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草头王 >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过聪明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太过聪明(1 / 1)

可即便如此,北直隶的人口数目也大致有小两百万。

这小两百万人,每日的吃穿用度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并且如何安排他们的住宿,如何给他们安排活计用于维持生计,也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都提前做好安排,等到这小两百万人口一下子全部涌入山西,是要出大乱子的。

可以说,此次北直隶的坚壁清野,其实也是对昭武军军政府行政能力的一次大考!

昭武军军政府的行政能力到底能不能通过此次考验,说实话,刘老爷心里是没底的。

李东成站出来表态道。

“大都督尽管放宽心,此事的首尾下官会尽力安排好的!”

改名吴用的安茂同在昭武军彻底站稳脚跟之后,也是改回了自己的本名。

安茂同也是站出来表态道。

“大都督放心,我军政府上下诸多人等,就算是接下来的这段日子不眠不休,也一定不会误了大事。”

军政府上下诸多高层都站出来表态道。

刘老爷微微颔首说道。

“此事交给诸位大人,我是放心的。”

此事议定,昭武军诸多高层都退了出去,各自做事去了。

……

临清城!

临清是大运河的枢纽,是大运河连通南北的交通要道。

消息自然是十分灵通的!

在昭武军打完八达岭之战的六日之后,在临清的罗汝才便得到了八达岭一战的相关消息。

包括刘易兵进北京城的消息!

听完下面人的回报,罗汝才陷入了震惊之中,心绪复杂。

不知道该为自己女婿所取得的大胜庆贺,还是该感到恼火。

罗汝才感觉自己的风头被刘易给抢了!

面子上很不好看!

不过却也并不是很生气,因为刘易在八达岭大胜建奴,也算是给他解除了北面的威胁。

罗汝才的心思便活泛开了。

北面的威胁暂时没了,那是不是该往南看看了……

这段时间罗汝才为了防备建奴南下,将整个大军一大半的兵力都部署在了临清附近。

以至于数次被两淮的明军挑衅似的踢了屁股。

虽然也就只是丢了几座州县,问题不大。

但罗汝才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

这事不能忍!

既然北边暂时没威胁了,自然要往南教训教训挑衅他天王威严的明军了!

说干就干!

罗汝才一点也没有犹豫,径直下令调集大军南征。

南边明军的成色是众所周知的烂,他们搞偷袭,占占便宜或许还行,但真要大规模的交战,那些废物又岂会是罗汝才麾下大军的对手。

罗汝才大军一路顺着大运河南下,攻宿迁,徐州。

明军望之披靡,竟然不敢阻挡,旬日之间,被罗汝才连破数座州县,大军汇聚宿迁城下。

宿迁城外喊杀声震天,一个个义军方阵整齐排列。

人潮密密麻麻,攻城车井阑等攻城设备林立在城外的原野上。

一个个民夫扛着沙袋往城墙的方向冲,他们冒着明军的箭雨和火炮,将沙袋扔入护城河中,转身就往回跑。

没有多长时间,宿迁城外的护城河就已经被填平了大半。

随着罗汝才准备攻城的命令下达,一个个骑马的义军传令兵便纵马而出,在义军的一个个方阵之间来回奔驰传令。

“杀!”

“杀!”

“杀!”

“……”

城外喊杀声滔天,宿迁城内宿迁知府却是已经慌成了狗。

外面好多贼军啊!

他心里不停的犯嘀咕,这宿迁还守得住吗?

万一守不住了的话,他该怎么办?

眼下大明朝连京城都丢了,皇帝都没了!

南京那边正在为新皇人选争破了头,可顾不上一个小小的宿迁,指望南京那边给支援,呵呵,还不如指望反贼主动退兵呢。

事实正如宿迁知府所想,没有援兵,宿迁在罗汝才亲率的义军的猛攻下,只坚持了不到数日,便宣告破城了。

罗汝才拿下宿迁之后,继续统兵南下,兵近徐州。

……

等到罗汝才差不多兵进徐州之后,刘易八达岭大胜建奴的消息也传到了南京。

于此同时抵达南京的消息,还有罗汝才大举南下,宿迁被攻陷的消息。

这两则消息瞬间便在南京引发了轩然大波,引得南京士林斐议。

南京城竟然爆发了士子游行,年轻热血的士子们,要求朝廷组织兵马北上,讨伐反贼和建奴,收复大明京师。

这些士子被刘易大胜建奴的消息给鼓舞到了!

觉得既然一个反贼都能大胜建奴,没道理朝廷的兵马不行。

迷之自信下,便开始串联游行,企图鼓动南京朝廷组织兵马北伐。

只是,朝廷上的那些大佬一个个都是稳如老狗。

北伐?

北伐个几把!

老子安安稳稳的在南京城过自己的小日子他不香吗?

何苦北伐去和建奴流寇打生打死呢?

大明朝猫在江南,看着流寇和建奴在北边打生打死,相互牵制,江山社稷自然无忧。

何须去北伐呢?

其实吧,大明朝的那些朝堂大佬要是这么想,也没什么问题。

反正现在北边乱成那副样子了,收复回来也是烂摊子一个。

还不如维持现状!

既能坐视流寇和建奴两虎相争,又能甩掉北方那个大包袱。

流民,流寇,建奴!

大明朝的三个燃眉之急,一下子就都解决了。

多香啊!

一但收复了北地,肯定还得朝廷往里面砸钱赈济百姓,一个赈济不及时就要起流民,并且还得面对辽东的建奴。

这些都需要钱啊!

朝廷没钱,就只能加税。

北方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反正啊,肯定不能再给升斗小民加税了,要不然估计南方也要起流民了。

最后算来算去,只能是征地主士绅豪商巨贾的税。

征这些人的税,对朝堂上的大佬们来说,不就是从他们自己的兜里往出给朝廷掏钱吗?

怎么可能!

到了最后,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发现,还是维持现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朝廷不用北伐,自然不需要军费,不需要赈济灾民,不需要抵抗建奴,自然也就不需要加税了。

这样一来,他们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又能多加几个菜了,新娶回家的第十九房小妾的脂粉钱也有着落了……

所以说,大明朝科举选出来的这群人不是不聪明。

而是太聪明了!

聪明的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忘记了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最后却是毁掉了国家,害死了自己,便宜了建奴!

这才是南京城为何在北京之屠后,一点动作都没有的真实原因。

闹到最后,其实还是利益两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异姓王 热门小说推荐北宋大法官 山贼攻略 回到大明做藩王 系统之我给大唐加个点 水浒之梁山最强寨主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大唐:开局获得霸王之力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曹斌杜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