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春风1991 > 第144章 突如其来的提干

第144章 突如其来的提干(1 / 1)

“通知所有在家的厂领导过来开会!”

王建国走到厂办主任门口,扔下一句话就大步往会议室坐坐。

厂办主任愣了一下,连忙打电话联系几位厂领导。

正是榨季最忙的时候,所有厂领导都在家。

不一会儿,四位副厂长、工会主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全部到位。

原常务副厂长唐仁华、压榨车间主任刘义堂等十几名领导干部因贪污受贿、侵吞国家资产入狱之后,厂领导层经过了大换血,四位副厂长里,有两名是从中层干部提拔起来的。

面貌焕然一新没错,但是说铁板一块谈不上。

糖厂要改制,正是多事之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不会违法乱纪,但在法律框架之内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是避免不了的。这段时间王建国三天两头去县府开会,为的就是糖厂改制的事。

上一辈子就是因为改制,还能撑几年的糖厂轰然倒塌,唐仁华一伙人赚得盘满钵满,成功洗白摇身一变成了民营企业家。

这一辈子没了唐仁华这帮蛀虫,如果改制成功,西海糖厂这个老牌工厂,也许能活下来。

王建国没精力想那么远,当务之急是解决甘蔗收购款的问题。

不给钱,蔗农是绝对不会把甘蔗卖给糖厂的,前些年没钱就给老百姓打白条,那个时候县府还有公信力,老百姓相信国家开的工厂不会倒闭也不会赖账,白条就白条。

然而,一拖再拖,言而无信,老百姓手里的白条最后真的变白条了,为此还引起了好几次群体事件。

现在别说敢不敢这么做,就算敢这么做,老百姓也不认。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库存的白砂糖换钱,为不断生产出来的食用糖找销路。

姚远给了他一个希望,但是王建国被前些年的出口贸易搞怕了,库存的白砂糖就是因为国际形势突变滞销的,谁也说不准以后是什么情况,再来一次的话,糖厂只有破产倒闭这条路可走。

其他厂领导同样非常清楚当前的形势。

王建国把情况介绍了一遍后,敲了敲桌子,说,“王安全跟着去的,姚远的确和一个日本商人有联系,那十吨白砂糖也的的确确是出口到日本去了。”

“现在的问题是,姚远不愿意帮忙。”

工会主席说,“和他父亲谈一谈,我们再做做工作,毕竟是厂里的子弟嘛,有义务为厂里出份力。”

罗副厂长分管销售,他扫了一眼工会主席,说,“这话说不通,厂里子弟有什么义务替厂里出力。他不是普通人,县里的高考状元,现在在西工大上学,又放了颗卫星搞到了一千多万美元的外贸订单,一千多万美元啊,整个南港地区一年创汇才多少,人家凭什么替你出力?”

他非常清楚一千多万美元外贸订单的意义。

工会主席尴尬的笑了笑,不说话了。

他这个职务实在是尴尬,级别有,但没实权,对生产经营更不了解,想法一厢情愿倒也正常。

陈总工说,“我估计是因为老姚的事情心里有怨气,刘义堂把压榨车间搞得乌烟瘴气的,姚振华是车间骨干,居然让他待岗,把不学无术的小舅子安插进去。”

“当时正好张桂芳生病住院,就是姚振华的老婆,厂医院治不了转去了医院,老姚一待岗,连医药费都拿不出来。当时老姚不止一次找过分管财务的唐仁华,可是怎么样呢,不管不问。”总经济师黄骅说。

王建国也是后悔的,当时这个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也没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此时都是后悔莫及了。

叹了口气,王建国说,“所以啊,小伙子心里是有怨气的。前段时间请他修那些进口设备我就看出来了,不谈感情就谈钱。归根结底是厂里没尽到对职工的责任。”

罗副厂长说,“王厂,现在弥补来得及。小伙子心里既然有怨气,那咱们就拿出行动来。问题是,他真有办法把咱们的食用糖出口到日本去?”

“八九不离十。”

王建国微微点头说,“刚才我给市府的一个战友打了电话,拿回来一千多万美元外贸订单,市府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不知道。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不但手里有一千多万美元的外贸订单,这段时间央台和市电视台放的远大电器也是这小子搞出来的!”

众人都震惊了,不敢相信地看着王建国。

王建国心里也依然掀着惊涛骇浪,他沉声说,“我那个战友在市府办公室工作,据他说,这小子正在和三菱汽车公司谈合作,三菱汽车投资一千万美元和他搞合资厂!”

“日本三菱汽车!”众人直接惊呆了。

其他省份的人也许对三菱汽车不熟悉,但是南方沿海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汽车公司,事实上,粤省是日货进入华夏的第一个阵地,更是主要阵地。

“我也不相信,他只是个大学生啊,可是我战友没必要骗我,他还说,这小子可能和香港的一个姓俞的大老板搭上了关系,这么一说,倒是可以理解了。”王建国说。

“原来背后有香港大老板。”罗副厂长恍然大悟。

王建国又敲了敲桌子,道,“我相信姚远有办法出口,退一万步说,我们现在也没其他办法。他倒是说一个多月后糖价会大幅上涨,市场转为供不应求,如果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根本不愁销路。”

“他有什么依据?”罗副厂长一愣,问。

总经济师黄骅眉头皱了皱,沉思起来。

王建国微微摇头,说,“他是读机械的,机械技术他很懂,但是他不懂市场,更不懂食用糖市场。甘蔗种植面积年年增加,产糖量年年增加,市场需求没变化,根本你不具备涨价的条件,更别说短时间内上涨。”

其他人纷纷点头认同,真要是市场有变化,别说扛一个多月,就算是扛半年,也有很多办法,大不了抵押贷款。

关键在于不敢拿三千多职工家属的生活来赌!

黄骅突然说,“我觉得姚远的判断很有可能是对的。”

众人看向他。

王建国指了指,“老黄你继续说。”

总经济师是干什么的,是企业经营计划管理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经济统计等工作的总负责人。

其中就包括对市场的分析预测。

黄骅清了清嗓子,道,“王厂分析得很对,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现在的收购价和出厂价都是定死的,既不能降也不能升。上面说要适应市场经济,换言之,产品怎么卖全凭本事,大家互相竞争。这么一来,价格肯定会产生大幅波动。”

“老黄,按照你这么说,糖价会继续下跌才对。”罗副厂长说。

“不一定。”

黄骅摇了摇头,道,“今年的糖价为什么会跌?因为产出大于市场需求,但是因为计划内的原因,我们又不能随便往外卖糖,这就造成了计划内消耗不了计划外买不到糖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持续很多年了,诸位领导都知道。”

“唐仁华不就是私下里低价倒卖白糖牟取暴利的嘛!”工会主席总算是说了句有意义的话。

点了点头,黄骅说,“一旦市场放开,市场的需求会彻底释放出来,这是真正的需求量。一旦达到一定程度,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供不应求的情况,糖价上涨是必然的。”

王建国沉思片刻,道,“按你的意思,应该听姚远的,再想办法坚持一两个月?”

这件事太大了,黄骅可承担不起责任,他苦笑着摇头,道,“我只能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分析,决策还是王厂您和各位领导来做。”

别说他,王建国也不敢轻易做这个决策。

如果一个多月后糖价不涨反降呢?

别说榨季能不能维持,连职工的工资都无法保证。

陈总工是管技术的,按理说,他在这个议题上是不会给出什么意见的,但是此时他却调整了一下坐姿,做出准备发言的样子。

“老陈,你说说。”王建国注意到,指了指陈总工。

陈总工说,“我和姚远接触比较多,前段时间修进口设备的时候聊了不少。这个小伙子很不简单,别看年纪轻轻,做事很稳当,很聪明,对前沿的很多新技术非常了解。”

“这说明他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对外国的很多事情也非常了解,英语德语非常熟练,具备阅读外刊的条件。”

“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小伙子是不会做没把握的事的,一旦决定做,他心里肯定有数。我个人意见是,不管拿出什么决策,最好能把他拉上,他是难得的人才。”

一直不开口的另一个副厂长道,“怎么拉,他是西工大的学生,总不能给他安个职务吧?”

“人家还看不上呢,刚刚王厂不是说了吗,远大电器、宝马机械他都有份,会在乎糖厂这份工作?况且还是学生。”罗副厂长摇头说道。

王建国沉声说,“他不在乎,他父母未必不在乎。我想来想去,还是认为从他父母这一块入手比较妥当。他因父母的事情心里有怨气,那就让他消气。老陈说得没错,这小子是难得的人才,一定要想办法拽住他,起码让他帮帮忙,出出主意。”

“早该这样了。”罗副厂长道。

王建国下了决心,习惯性地敲了敲桌子,道,“老姚也算是老职工了,方方面面的表现也不错,我提议给他压压担子,让他当车间副主任,张桂芳同志是老会计,身体刚恢复,我建议把她调到工会当个干事。”

工会主席一愣,下意识地问,“提干?”

大家马上反应过来。

最关键的是编制,车间副主任、工会干事,都得是干部,姚振华夫妇是职工。这么一调动,意味着要解决干部身份!

刘义堂为了让小舅子进厂,不惜找理由让车间骨干姚振华待岗空出位置来,就是这样,他小舅子也只是合同工,也解决不了职工编制。

职工编制尚且如此艰难,更别说干部编制了。

近几年来县里对干部职工的编制控制得越来越严格,为了争取一个职工编制,哪一年不是挤得头破血流。唐仁华受贿的很大一部分钱就是来自于“卖编制”。

一下子解决两个干部编制,绝对是大手笔!

王建国沉声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老姚家四口人,我一次给他解决两个干部编制,姚远怎么想我没把握,但是老姚夫妇是肯定会帮着厂里说话的。”

他一拍桌子,扫视了一圈,道,“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步到位。当年老姚生姚远的时候不是罚了一笔钱吗,为了生姚远夫妻俩差点丢了饭碗,后来把女儿的户口迁走交了笔罚款才过关。找个理由把这笔钱还回去。”

众人面面相觑,王厂这是铁了心要让姚振华夫妇对厂里死心塌地,只要这夫妇俩的心放在厂里,可以预见,姚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认识姚振华、张桂芳的人都知道,姚远是个大孝子!

十分钟后,王建国回到办公室,把事情一说,微笑着看着姚远。

姚远真的没有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

还以为他跑出去开会商量这样选择呢,没想到居然给老爹老妈提干。

老爹老妈多大岁数了,居然提干了!

细细一想,他哭笑不得地说,“王厂,我真的没想到厂里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我爸妈同龄,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让他们提干不合适。”

一个大概率会破产倒闭的厂子,就算提干了又有什么用?

其实还是有用的,首先待遇会差很多,哪怕是破产之后,待遇也差很多。而且,作为国营企业干部,厂子破产了,政府是要对企业干部进行安置的,不能像对待职工那样给一笔钱买断了事,除非本人主动提出来。

干部档案进人事局,企业干部也是国家干部!

王建国说,“有志不在年高,你爸你妈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的,厂里已经决定了,我亲自负责,特事特办,本月就落实。”

还别说,王建国这一招算是打在姚远的七寸上了。正如王建国所说的,姚远可以不在乎,但是老姚夫妇在乎,老姚夫妇在乎,姚远就肯定上心。

姚远太清楚了,他甚至能预见到老爹老妈知道这个消息后会多激动。辛辛苦苦当了这么多年职工,谁不想当干部?在老爹看来,当了国家干部那才真的算光宗耀祖。

上一辈子姚远进入央企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姚振华的坚持,否则姚远是肯定会下海做生意的。

这一辈子不会走老路了,但是面临的来自老姚的压力是一样的。

如果老姚成了企业干部,应该不会再像上一辈子那样坚持要求自己毕业后进入央企工作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魔尊他有猫了 华娱之星光闪烁成烁胡戈 以玫瑰之名 寻宝:我能无限附身 这个狂妄的明星真迷人 汽车黑科技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顾北 风沙将我吹向你 嫁给权臣之后 寻宝全世界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