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够证明你一直都在前行!?方法也许很简单,那就是你是否感觉到眼前充满了迷茫。八一中文w﹤w≤w≦.这是因为只有前行的脚步才有机会体会到对未知的迷茫,而这种迷茫则是前行者从心底涌出的感知。也正是有了迷茫,才会有探知后的喜悦。前行的步伐,在期待中不知不觉向前延伸。
举步不前的那些人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在大踏步地前进,所以也就从来都不会感觉到迷茫。原地踏步会让你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试问从何而来的迷茫呢?
正当绕过山丘且满腹疑问的人们到处寻找他们想要的那个答案之时,一支早已等候多时的秦畴骑部队突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司马靳服从大帅的指令,和他的五千秦骑兵精锐并未率军投入突击断谷行动。先期到达此会合地点,并且一直守候在路边等待着那个此生注定要出现的人。
武安君白起让司马靳脱离战场,赶往指定地点原地等候。至于等谁又或者是随后做什么,身为战区总指挥官的白起并未提前告知。只说若是那人出现之际,就是正式接管畴骑营的指挥之时。
吕子听完司马靳的汇报,回头看看王翦,这才说道:“大帅有没有说过假如那个人没有出现的话,司马将军该怎么办?”
以司马靳的想法,此时的前线正缺人手。而对于此时的白起而言,司马靳所部可是秦军的五千精锐力量!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赵军,秦军此战能否坚持到最后都很难说。如此局面,大帅还将这支部队抽调到外围来使用,由此便知随后的作战任务绝不轻松。
而那些所谓的名垂青史,在司马靳看来并不重要。但他始终信任武安君白起,只要是武安君说出来的话就值得信任!不管随后前来会合的那人是谁,绝对是此战最关键的所在。
司马靳此前并不知道大帅让他等待的那人是吕将军,见是老熟人也就没了先前的那些拘谨。此时听到大将军询问,连忙表示大帅的命令之中的确附带有第二条的命令。
假如那个人在日落前仍没有出现,五千畴骑将正式返回并重新归入秦军序列。
得知附带的命令果然不出所料,吕子并未因谁把谁瞧低了而感觉懊恼。他知道不管自己是否愿意主动离开中军,白起都会随后下这道命令的。
武安君离开丹水河防区进入上党战区,他并没有象赵括那样把部队全都拉进来投入总决战。吕子所部两万兵马全都留在原地,只带走了司马靳的五千畴骑。
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白起是要给自己准备退路的。此刻的秦军可不象赵军,不管这仗怎么打都可以朝四面八方撤。毕竟在赵军之中夹杂有大量的诸侯国部队,他们只要不是往秦国方向撤,随后就会遇到从撤退方向赶来的接应。
秦军方面就不同了,赵军一旦形成合围之势就会面临往什么方向突围的问题。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咱们看看赵括军的动向就会一目了然。
赵括一进入上党就给全军下作战命令,让他的主力军团大部朝上党地区的西南方向实施穿插作战。为保证此撒网布局成功,甚至还严令其军团避免与秦军生大规模冲突。
赵括为什么要往上党的西南方派出主力而不是其它方向呢?翻开当时的战国地图,事实的真相便会随之出现!
自周武王替代殷商铸九鼎管理中原以来,奖励功臣分封天下。得到封地的部族接管土地建立诸侯国,导致随后出现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封土建国的诸侯时代的来临,也被后人称之为是封建时期的初始阶段。
因为不是中央集权制管理天下,也就导致这种分封制的管理手段必然会有某些弊端存在。在周天子强势的时候尚能制约住这些诸侯耍心眼,并且遇到不服气的诸侯,还可直接下令其他诸侯起兵讨逆。
再好的管理机制也是有其时效性的,若是一成不变就会被被管理者找出其中的漏洞并加以利用。当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戎狄所灭,同时也就预示着周天下的大厦将倾。
失去强大约束力的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并在无法再起到威慑力的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提出领土要求。但凡有封地,必然会存在良田和贫瘠之地。
春秋时期展起来的诸侯以不满自己的封地为借口,开始打附近小国的土地并最终据为己有。从那个时候起,为争夺土地的大小战争不断,割地献城往来更替极其频繁。城中的居民也许今天才办理完居民身份证,兴许明天又要再度申请登记新户口。
等到春秋五霸的时代临近尾声,早已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些唯利是图的诸侯如何能带出好臣民!?破坏规矩无视周天子的恶果随之而来,有些失去权势的诸侯随即被他们的家臣灭族并替代之。
昔日五霸其中之一的强国晋都未幸免,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三家联手废掉了诸侯晋静公。也就是被历史上称之为三家分晋的典故,随后战国七雄粉墨登场。
这个时期的周王朝早已是名存实亡,而周赦王躲在一个叫洛邑的小地方苟延残喘。那些曾经是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也纷纷被灭国,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了。
此时的势力范围已经可以这样划分,咱们且以周都城洛邑为中心来说明。洛邑的东方是诸侯齐国和有拱卫京师之责的诸侯魏国,而洛邑的南方基本上都属于诸侯楚国的封地。燕国的封地则是在洛邑的东北方向,与赵国和齐国临界。
此时的华夏大地的西部基本是秦的天下,而洛邑的北方则是赵国的天下。秦赵两国的封地在中原的西北方交界,而那个有拱卫京师之责的韩国就夹在两个诸侯国的中间,其中也包括魏国的一部分封地。
由此就可以看出赵括为何会关注上党地区的西南,这是因为秦国的地界就在上党地区的西南方向。假如战场失利的秦军想要撤出上党战区,那么秦军所选择的撤退方向必然会向西南方向突围。
赵括的战略意图可是要为赵国打出至少二十年的和平而来,所以派重兵彻底封杀秦军的退路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