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粮仓同时修建的还有新村的围墙。
这一圈边长五百米围墙的修建,断断续续,这次便一口气修建完成。
新村实际上已经改变了用途,已经不是以居住为主要目的,又因为计划中将来会修建外城墙,因此,新村再称之为新村已经不合适,叶青便改名称呼为内城。
现在族人也增多了,原先的四个门,对于族人往来交通不是很方便,叶青又在每一面围墙上另外开了两个稍微小一点的大门,因此,整个内城便有了九道门。
九道大门间隔均匀分布,这样对于居住在内城外的族人,进出便方便很多。
门洞也很宽大,小门可以同时进出四辆牛车,四个主大门可以同时进出六辆牛车。
这个时代土地不值钱,只要有能力,那就使劲的圈地吧。
道路修建得宽大一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族人忙碌着修建谷仓和内城的同时,叶青又忙活起另外一件事情。
在新兵训练期间,部落种植的黄豆收获了。
在黄豆收获之前,族长带着他的育种小队,采集了足够来年种植的种子。
族长的育种小队也扩张了。
他将搬迁来的部落中,年纪比较大的,已经干不动体力活的巫,吸收进了自己的育种小队,这让他的育种小队扩张到了二十人。
至于年轻力壮的巫,自然有其他的活在等着他们。
野生的黄豆初次人工种植,产量不是很高。
最终统计的结果,每亩地的产量只有一百来斤。
要知道,这一亩可是1200平的大亩,这个产量就很低了。
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便是大豆成熟之后,很多豆荚自动爆开了。
洒落在地上的黄豆,在虫蚁和老鼠的糟蹋之下,等到收割之时,基本上是已经不见了踪影,即便是残留下来的,也已经霉变,腐烂,没用了。
这种事情叶青也没有办法。
要想获得豆荚不会自动爆开的黄豆品种,只能一年一年的继续种植下去,慢慢的培育。
需要多少年,叶青也不知道,也许十年,也许百年,千年。
在这个时代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想要培育出适合种植的优良品种,只能依靠笨办法,那就是……一年一年的种植,一年一年的选种。
这时叶青变无比的感谢先民。
感谢先民明留下的成熟了也不会自动脱离的稻种。
他很难想象,如果种植的水稻,依然像野生水稻那样会自动脱粒,他该如何保证族人的足够食物。
而现在拥有的不脱粒水稻品种,先民到底经过了多少年的培育,谁也说不清,但是,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的漫长。
考古上,最早出现种植水稻的遗址,便是钱塘江上游的上山文化,那是11000多年前。
即便是距离部落现在所处的年代,也有六千多年了。
这是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
先民伟大!
……
黄豆收获了,叶青开始加工黄豆的副产品。
黄豆的副产品可就多了,叶青也只是选择几样来加工。
第一种就是豆油。
缺少食用油脂一直是令叶青非常苦恼的一件事情,虽然偶然有动物油脂可以使用,但是动物油脂还是太少了。
有了稳定来源的黄豆,那么从今以后,部落的食用油脂也就有了稳定的来源。
豆油的加工方法也没有什么难度。
就是一个榨字。
榨油,族人已经见识过了,去年年底,桐油可是榨了不少。
只是黄豆也能榨油,这令族人非常的惊奇。
叶青将晒干的大豆,放入水力磨坊碾压破碎,通过扬风机去掉外壳,然后再次通过水力磨坊粉碎成粉末。
谷</span>将黄豆粉末放在锅里炒,炒至微黄,然后上压榨机进行压榨。
压榨机也进行了改良,不再是去年的那种杠杆式压榨了。
叶青重新制造了一台螺旋压榨机。
螺旋压榨机关键的部件便是螺母和螺丝的制造。
没有强力的车床,螺丝和螺母只能采取铸造的方法。
因此这螺丝和螺母相当的粗糙,想要有现代的那种精度,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样的原因,叶青制造的螺丝和螺母,尺寸非常的巨大,直径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手臂粗细。
精度不够,无法吻合?
笨办法,打磨。
铸造出来后,手工打磨。
一台压榨机也只需要一套螺丝和螺母,打磨的工作,实际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将炒熟的豆粉用布包裹起来,放进压榨机内,然后转动把手,旋转螺丝,一块圆形的青铜板便缓缓下压。
压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厚实的有着密密麻麻小孔的青铜板围起来的圆形容器的壁上,小孔中开始渗出油来。
看到金黄色透明的豆油越来越多,旁观的族人,开始兴奋起来。
他们兴奋并不是因为有了可以食用的豆油。
他们兴奋,是因为豆油的金黄颜色。
豆油的黄色很明亮,这种颜色对族人来说,极其漂亮,是一种极致的诱惑。
这是神器的颜色,是丝绸的颜色,拥有着同样颜色的豆油,一看,就很不一般。
他们纷纷赞美:
“好漂亮啊!”
“你们看啊,像丝绸一样,又亮,又滑!”
“和神器一个颜色,这是……神油?”
叶青:“……”
神tm神油!
豆油可是用来吃的……
这压榨出来的豆油,颜色很重,只能算是粗炼,在后世是不会进入流通环节的。
后世压榨豆油还有一个精炼过程。
不过对部落来说,这样的豆油也就足够了,精炼,没有必要,也无法做到。
在这个很多部落都吃不饱肚子的时代,这已经是一种奢侈品了。
最终的结果,叶青计算了一下,一百斤大豆,最终榨出的油才十斤,出油率只有百分之十。
一百斤的黄豆,只是制造出十斤豆油……
这就很奢侈!
黄豆,也是食物啊!
当然,压榨之后的豆饼,也是可以吃的。
但是,部落大米和干鱼都很充足,是不会用这些不好吃的豆饼充当食物的。
这些豆饼最终的用途,便是……喂猪,喂鸡,喂牛。
看着上好的食物,最终作了养殖家畜的饲料,族人很心痛。
在心痛之余,他们恍然发现,部落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前了,面对越来越多的食物,现在他们可以有选择的余地了,可以挑肥拣瘦……
这在以前,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