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有敢于被讨厌的勇气。其实这是一种直面困难,不畏挑战,他人不屑中陡立,于泥潭中站起的勇气。最近发生了一些也许很平常的事情,比如说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回答问题,与身边三两朋友出去打羽毛球,吃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在路上因为阳光晒得刚刚好下课逗留十几二十分钟也还没走出去某一个小地方......这无数的生活细节,让我把有时候很多事很多人都能遗忘。虽然听者很难相信--我还是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又或者是这只是思维的跳跃转移,又或者是我对现实中也许算是繁忙复杂的生活的忙里偷闲而获得的逃避。总之,我上学像是上班,听课仿佛是工作,在下课后跟同学一起吃饭像是结束工作后和同事一起吃饭,在宿舍的一片小天地像是自己的布置房间,而和这群朋友住在一个宿舍里像是长大后毕业了还和她们合租一样。所以我以为,这种日复一日的想象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打破,没想到最后打破我对生活的滤镜的是那天中午英语课上老师忽然提问我的那个瞬间。一节课分为四十五分钟的两小节,中间有五分钟短暂休息的时间。第二小节课上课,英语老师随机点名忽然点到我,让我中译英回答一个问题,我当时完全没想到她会叫我,因为上了八节课了 从来没点过我的名字回答问题。所以我听见的时候,就立马站了起来,然而我坐的位置很偏,是第一排最边上。这也不是很重要,我动一下换换角度然后发挥我不近视的优势就好了。然而黑板上那些并不熟悉的短语和连接词让我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一步下手。其实从小到大,我都自以为我的英语还算不错,最起码会得到老师认可的那种。所以,我一直对这些问题有一丝丝不屑,甚至觉得我要是被叫起来解答,肯定会被夸奖一顿。然而现在的事实就是,我呆呆站了几秒,没说出来什么。当我觉得我的速度太慢了的时候,我就脱口而出一个把词组堆积在一起的句子。果不其然,我说完就看到我们老师震惊和“嫌弃”的表情......当我反应过来我说的话时,别说老师和能理解我大概意思的同学,我自己都对自己无话可说...接着就是老师的“训斥”:“你在干什么?你这是一个句子吗?你这把所有短语堆在一起是什么意思?”
我沉默了一小下,决定实话实说:”老师,我不是很理解那两个短语的意思..“其实前两个短语还好,只不过我没看中文,一下子不知道根据语感把他们置于何地,只是为了快速回答而稀里糊涂的把所有东西混一起。”
那你刚才没听课吗?我都已经讲过了。“其实我们英语老师说话很温柔,很有力道,而且真的是那种婉婉道来的感觉。可是当她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也直接了当,比如--你发音有很严重的问题,这都初中的词汇怎么还不认识,你们来教室到底是不是来学习的,真的是服了你们了......但这是很多老师也都会说的话,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坐教室里好好学习,我们也从没有会错意,只不过放在不同的人身上,放在不同于高中的教学环境下,这些话会引起很多人的厌烦心理,然而不管是发言者还是受教者,都没有恶意。我当时知道,如果我不赶紧做出正确答案,肯定要站着等听到别的正确答案,那时候在我眼里就代表我不如别人。所以我破罐子破摔,重新看了一眼中文没看老师的提示短语,用自己的英语风格造出个句子,唯一的缺憾是没用上老师的短语,但我知道我说的是一个完全正确并且有高级词汇的句子。老师的态度一百八十度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她立马就有那种上课以来我从来没见过的笑盯着我,然后夸了我。我觉得时机到了,该让老师听听我为什么刚才手忙脚乱的解释了,所以我说--”老师,我真的只是不知道这个什么意思。“其实我就是不知道这个语境下他们该放在哪里,但是我不希望老师以为我是个英语不怎么样的人,所以我说的一切是为了让她对刚站起来的我改观,我能看出我重新回答出答案的那一刻他是很认可和很开心的。所以老师让我坐下,并且给我做了很耐心的解释。但是她更想得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答案,于是她又提问了很多人,可是大家都站着,或者和我一样没听课,或者不会也不想说,我也没太关注这个过程。我的想法和表现,也许太具有功利性,为了树立自以为还算良好的形象,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英文字母不会牵绊我。这是一种不纯粹的为了学知识而学习的学习,所以我觉得有些心虚,但我又陷入这种自我认可的自我鼓励的氛围。也正是我重新拾起自信的那一刻,说出答案的那一刻,老师忽然笑了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还好刚才奋力一搏过,哪怕明知道答案不是老师最想要的。就是因为回答完问题只有我坐下后来他们都站着,我才重新”振作“。算是反思最近的学习情况,我忽然发现上次这样被提问,我也大胆的说出了一个我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结果也是只有我很顺利的回答出来。所以直面困难,不惧挑战,敢于给出自己的答案,所想所做即所得,我想这也是一种很难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