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醒来以后,得知他最喜欢的皇孙死了,直接吐完血又接着昏迷。
余公公在他昏迷后,还给他点了安神香。
于是,昏昏沉沉赵翼就做梦。
他梦见郭家军尸横遍野的时候,太子让他去找郭惠,还告诉他,只能他去,因为郭惠只信任他。
但是他不敢啊,父皇逼他,说郭家势大,如果郭家不灭,皇权不稳,他一个想与郭家结亲的皇子,就只能赐死了。
他去找郭惠,说要带她走,仗剑天涯,一辈子不回来。
可郭惠听说郭家军打了败仗,非要去查个清楚,查什么?
大冬天的,棉衣都是芦苇絮,根本不保暖。兵器不是钝就是软,看着好端端的一把刀,木棍都砍不断。
押送军粮的人,半路就让粮食泡了水。到了边关,晒一晒就煮来吃,光是拉肚子死都上千个。
他追了郭惠一路,却还是眼睁睁看着她一脚踏回去,从此深渊沼泽,不复归路。
他回京后,父皇尝到了甜头,还要用这招来对付李家。
郭家的死,死于对君王的信任,死于对大燕的忠诚。
可李家不一样了,从郭家的死开始,李家就变了。
他们开始囤积势力,他们开始拉帮结派,他们开始想要扶持明主……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太子的身上。
可他们哪里知道,当年那些事是父皇逼着他做的,太子也知道。所以他开始担心啊,惶恐啊,毕竟谁知道后面李家有了从龙之功,太子会不会把真相告诉他们?
他怕了,于是他骗郭惠,都是太子做的,而且太子还会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李家,郭惠相信了,还潜入东宫准备伺机而动。
最后他得逞了,太子死了,李家败了。
残余势力转投魏王也不成气候,父皇终于看见了他,觉得他有帝王心性,可以培养,便封他做了太子。
可郭惠呢?
斩杀李家旧部,太子出殡那天,以及他登上太子位的时候,隔着远远的人群,他看见了她。
穿着一身素衣,眼神锐利而森冷,神色冷漠,嘴角噙着一抹充满戾气的笑容,浅浅的,淡淡的,但却那么清晰地映入他的眼帘中,就仿佛她什么也知道,什么都看清楚了,但却忍着没有上前揭露他。
为什么?
郭惠,为什么不上前来?
哪怕她朝他咆哮地发泄着,痛苦地嘶喊着,要杀了他报仇,都比那样的目光,绝情而冷戾地看着他要强啊。
那样的目光,最后竟然成了他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梦魇,成了他登上皇位后惴惴不安的心病。
众人都说他怕了魏王,怕极了丢失这皇位。
不,他不怕。
他可以和魏王打,可以抢回这皇位。
可是他最怕最怕的,是郭惠知道真相。
知道当年,害她父兄的人是他,知道是他骗她去东宫的,知道……其实太子比他更爱她,甚至于不惜偷偷换了军粮,送去了最好的兵器。
可是,他告密了。
父皇因此罚太子跪了三天,受宠多年的太子,因为一个女人,第一次让他的父皇失望得痛心疾首。
后来,他站在和郭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下,看着滂沱大雨发呆。
太子又来了,可他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郭家军全军覆没,郭惠也不知所踪。太子来求他,求他去找郭惠。
还说,只有他才能找回郭惠。
那个时候,太子在他面前咳喘,脸色苍白如纸,他莫名觉得快意。
就算他断了郭家的生机又如何,到头来,那个高高在上的嫡兄不是还来求他?
冒着大雨出京的那个夜晚,他就知道,就算找回郭惠,他们这一生也不可能在一起了。
他思量再三,把偷换军粮,偷换兵器的人说成自己,把告密的人说成太子。
然后,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郭惠的信任,却思量着,如何让她心甘情愿去杀了太子。
就像曾经信任皇家的郭家,当他们还在想着如何建功立业的时候,却不知皇家密谋着,想着怎么杀了他们而不让天下人察觉。
多讽刺啊!
可这样的路,从他对郭家动手就很清楚,他这一生都不得安宁。
做了这样一个贯穿一生,至今影响到他很深很深的梦境之后,赵翼醒了。
他醒来以后,没有叫来余公公,还是翻身坐起来,一个人静静地坐了许久。
最后,余公公端了参汤进来的时候,喜得眼泪都出来了。
“皇上,您总算醒了,您都睡了三天了。”
“才三天么?”赵翼喉咙干涩,哑得厉害。
余公公连忙端了参汤给他润润喉,一脸担忧道:“可不是三天吗?前朝都闹腾起来,还好有魏大人和江大人坐镇,这才没有吵到勤政殿来。”
“他们闹什么?”赵翼问。
余公公道:“还能是什么?听说皇上病了,一个个着急得不行,想知道皇上立了太子没有”
赵翼轻嗤,余公公起身时,他伸手拉住。
余公公诧异,却见赵翼望着他道:“当年太子那么喜欢郭惠,你说我要是联合郭家造反,他会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便把皇位也让给我了?”
余公公愣住,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赵翼放开他,淡淡道:“你去吧,告诉他们,朕一会就来。”
余公公应声,很快就退下了。
黄粱一梦,往事皆空。
只想心里留太多太多的遗憾,堆积成山,无法释怀。
他只是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年郭家兵强马壮,李家风头正盛,他其实完全可以联合这两家造反的,他有把握自己能办得到。
可是为什么不呢?
是骨子里的怯懦害了他,还是多年来始终得不到父皇正眼看待害了他?
郭家覆灭,自己最爱的女人选择离开,李家也不复存在……
他终于也坐了上这万万人之上的宝座,可笑的是,坐上以后,战战兢兢几十年,却发现还不如三分臆想来得痛快。
多么讽刺的事情,却也真实得可怕啊。
病了几日的顺平帝再次临朝,精神头看起来还不错。
而他出现后,与大臣们说的便是,举荐太子人选。
顷刻间,朝臣们踏实了。他们一个个按耐住激动的心情,奋笔疾书,恨不得将心目中的太子人选夸得天上有,地上无,选定就是天意,天会佑大燕百年太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