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简直是荒谬............”
“这绝不可能!”
“秦先生,你知道你刚才说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吗?”
“殿下,臣自然知道臣说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
秦莫山镇静而言:“还请殿下不要太过于激动。”
“臣与殿下现在的一举一动很可能都在锦衣局的监视之下。”
“臣既然敢将这其中内情言明,自然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
“臣对大明、对皇上忠心不二,更加不会恶意捏造、诋毁朝廷!”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臣刚刚对殿下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绝无虚言。”
“其实,臣与殿下的心情一样。”
“刚刚得知这一惊人内幕之时,臣的心里也无比复杂。”
“臣也希望这些都是臣的个人揣测,臣也不希望这些事情是真的!”
“可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事实。”
“这一点,从锦衣局的那些动作以及汤、唐二位大人对殿下所说的那番话就已经足以实锤臣刚才所说的那些话了。”
“殿下对于军事以及大明新军的情况可能不甚了解,所以才会对汤、唐二位大人的那番话深信不疑。”
“如果,臣听从了锦衣局的安排,当殿下今日找臣谈及此事的时候顺着他们的话说下去。”
“那么,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了下来。”
“但是,臣实在受不了良心的谴责!”
“所以,臣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冒死将实情告知殿下。”
“臣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以我大明今时今日之国力,以大明新军今时今日之军力,朝廷绝对有能力快速结束这场战争!”
“而朝廷之所以一再放缓战事的进度,并且对海外叛军的所作所为不予理睬甚至是有意放纵............”
“那么待此次战争彻底结束后,只会造成一个结果。”
“那就是:海外各族百姓近乎死绝!”
“如果这就是朝廷想要看到的结果,臣实在不敢苟同!”
“而且,臣也实在想不明白:朝廷不是一直想要创造一个天下一统的盛世大明吗?”
“朝廷不是再三强调天下万民皆大明之民吗?”
“可面对海外无辜百姓每日被叛军屠戮,朝廷明明有能力施以援手救民于水火,却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是故意推诿。”
“这种种做派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难不成海外盛传的种族灭绝论正中了朝廷的真实用意?”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殿下不觉得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吗?”
面对秦莫山的这一连串肺腑之言,朱慈煜已经是心神俱震!
因为,秦莫山的这些话着实令朱慈煜难以平静。
在朱慈煜的心中,自己的父皇是一位心怀天下、富有大仁大义、大智慧的明君圣主。
他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在父皇治下的大明朝廷会做出这种惨无人道之事!
可是,秦莫山冒死而言的这些话,又令朱慈煜找不出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
-------------------------------------
“秦先生,你真的相信这一切的幕后主谋会是当今圣上?”
朱慈煜依旧不死心:“父皇仁心仁德,本王绝不相信此事的背后是父皇的本意!”
“汤玉文、唐同武、刘谭!”
“秦先生,你说会不会是这三人欺瞒父皇或者是蛊惑父皇.............”
“殿下,您觉得放眼朝野上下,现如今真的有人可以蛊惑的了当今圣上吗?”
秦莫山看着失魂落魄的朱慈煜,无奈地摇了摇头:“而欺瞒一说则更加不可能了。”
“自从郑伟彦之事后,还有谁敢触碰这条红线?”
“更何况,皇上还对这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的举措..............”
“所以,这种事情没有皇上的首肯,是绝对没有可能被落实下去的。”
秦莫山的这番话说的已经很明确了。
一句话:这事肯定是得到了朱由检的授意,或者说此事的始作俑者根本就是皇帝本人!
沉默了好一会。
“秦先生,如果你说的一切属实,那本王绝不会看着天下无辜之人遭此劫难。”
朱慈煜面露坚毅之色:“今晚本王就连夜进宫劝谏!”
“若父皇真的要借此次战争不顾天下万民之安危的话,本王就长跪请旨,力求父皇改变心意。”
“如果此事背后真的是有奸佞蛊惑圣心,那本王必请旨诛杀奸佞!”
“殿下!”秦莫山微微摇头,低声言道:“此策万万不可。”
“如何不可?”
“殿下如果真的想要救天下万民于水火的话,便绝不可如此莽撞的进宫劝谏。”
“哦?那依秦先生之意,本王应当如何?”
“臣以为:眼下只有以殿下的名义将此事公之于众方可迫使此事得到回旋余地!”
“什么?将此事公之于众?”朱慈煜闻言,随即摇了摇头:“不行!”
“如果这个时候将此事公之于众的话,朝廷与父皇的威望何在?”
“殿下,您误会了!”
“臣的意思是:将此事公之于众的时候,矛头不要指向皇上!”
秦莫山低声言道:“而且也不要提及此事所涉及的内幕。”
“什么?不提及此事涉及的内幕?”
朱慈煜大为不解:“秦先生的意思是.............”
“殿下可以以大明储君的名义公开声讨海外叛军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秦莫山随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着天下人的面,就说朝廷刚刚得知了海外叛军的那些惨无人道的恶行。”
“所以,为了救天下万民于水火,大明新军无论面临多么大的困难,都会尽快启动全面出兵的计划。”
“以最快的速度消灭这些叛军势力使天下重归太平。”
“而且,殿下要当众言明:让大明新军全面出兵尽快解救天下万民是皇上的旨意!”
“朝廷对发生在海外之地的惨事非常重视。”
“所以,才由殿下这位大明储君来代表朝廷公开表态!”
“秦先生..........”朱慈煜怔怔地看着秦莫山:“你这岂不是要本王于天下人面前假传圣旨?”
“殿下,如果殿下真的想要拯救天下万民免遭叛军屠戮,臣刚才所说的那个办法便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秦莫山无比确定地言道:“而且,这也是当下成功几率最大的办法!”
“如果殿下只是寄希望于向皇上请旨的话.............”
秦莫山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恕臣直言:成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当着天下人的面来一场现场直播,将此事坐实。”
“只有这样才能使朝廷作出改变。”
“人们一听说这是当今皇上的意思,肯定会争相响应,舆论上也会一边倒的支持大明新军尽快全面出兵解万民之危局!”
“到时候,群势汹汹,此事便成木已成舟之局。”
“殿下身为大明储君,由殿下所说的这番话、所表的这番态,谁又会质疑呢?”
“就算皇上百般不愿,最后也只能当着天下人的面“兑现”自己的“承诺”!”
“而以皇上对殿下的看重,殿下应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