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荀礼与谢珩有交集,大约也是想不到谢珩还能和荀礼这样的人有交情。虽说是同一个书院出来的学生,也是同一届科举入仕,一个才高八斗,已是天子私人;一个却平庸无为,泯然众人。
更何况他们就读的云章书院向来出峥嵘之才,同荀礼一批次的学生更是人才辈出,翰林院的谢珩,刑部的虞望亭,御史台的颜凛,能人志士数不胜数,荀礼夹在这样一群栋梁之才中,更显得暗淡无华。
若是向朝中大臣提起来工部的荀礼,都想不出两句可以夸赞的地方,绞尽脑汁也只能说上一句:“言行有度,举止得当。勤勤恳恳,从不迟到早退。”
从不迟到早退的荀少敬,今日也值满了时辰,兢兢业业的看完了送至工部的公文,小心翼翼地斟词酌句写上几句意见,整理成册,放在一旁。
起身伸了个懒腰,荀礼捶了捶坐的酸疼的腰背,拿起放在一旁早上换下的礼服,走出府衙大门。
路上瞧见有个老妪叫卖桂花糖,荀礼忍不住上前买了一些,一手挟着官服,一手捧着糖,伸长了脖颈用嘴巴叼起一颗,微微扬起脖子,让那糖顺势进入嘴巴。
早春的天不像寒冬那样黑的早,荀礼还能趁着日光亮堂往自己家走回去。他虽官职不大,但也还是得了朝廷恩惠,分了一套小宅子。只是他运气不好,分得的宅子离工部府衙有些远,倒是过两条街道就能看见谢家的大宅。
每次路过,看到那宽大的牌匾上气派的“谢府”二字,都能短暂的激发起荀礼几乎快要消失不见的上进心。
然而一回到他那个小小的宅院,这上进心也随着他左脚迈进大门的瞬间就消失不见。
荀礼不可避免的又想到谢珩,进而又想到自己答应了什么事,原本能回家歇着的欢喜也减了三分。
站在路口遥遥望着隐约若现的谢宅发愁不断问自己是不是杨大人哪里学了巫蛊之术,趁自己不注意,迷了自己心窍,让他稀里糊涂的答应了这等荒唐的拜托。
他摇头叹气,谢家的马车忽然从拐角出现,稳稳当当的停在那大宅子前。
荀礼睁大眼睛,看到谢珩一身青衣便服,从马车出来,刚一落地便堪堪与荀礼对上了眼。
只是这次他并未收回目光,而是对着荀礼嘴巴鼓囊囊塞着糖的呆傻模样看了好大一会儿。谢珩偏头向身边小厮吩咐了几句,那小厮得了命令,却抬脚朝着荀礼的方向走来。
这下荀礼可慌了神,还以为自己直愣愣地盯着人家看冒犯了人家,急急忙忙低下头,转身就要走。
“荀大人留步!荀大人,荀大人!”小厮见状,赶紧加快脚步,一路小跑堵在荀礼面前,颇有些无奈,“大人怎的越叫越跑,让小的好追!”
看着小厮大口喘气的模样,荀礼也有些不好意思:“对不住,对不住。我……”
“大人,是我们家大人看您手上拿着许多东西,特意叫小的过来搭把手。”
荀礼没想到谢珩吩咐小厮过来竟是这个缘由,他无言地看了看手中托着的桂花糖糖,又看了看怀中的官服,这也能叫许多吗?倒是没想到谢珩竟对着他这旧同窗还这么古道热心!
那小厮却不管他心中疑惑,径自接过荀礼那一大包官服,送荀礼到他宅子门前,才作揖道别。
见他要走,荀礼蓦地想到了什么,又连声喊住,神色微赧:“方才我直盯着你家大人看,想来还是有些冒犯,劳烦你帮我向你家大人道个歉。”
小厮答应下来,渐渐走远。
荀礼抹了抹头上虚汗,心想自己不过是看他一看都胆战心惊的,更遑论要替他人向谢珩说媒。不成,这事不成,他恐怕真的做不到。
明日就回绝了杨尚书罢!
心里打定主意,第二日荀礼便在宫门外堵了刚下朝的杨尚书,要将这烫手的差事推托出去:“大人,我也实在是不敢去敲那谢家的门,要不还是……”
忘记了杨尚书是如何打断了他,等回过神来,荀礼已然与尚书大人一同坐在了街边的面摊。
杨尚书这巫蛊之术愈发娴熟……
热气腾腾的小面端了上来,香气扑鼻,让人食指大动。荀礼咽了咽口水,将目光挪开,从腰间掏出五枚铜钱拿去亲自放在面摊老板手中,微微提高声音,最好叫周围吃面的人都听见才好:“老板,这是我的面钱。”
老板不解地看着一旁的杨尚书。
荀礼不慌不忙地解释:“我们各付各的。”
杨尚书:“……瞧你那鼠胆儿。”
当今圣上虽然贤明治国,广用贤才,但也最忌群臣私下宴请。荀礼不敢越线,虽然仅仅是一碗面条,但对面坐的是高他几个品级的尚书大人,尚书大人请一个小官吃饭,看起来就更加不同寻常,惹人怀疑了。还是要与划分清楚,不然若是因为一碗面引发血案,岂非冤枉。
果然,还是这样才能吃的放心,荀礼含着笑夹起一筷子面条。
“少敬,你说说,你与谢珩年纪相仿,又是同窗,我不过拜托你去说一句话,有何不敢的!”杨尚书唉声叹气,“你啊你,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怎会变成这番怯头怯脑的模样。”
荀礼差点把面条喷出来,面对杨尚书的指责愤愤为自己抱不平:“杨大人,您还说我,您不是也不敢自己去说么!”
杨尚书一时语塞,半晌也讪讪道:“也不是不敢,只是我一大把年纪了,万一被小辈亲自拒绝,我这老脸往哪放啊。少敬,你说说,谢珩有什么可怕的?”
谢珩他……
荀礼想了半天,确实也说不出谢珩的可怕可怕之处。那人虽然清高,但并不孤傲,待人有礼,接物有方,从未听说与谁有过节。但也正因如此,才给人了一种难以亲近,不似凡人之感,让人对他望而却步。
对谢珩的这番评价不适合由荀礼说出来,所以他只是道:“我与他虽同年进书院,但您也知道,我与他如今的地位可谓天壤地别,如何敢自持昔日同窗的身份到他面前对他的终身大事指手画脚?”
杨尚书闻言,动了动嘴唇,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沉默着吃完各自的面,荀礼以为这下总算是说清楚了,虽然答应了又反悔总有点不仁义,但也比让他真去谢家说媒的好。
荀礼正要向杨尚书告辞,却听得尚书大人用一种如同骗小孩儿的语气对他道:“少敬,你也有三年未归家了吧?这样,只要你愿意帮我说上一句话,我便与你家尚书大人商量,给你安排休假,让你回乡探望,如何?”
可恶,好诱人的条件……不过这这这,这应该不算收礼吧?
荀礼眼神动荡,内心激烈挣扎,万万没想到,杨尚书竟然有这样狡猾洞穿人心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