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妈做好晚饭后,便坐在院子里,等着。
等林琅夫妻二人,从县衙回来吃饭。
出门时,还兴高采烈,手牵着手的夫妻俩。
回来时,一前一后,都异常沉默。
走在后面的林琅,进院子后,顺手把院门栓上了。
叶瑾涵看着,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不声不响的,在院子里坐下。
望着前方的某处,出神。
“叶大夫,摆饭吗?
晚饭,已经做好了。”
赵妈收着嗓音,提醒道。
叶瑾涵这才,恍然回神。
她转过头,笑望着赵妈道:
“嗯,现在摆,我都饿了。”
“欸!”
赵妈这才放心下来。
转身进厨房,开始往外端晚饭。
夫妻俩,坐在院子里吃。
赵妈习惯了,在厨房吃。
这一天的晚饭,林琅吃的,出奇的慢。
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不会去的。”
看着自家男人的模样,叶瑾涵哪还吃得下去。
她干脆搁下筷子。
一只手轻轻的搭在,林琅的大腿上。
仰着脑袋,凑过去道。
林琅一愣。
叶瑾涵只觉得,一道光,从他眼中,一闪而过。
随后,又归于平静。
林琅的嘴角,微微上扬。
然后,只听他说道:
“世事无常。
有很多事情,并不会,以咱们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
你不得不,离开清河县,去更远的地方。
我跟着便是。”
叶瑾涵听后,挑了挑眉。
这话,有点意思。
她干脆,单手撑着,林琅的膝盖。
坐到了,他的怀里。
叶瑾涵一边整理着,他的衣襟,一边道:
“琅哥哥,你的意思是。
我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呗?”
林琅索性,也放下了碗筷。
松松的,环着她的腰身。
将下巴,搭在她的头顶,道:
“要不然呢,我还能怎么办?
你告诉我,嗯?”
叶瑾涵轻拍了一下,他的大腿。
趁林琅,愣神的功夫。
扶着他的肩膀,站了起来。
然后,若无其事地笑道:
“先吃饭。
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
晚饭后,依旧是林琅,监督着,叶瑾涵,在院子里溜达消食。
赵妈收碗时,看着桌子上,剩下那么多的饭菜。
不禁有些怀疑。
“难道是,我今天做多了?”
不应该呀。
平时,她就是照着,这个饭量做的呀。
叶瑾涵一眼便看出了,赵妈的心思。
于是一边溜达,一边提议道:
“赵妈,要不咱们,再抱一些小鸡崽,回来养吧。
现在养着,刚好过年能吃上。”
之前,家里养的那些鸡。
早被她那便宜师父,霍霍光了。
赵妈看着,手里的剩菜剩饭。
听到这个主意后,顿时喜上心头。
“行,就这么定了。
明天,我就去市场。
抱一窝小鸡崽,回来养。”
她看了看,院子角落,已经蒙尘的鸡笼。
嗯,东西都是现成的。
洗洗,收拾收拾,便能用。
有小鸡崽,帮着吃剩菜剩饭,不糟蹋粮食。
赵妈转身,进了厨房。
叶瑾涵和林琅,继续在院子里溜达着。
走到墙边时,刚好看到,那一墙红彤彤的枸杞。
叶瑾涵捏了捏,林琅的大手,道:
“琅哥哥,枸杞熟了,咱们把它摘下来吧。
看着天气,明后天,应该是个大晴天。
刚好可以晒干,回头泡酒。”
林琅笑的点头。
“嗯,你在这等着,我进屋拿个小篮子。”
不一会儿,林琅就从放杂物的小屋,拿了个小篮子出来。
以林琅的身高。
摘墙角的,这一畦枸杞,根本用不着梯子。
林琅在前边摘。
叶瑾涵拎着小篮子,跟在后面接着。
赵妈从厨房,出来泼水。
刚好看到,夕阳下:
一高一矮,夫唱妇随,有说有笑。
颇似一幅,人间值得,的画卷。
转眼,便到了第二天。
迷迷糊糊中,叶瑾涵能感觉到,林琅起身,穿衣。
她懒得睁开眼睛。
只撒娇般的拽着,林琅的衣裳一角。
以此来表达,她的依依不舍。
林琅正准备,轻手轻脚的起身。
忽然发现,自己衣裳的一角,被小娇妻拽住了。
他无奈地,笑叹了一口气。
然后回身,亲了亲,叶瑾涵的额头,和眉眼。
才凑到,她的耳边轻声道。
“我先去上值了。
媳妇儿,你再多睡一会儿吧。”
临走前,又俯身,亲了亲叶瑾涵的唇角。
这才离去。
叶瑾涵又独自一人,补了一个回笼觉。
睡饱了后,才慢腾腾的起床。
在院子里,摘菜的赵妈。
看着叶瑾涵,伸着懒腰,从房间出来。
赶紧擦了擦手,起身。
然后进厨房,帮她端早饭。
一碗嫩黄色的鸡蛋羹,上面浮着,两颗艳红的枸杞。
看着就,食欲大开。
吃完鸡蛋羹,赵妈又端出来,一小屉,水晶蒸饺。
还有一小盘,绿油油的炒时蔬。
叶瑾涵自己,便是大夫。
知道怀孕初期,孕妇要多吃,绿色蔬菜。
所以特意交代赵妈,绿色蔬菜,顿顿不离。
正吃着饺子,突然眼角余光发现。
昨天傍晚,采摘的枸杞。
此时,已整整齐齐的,平铺在竹盘里。
晒在了墙头。
这个高度,一看便知,是林琅走之前晒的。
吃过早饭后。
叶瑾涵便去了医馆。
自从,中秋节休息以来。
这是她第一次,跨进自己的守一堂。
正在,给病人诊病的张顺,和正在,柜台上忙碌的王小可。
分别抬头,看了她一眼。
便又接着忙活,各自手中的事情。
她来与不来,他们俩人的工作状态,都一样。
这让叶瑾涵自己,倒是有些心虚。
对比之下,显得自己,多么不务正业似的。
虽然,事实上就是。
她摸了摸鼻子。
慢慢朝着,她那休闲的角落,走去。
也不知,是不是提前算好了。
她会今天来。
会在这个点来。
否则,怎么她刚一坐下。
手边的水,就刚好烧开了呢。
“果然,收徒弟,有收徒弟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