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胜知道,必然是有大事发生了,便快步从大殿侧面走了出去。
两人在殿门外一阵耳语后,李德胜拿着漆封的竹筒直奔上殿。
“陛下!北伐大军报捷!”李德胜的声音很大,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拆开,就在这念!”朱元璋面不改色。
百官一阵愕然,这北伐军的战报昨日才刚到了一份,这才一天就有大捷?
李德胜动作麻利的检查了漆封,打开了竹筒,抽出里面的捷报,开始大声念起来
一段废话后,就是正题了。
“燕王朱棣所部击溃叛军乃儿不花之后,追击其溃军至大宁……”
“燕王孤身入敌营,逼降北元枢密院知院张玉,及其以下各级武官共计四十六名……”
“收纳降军五万二千有余,缴获马匹三万四千余,牛羊七万余头,军粮军械无数……”
“嘶……”大殿里顿时响起无数吸气的声音,能站在殿上的文官武将,对战争都不会完全一无所知。
正是因为了解,才明白这份捷报的内容有多离谱。
孤身入营逼降五万大军,这事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绝对是属于传奇了。
“哈哈哈哈哈!”大殿上突然响起了朱元璋畅快无比的大笑声。
“退朝吧!哈哈哈!”朱元璋也不管还尴尬站在下面的文官,大笑着走下龙椅朝后殿而去,李德胜也急忙收起捷报,迈着小碎步紧跟在后面。
文武百官全都愣在了大殿中,半晌都没有任何人说话。
“燕王殿下,非人哉!”曹国公李文忠难得的拽了一句文,然后看着涂节几人冷哼一声,头也不回的就出殿去了。
御史中丞涂节脸色铁青,嘴里喃喃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丞相胡惟庸摇了摇头,也迈着八字步朝殿外走去。
而远在大宁的朱棣对发生在朝堂上的这一幕完全不知情,他正忙的脚不沾地。
经过了十天,军队的整编才算勉强完成,但是要真正形成战力,那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这一日,入夜。
郭有志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一进门他脸上的招牌笑容就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却是忧心忡忡。
郭有志坐在桌案前,看着闪烁的烛火,想了半天心事,忍不住重重叹了一口气。
“呵呵……原来郭百户也会有烦恼的时候啊?”
郭有志一惊,却看到不知何时,朱棣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
“燕……燕……王殿下……你怎么来了?”郭有志一挤脸上的肌肉,马上换上了他的招牌笑容。
“呵呵……我不来的话,怎会知道每日喜笑颜开的郭百户,居然也会有心事呢?”
朱棣笑着坐下,眼中的神色却有些复杂。
“日日如此,应该很辛苦吧……”
朱棣轻轻的一句话,却让郭有志的身体猛的一颤。
郭有志看着朱棣,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消失,最后变成了苦笑。
“原来殿下都知道了,末将还一直以为自己伪装的很好……”
“其实我很早就知道了,就在你刚到我身边的时候!”朱棣笑容不减,语气也如同在拉家常。
“不可能!我绝对没有露出过任何破绽!”郭有志下意识的就开口反驳,结果把话说出口后又有些后悔。
“末将失态,让殿下见笑了!”
“你的演技不错,可惜遇到的是我,说说吧,你是何职位?入职几年了?”
“末将亲军都尉府,副千户郭有志参见燕王殿下,末将加入陛下亲卫已经十年,洪武三年陛下亲旨将末将调入了亲军都尉府!”
郭有志重新大礼参拜了朱棣,也算是正式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哦?居然还是副千户,看来本王平日还是薄待了你!”
朱棣看着郭有志,觉得他坦承了自己身份后,就像换了一个人般,身上的猥琐气息瞬间尽去。
郭有志苦笑。
“燕王殿下想如何处置我都行,末将唯一的要求,就是恳请殿下不要祸及末将妻儿!”
“呵呵……”朱棣没有回应他的请求而是转移了话题。
“历次密奏你都是否留底?”
郭有志一愣,摇了摇头。
“末将也是职责所在,绝没有故意针对燕王殿下的意思!”
“你先看看这个!”朱棣从身上摸出一个竹筒,丢给了郭有志。
郭有志一看到竹筒,脸色就变了,这正是他一个时辰前才送出去的密奏。
“打开看看,内容是你写的吗?”
郭有志打开,快速看了一遍,然后表情严肃的点头。
“正是末将亲笔所书,但末将敢保证,这其中每一句话都是事实……”
“如果其中有什么内容冒犯到殿下的话,末将也只能说声抱歉!”
“如果本王说希望你改一改再发,可行否?”朱棣的表情有些玩味。
郭有志沉默了,半晌后才艰难的开口。
“请恕末将难以从命!”
“哈哈哈哈……不愧是我父皇亲旨简拔的人才,还挺讲原则的嘛!”朱棣突然毫无征兆的大笑起来。
郭有志一头雾水的看着哈哈大笑的朱棣,完全不知道这有何可笑之处。
“这样吧,你不愿改的话,我来帮你改好了,而且我保证都是事实!”
说完,朱棣拿起笔刷刷刷开始写起来,写完后吹干墨汁,然后递给郭有志。
“你看看吧,本王可有乱写?”
郭有志接过来一看,发现朱棣真的没有乱写,只是把最近几天和张玉之间爆发的矛盾全部记录了下来。
而之前,由于郭有志内心深处并不愿意说燕王坏话,于是下意识就没有写下这些内容。
因为在他看来,张玉是朱棣招降的,如果张玉连朱棣都表示不服,那无疑会降低朱棣在朱元璋眼里的评价……
“殿下……”郭有志很不解朱棣为什么会专门把这内容加进去。
“你不用知道为什么,抄一份重新送出去吧……”
说完朱棣就起身离去,竟然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话说。
郭有志拿着朱棣写的东西,发呆了很久,最后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也许这大明朝,只有燕王殿下才能称得上一句大丈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