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和厚积薄发都是夹缝中的求生之道,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对敌示弱、献媚甚至不惜用苦肉计,为的就是麻痹敌人,以求得喘息、发展的空隙。其精髓就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
“韬光养晦”一词出自《旧唐书·宣宗记》,原文是:“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之外露。
《阴符经》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战胜敌人。这里的伏藏说的就是韬光养晦策略。韬光养晦有时是为了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自己软弱无能,然后趁其不备而攻之。有时是为转移对手的注意力,达到声东击西的目的。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势力,只能暂时采取韬光养晦策略,而一旦暴露出自己的心迹,甚至很可能给自己带来灾难。
东汉末年,曹操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以韬光养晦之计对之。
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到自己府上,对刘备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一件往事,今天见此梅,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聚。”刘备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着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做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的真实想法是打听刘备是否有心称雄于世,于是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弯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怀疑刘备了。
刘备可以说是古今名人中对韬光养晦最有研究的了。他在曹操面前不夸张、不显耀、不自大、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让曹操很放心。他掩饰了自己的真实行为,让曹操对其不加防范,从而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自恃甚高的人,他们锋芒毕露,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现出来。处世则不留余地,待人则咄咄逼人。这种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刻意炫耀才能,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忌妒,并且会被认为是轻浮。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当时机不成熟时,往往会采取韬光养晦的谋略。韬晦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策略,也是为人处世的一门学问。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将自己的野心掩饰过去,“操遂不疑玄德”。
有句话叫难得糊涂。聪明易得,糊涂难求。尤其是糊涂得得体,糊涂得逼真更是平常之人难以学来的!为什么说聪明易得糊涂难求呢?先来举例说明:汉高祖刘邦霸业得成,功劳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张良,另一个是韩信。张良是一个深谋远虑的能臣,深知帝王家的险恶,在辅佐刘邦诛灭暴秦实现国家统一之后,面对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不为所动,毅然辞官归隐,难道说张良为汉室立下汗马功劳他自己就无所求了吗?他不希望富贵荣华吗?难道他真的傻吗?不是的,张良应该是深知为人臣者已经到达了顶峰,功高盖主是很危险的行为,当然他的所谓糊涂也换来了他的善终。那我们再来看看韩信呢!功成后韩信被封楚地,为了赢得刘邦的信任,当好友钟离昧投奔他的时候,韩信杀了自己的好友,并拿其人头献于刘邦,但最终没有逃脱夷灭九族的命运。此二人谁才是真正的聪明,谁才是真正的糊涂呢?
三国时有位魏国的官员王昶在家训当中告诫子孙:“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能以一时的委屈为了后来的伸展,以暂时的退让为了最后胜利的获得,以暂时的懦弱为了强大,那么人世间就根本不会有办不到的事情了。古语有云:“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都表明真正有才华有头脑的人不轻易把优秀展露出来而是藏起锋芒,暗渡陈仓,说得通俗点儿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保存自我,创造时机。从越王勾践的故事里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韬光养晦的真谛。勾践兵败向夫差乞和为其做奴,甚至吃夫差的粪便以示忠心。他图的不就是自保和发展的时间吗?当勾践的实力超过夫差,他便消灭吴国诛杀了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