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深爱的人却深爱别人,你有什么法子?”
“这是我们的共有往事。八一中(文w)w>w}.”
“沈哲新作品《白马啸西风》于无声处听惊雷,替我们所有人问出了那个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的问题,看似平淡无常,却从没有任何作者用单独的故事讲述过……”
数字化的媒体世界呈现一片乱象,最后引起广泛注意的反而是新进读者。
书迷能聊的话题太多了,不可能一直盯着武侠单个方面。
但这个名为“小宝”的id,以“我们的往事”的书评一出现在评书网,还是立即遭到武侠迷们的重视。
普通读者已经习惯了作品+书评的阅读方式。
他们欣赏作品往往只关注故事性,需要有人帮助提炼出具有话题性的内容。
毫无疑问,沈哲选择的作品都经得起推敲。
从处女作开始,每部作品基本上都有某几段情节、或者人物、或者经典语句等,供人当作帖素材。
比如《白》中的卓练南北相望不相见。
比如《云海》中厉胜男“一吻之情”。
比如《那些年》中那一场青春的大雨……
这些场景或语句数月、数年后依然让书迷念念不忘,所谓忠实书迷大都来源于此。
到了《白马》也不例外。
除了上面那句“爱而不可得”之外,还有文尾那句“偏偏不喜欢”更能挠到人的痒处,渐渐演变为书迷群体内部一轮热议。
“初中的时候,层主被前排女生一头柔顺漆黑的长迷住,上课都死死的盯着看,一直看了两年多。那女生是学霸,层主初始也是学霸,奈何被数千跟烦恼丝弄得状态全无,学霸变学渣。否则,层主几年前应该是燕大学生,还能做做沈大的学长。”一位男性书迷爆料。
此楼瞬间歪了几层。
“层主,现在得逞了没?”
“燕大不是重点,沈大也不重要,妹子得手否,这才重要!”
“好吧,我承认,只看了人家几年背影。”
“……鄙视你!”
畅销天王夏冬竟然也在自己的专栏里提到沈哲的新书。
“每个女生窗下,下雨天都会站着一个男生,请睁大眼睛,不要为一时的感动迷惑……”
正巧今天下起了蒙蒙细雨,为了感谢夏冬的力挺,沈哲专门走出书房,跑到五栋后面林语菡窗下。等了半小时没见窗口有动静,无奈条短信提醒一下,寻找浪漫的感觉顿时全无。
“我正忙着呢,下着雨你傻站着,真傻啦?”
林语菡打开窗子,皱眉喊了一声。
沈哲看起来的确挺傻的,嘴硬道:“屋里太闷了,出来透透气……”
扭身上楼去拿稿子,又咕哝着:“据说夏天王一直单身至今,开情感专栏还有那么多读者,带个美女的名头就是方便。”
两个话题交替进行,免不了各种diy。
“马蕊很美很性感,可我偏偏不喜欢。”马蕊是华夏最近出镜率颇高的一名女星。
“姓赵的男生是很坏很坏的,可我偏偏很喜欢。”
“咦,我家三代姓赵!”
“方便面没营养又有添加剂,那是很坏的,可我最喜欢,排在食谱第一位,怎么地?”
恶搞归恶搞,有更多的读者还是认真的读了故事。
“武侠被越写越长,沈大反其道而行,忽然一个数万字的短篇武侠面世,可以说很是给了我一个惊喜。拿到这期杂志,从得知大结局的失落到最后的深受触动,只花了二十多分钟。爱情本就是一个执念,爱上一个人或许根本没有丝毫理由,别人眼中的普通人莫名其妙成了你心中的绝世美女、帅男。就像苏普和阿曼,不过是草原上一对少年男女,而变成李文秀心里的悲伤。”
“说来说去,不过是年少时期一张狼皮的缘分。”
“可能当李文秀回到江南,转身就会把那个讨厌的草原小子忘个干净,和我们忘记某个人一样。”
“你爱着的人恰好也爱着你,这种几率能有多大呢?”
“所以这不是一个悲剧,也算不上武侠小说,而是一部《那些年》式的青春疼痛文学。”
“唯一的疑问是,沈大要专注短篇了么?”
……
同样的问题,在杂志社附近的一家冷饮店,被钟离问出。
话题一起来,最高兴的就是商人了,文化商人也是商人。当然,不能叫做文化贩子,否则外表温和有礼的年轻人也会皱眉火。
“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完,小说自然要完本,作者不能受限于篇幅吧?”
这是沈哲的诡辩。
果不其然,对面林远志摇头道:“这篇《白马啸西风》……嗯,太短只能论篇吧,以你的水平,有足够的情节可以填充进去,把几个主要角色丰满一下。比如李文秀长大的过程,计老人对一个小女孩肯定是无法产生感情的,结果是在生活的点滴中积累出来,扩展为二十万字的故事没太大问题。小哲,你着急什么?”
未来岳父的质疑,沈哲只好诺诺点头。
这部作品成书于彼世61年,当时《神雕侠侣》都已将要完毕,金庸早已经进入创作成熟期,忽然附上这么一部中短篇,各种深意谁也不知。可能只是为了表达“人生常不如意”这么一个主题?如果这样,几万字的故事已经算非常成功了。
再被沈哲肚子里填点东西,姑且不论笔力,八成是画蛇添足。
按照沈哲的安排要去国外两年,这中间的稿子也会断掉,钟离自然开始适时做些调整。
比如暂时淡化沈哲的存在,加大新作者的扶持等。
自从工资成立,貌似一直喊着扶持新人,但直到现在只有寥寥三两位得到文联胸章,像沈哲这样的怪胎,真不是随便能够碰到的。
意料之中的行量下滑现象不太明显,基本保持六七百万之间,这就是胜利。
用读者的话说,《东方》的武侠才正宗。
就像吃烤鸭,即使某地做出和燕京同样的口味,也是盗版,想吃正宗的还要去燕京一趟。《龙虎》惊艳亮相,现在看来只是试水之作,而后来的武侠三部曲才是奠定杂志社地位的关键。
作为杂志社掌舵人,钟总编自然深知其中的好处。
“你这个老板虽然不在乎,但还是要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吧,这样满不在乎有些打击我了。”
沈哲忙正色道:“不是不在乎,是放心!”
“……好吧。”
沈哲今天来杂志社主要是交稿的,特意背着背包,里面放着随身电脑。
现在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了。
这时,林远志道:“还有一个问题,你用四部小说创造了一个武侠世界,现在读者早已相信它真的存在。小哲,你要抛弃这个优势?”
“天山系列不写了?”钟离也皱眉道。
沈哲一瞬间拿定了主意,微笑一下,道:“一个系列三部足够了。”
“《明朝那些事儿》怎么说?”
“哦,那是七部,要写完整个明朝,需要这么多来承载。其它类型就不需要了吧,先来几个短篇试试。”
“就是说下一部还是短篇?”
沈哲掏出随身电脑,先递给林远志:“林叔叔,看看桌面上那个文档。”
林远志打开电脑,点开一瞅,挑眉道:“鸳鸯刀?”
沈哲点点头。
钟离往那边看看,微笑着等待。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林远志抬起头,笑着连连摇头:“太胡闹了!”
“小哲的作品也会冒充伪劣产品?”
“不是,我是说里面的太岳四侠太胡闹了,这个江湖好像也非常有意思……”
钟离拿过电脑,开始读。
“哈哈,夫妻刀法?轻松搞笑的路子,应该受欢迎。”
沈哲摇摇头,说道:“换换口味还是不错,单纯的逗乐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太弱。”
“是么?我不太相信,两期后看效果吧。”钟离道。
……
《鸳鸯刀》还未连载,书迷热议的依然是《白马》中被提炼出来的两条经典语句。
沈哲忽然现,伴随网民爆,一种名叫水军的生物也出生了。
至于他们的雇主,管他是谁。
“什么破书啊,言情不像言情,武侠不像武侠,乱七八糟。”
“不武不侠,妄称武侠!”
“三期杂志就连载这么个玩意?”
“所谓李文秀之单相思,只是年少无知吧,真有这么傻的姑娘,早被坑死了!”
沈哲能够一眼认出这帮人的本质,当然拜彼世经验所赐。
如果不知道什么叫“水军”,度娘搜索一下,什么“帖5角,顶帖一元”的招聘广告随处可见。
这个群体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被攻击的对象承受能力够强,反有赔去夫人还折兵之虞。
沈哲连背后是谁都不在意。
钟离虽然没听过水军的说法,但本着“谁受益、谁主谋”的基本原则,也能猜个八和九不离十。
所以《鸳鸯刀》如期连载。
……
孙长卿教授封笔之后,更多的作为一名文学鉴赏专家老师的身份授课。
今天第一天开学,教室前方的多媒体屏幕出现几段文字。
【再说白石道人被人威吓,大为愤怒,召集了京中的武当派弟子十多人,更加上柳西铭约来的高手十多人,济济一堂,准备与敌人决一雌雄。候了两天,敌人踪影不见。这日已是最後日期,心情份外紧张,众人集在柳家,从早上守到下午,仍然不见敌踪。】
【李文秀忙将流星锤往地下一掷,纵身而上,接住半空中落下的长刀,刷刷两刀,向瓦耳拉齐砍去。】
【任飞燕叫道:“林玉龙,你还不给我站住?”林玉龙对阻在身前的常长风喝道:“闪开!”头一低,让开身后射来的一枚弹丸,只听得“哎哟”一声,弹丸恰好打中了常长风鼻子。】
孙教授手执教鞭,侧身看着数十名大三学生。
“先不论这三段文字的出处,我们只把它作为文本素材来看待,有什么不同?”
一名女生起身答道:“第一段和后两段有明显差别,部分采用的是文言句式,我就看出这么多。”
孙教授颔,让她坐下,问道:“还有其它看法吗?”
“孙老师,这是沈哲的武侠作品节选吧?”忽然,有一名男生站起来向孙教授反问。
“嗯,看出来了?”
男生道:“最近读过他的《小王子》一书,所以对他的武侠作品做过一些了解,这几段话应该都是节选自沈哲连载的几部作品。我个人感觉,这名作者逐渐滑向媚俗的深渊……”
所谓媚俗,文学界对作者过于迎合读者的一种鄙视态度。
“果然如此么?”
学生们都看着讲台,虽没有明说,孙长卿能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不以为然的神色。
他的学生都知道这位老教授曾经是侠客名家,但文学鉴赏水平国内也很有名,创作生涯更像是闲来随笔。
事实上,孙教授对“侠”才是真的热爱。
可惜,上一代的侠客作者一味向着传统创作手法靠拢,最后依然没有得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
所以沈哲出现后,他一直保持关注,每部作品都在追读。
今天刚读了《鸳鸯刀》,初步思索所得有限,心血来潮之下,便拿了几段节选到课堂上试着进行文本分析。
“我们开始上课吧。”
……
与此同时,燕京梦想剧场。
齐悦和赵红蕾带领十几名演员,刚刚完成一场话剧表演。
所有剧组成员回到舞台上,鞠躬答谢前来观看的近5oo名观众。其中包括售出的2oo张站票,站票——话剧界非常奇怪的一副场景。因为小剧场只有3oo个座位,观众强烈要求购买过道站票,影响欣赏过程也在所不惜,大不了下一场买到票后来再看一场。
齐悦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从旁边抓起话筒。
“朋友们,如果觉得《恋爱的犀牛》有些意思,建议读一读沈哲新作《白马啸西风》……相信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正在离场的观众纷纷回头,看向舞台上**的男主角。
“《白马啸西风》是什么?”
只有一位二十来岁的男性观众恍然道:“我说马路和明明的事情这么熟悉,原来和李文秀异曲同工啊……马路说的不错,喜欢这部剧,再读《白马》更有感触。”
赵红蕾低声道:“给你广告费了?”
齐悦抖抖身上的水珠,笑道:“沈兄弟写的剧是好,场场爆满,开始很兴奋,现在才现不对劲。如果每一场演出都被淋个透心凉,七八月还好说,再过几个月可就难受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