬⾬雪,可以弥补春墒不⾜,把秋⾬春⽤。而且秋天翻地,不但能改善⼟壤、加深耕层、消灭病⾍害、清除杂草,还具有蓄⽔保墒、防御旱涝的作⽤。
不过秋天翻地,一定要赶早不赶晚。在秋收后及早进⾏,这样才能有充分的时间进⾏⼟壤熟化,这样才有利于⼟壤蓄存晚秋降⽔。”
“林立,我可是越来越佩服你啦。你说你学问也那么好,种地也懂得这么多,可真是太棒啦。”刘文采用他那羡慕的小目光看着林立。
“请你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林立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
“哈哈哈,林立也可太有意思啦。”刘文采被他逗得笑起来没完。
······
林立吃了晚饭之后,就找来了张爷爷和管理家里田地的徐虎,给他们读了齐民要术里关于田地岁易的原因。
徐虎也是读过书的,他把书要了过去,细细地看了起来。
张爷爷抽着大烟袋,看着林立说道:“幸好我听了你的话,田地一收完,就督促着他们把所有的田地都翻了一遍。那现在你说说看,来年咱们怎样轮种呢?稻田也要这样子吗?”
林立挠着脑袋说道:“旱田都好说,可是这稻田怎么办呢?轮种起来很麻烦的。”
“麻烦也要这样子做,不然有了病虫害就更麻烦了。减产倒是好的,万一绝产不就白费功夫了嘛。”张爷爷断然说道。
徐虎也点着头同意张爷爷的说法:“咱们不怕麻烦,就怕绝产。饿肚子的滋味小公子没尝过,是体会不到那种绝望的。”
“我小时候也饿过肚子的。”林立回道。
“所以他现在才变成了个吃货,执着于种地。”张爷爷对徐虎说道。
徐虎恍然:“原来是这样啊,我就说小公子怎么不好好读书,这么爱种地呢。”
林立想着自家的稻田,对他们两人说道:“河边那块好说,正好是沙土地,可以改种地瓜,到时候种出的地瓜更好吃。麻烦的是蚂蚁河那里的几亩地,正好在地中间,改起来挺麻烦的,那里种点什么好呢?”
“小公子,要不咱们就在那里种绿豆。”徐虎看着书建议道。
“可以,绿豆不仅肥田,而且咱们收了之后可以做绿豆粉吃。”林立点头赞同。
“还有什么可以在稻田里种的呢?”张爷爷问道。
“恩,芹菜、藕、空心菜、生菜。”林立绞尽脑汁地想着。
“空心菜是什么菜?”徐虎问道。
“就是雍菜。因为它的杆子是空心的,所以也叫它空心菜。是一种南方菜,咱们北方很少见的。”张爷爷说道。
“不然咱们也种上一些空心菜和生菜。反正水田也很多的。”徐虎建议道。
“哦。对了,我还忘记一件事了。从京城回来时,我还从农政司讨要了一些水稻种子呢,咱们用那些种子应该也算换种了吧?”林立忽然想起了自己带回来的稻种,对张爷爷说道。
“也算的,从别的地方带来的种子,它是需要适应本地的环境的,所以长得更好。”徐虎看来也很懂得种田的,听了林立的话,立刻说道。
“以防万一,咱们还是分开试一下。这样子吧,把南山脚下的豆地改成水田,种你带回来的新稻种。如果有剩余就种在蚂蚁河的那几亩田里。”张爷爷下了决定道。
林立和徐虎也都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