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超值金版-中国历史1000问 > 第七卷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3)

第七卷 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3)(1 / 1)

第七卷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3)

一人三反刘牢之是怎么回事?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父刘羲曾经做过西晋的雁门太守,父亲刘建也因为勇武而担任过征虏将军。

刘牢之从小就苦练武艺,弓马娴熟。

谢玄出任广陵太守,大力征召江淮子弟和北方流民入伍当兵。

刘牢之和好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洛等人参加了晋军。

没过多久,谢玄就发现刘牢之不但武艺精湛,而且善于谋划,很有将才,就把刘牢之提拔为参军,让他率领前锋部队冲锋陷阵。

由于谢玄的这支新军在对抗北方前秦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府兵”。

刘牢之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了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以功赐爵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

公元396年,喝醉了酒的晋孝武帝被后宫的张贵人杀死,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

这样一来,朝政大权全部落到了琅邪王司马道子的手中。

司马道子一天到晚嗜酒如命,不理政事,尚书左仆射王国宝(谢安的女婿)和堂弟王绪趁机控制朝政、为所欲为。

当时刘牢之已经被划归到了青、兖二州刺史王恭的部下。

王恭早就看不上荒淫的司马道子和王国宝,就和荆州刺史殷仲堪合谋出兵“清君侧”。

公元397年,王恭以诛杀王国宝为名,起兵进攻建康。

司马道子被吓得手足无措,急忙斩杀了王国宝和王绪,王恭这才罢兵而回。

当时刘牢之的部队是王恭的主力,可王恭却因为门第观念不大瞧得起刘牢之,这让刘牢之非常不满。

司马道子趁机派庐江太守高素劝说刘牢之投靠自己,并许以高官厚禄。

这件事被王恭的参军何澹之知道,密告了王恭。

刘牢之和何澹之一向关系不好,王恭始终不敢相信何澹之的话。

为了安抚刘牢之,王恭决定和刘牢之结拜为兄弟,并把最好的武器和最悍勇的士卒都拨给刘牢之指挥。

这突如其来的礼遇反而让刘牢之疑心王恭要除掉自己,于是他率领部队反叛,王恭被杀。

喜出望外的司马道子连忙重赏刘牢之,任命他为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军事。

刘牢之第一次卖主求荣为他赢来了满堂的富贵。

公元402年,司马道子决定与独占荆州、截断长江运输的桓玄翻脸,就派刘牢之为前军都督,讨伐桓玄。

可刘牢之一方面怕打不过桓玄率领的荆州部队,一方面又怕自己消灭桓玄后功劳太大,成为司马道子的眼中钉,于是就停军不前。

桓玄就派谋士何穆去劝说刘牢之,并再次用高官厚禄来收买刘牢之,希望他按兵不动,坐看桓玄和司马道子之间的战斗。

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与部将刘裕反复劝说刘牢之不要倒向残暴的桓玄,可刘牢之就是不听,反而决定全军投奔桓玄。

刘牢之第二次卖主求荣把他带到了危险的边缘。

桓玄彻底消灭了司马道子的力量,攻入建康城后,就转过头来准备收拾反复无常的刘牢之。

桓玄以征东将军、会稽太守的虚职册封刘牢之,准备剥夺刘牢之的兵权。

这时,刘牢之才感叹说:“桓玄刚得势,就开始夺取我的兵权,怕是大祸的开始呀。”

不甘心就范的刘牢之开始召集旧部,准备再反桓玄。

刘牢之的参军刘袭说:“身为人臣最不该干的事情莫过于反叛,将军你先反王恭,又反司马道子,现在你还想反桓玄,一个人三次反叛,怎么可能成就大事呢。”

说完后,刘袭就走出了大厅,刘牢之的手下也大半散去。

刘牢之一看大势已去,只好上吊自杀。

刘牢之的部属们收敛了刘牢之的尸体,运到丹徒安葬。

“风声鹤唳”出自哪场战役?

淝水之战,苻坚的前秦军队大败,秦兵拼命后退,人马乱成一堆。

苻融骑马来约束乱军,怎么也堵不住,忙乱中被战马摔到地上,晋兵正好追到,一拥而上,把苻融砍死。

主将一死,秦兵更是像脱了缰绳的惊马一样,四处乱奔。

阵后的苻坚看到情况不妙,只好骑上一匹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飞来,正好射中他的肩膀。

苻坚顾不得疼痛,继续催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喘了口气。

晋军乘胜追击,秦兵没命地溃逃,被挤倒的、踩死的兵士漫山遍野都是。

那些逃脱的兵士,一路上听到风声和空中的鹤鸣声(即“风声鹤唳”),也当做东晋追兵的喊杀声,吓得不敢停下来,“风声鹤唳”的故事便出在这里。

秦兵百万,战死的不多,互相踩踏而死、逃命累死、病死的却占多数。

慕容垂叛秦建燕定都何处?

公元384年,慕容垂叛秦,于前燕故地荥阳建立鲜卑政权,国号仍为燕,自称燕王。

公元385年,邺城守将苻丕败走晋阳,慕容垂据有了整个河北地区。

公元386年,他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自称皇帝,改元燕元,史称后燕。

后燕大体承袭前燕制度,除州郡县治理的编户之外,还有不隶郡县而属军营的人口。

后燕慕容氏以坞堡主为守宰,与汉族豪强大族合作,共同统治。

后燕政权建立后,慕容垂南征北战,扩大地盘,增强实力。

公元392年,慕容垂攻占滑台(在今河南),吞灭丁零族翟氏所建立的魏国,取其7郡38000户;公元394年,率兵7万进攻西燕,收8郡76000户。

此后,又陆续攻取东晋的青、兖等州,最盛时疆域“南至琅邪,东迄辽海,西属河汾,北暨燕、代”,成为北方各政权中较为强盛的一个王朝。

谢道韫为何被称为咏絮才女?

谢道韫的父亲叫谢奕,是谢安的哥哥,谢玄的父亲。

谢奕是东晋的安西将军。

谢道韫从小就会写诗作文,很有才气,和弟兄们在一起读书,表现得比所有的人都更有灵气。

叔叔谢安对这个侄女特别看重。

有一次,谢安想了解一下谢道韫的学习情况,特地问她:“你认为《诗经》中哪一首诗或者哪一句诗最好?”

谢道韫认为是《大雅·嵩高篇》最好,谢安认为她的眼光很准,体现出高雅的欣赏品位。

有一年冬天,天下着大雪,谢安举行家庭宴会,把家族的弟兄、子侄们都邀请到一起,喝酒赏雪。

谢安情绪很好,想试一下侄子们的才能,便问道:“你们常年读诗读文,认为这飘飘的大雪像什么情景?

用什么作比喻比较准确?”

侄儿谢明想了想说:“这就像白花花的盐撒在空中一样。”

谢安听了,觉得这个比喻不怎么样。

谢道韫当时也在座,便说:“像盐撒在空中,不好,不够飘逸,应该说像春风吹得柳絮满天飞。”

谢安听了谢道韫的比喻,连连说好,而且越想越觉得这个比喻贴切,不住口夸奖谢道韫聪明,有才气,并且叫她就这个题目写了诗。

后来,人们把女才子有才气、会作诗文称为“咏絮才”,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苻坚在谁的威逼下自杀而死?

秦晋淝水大战,战争的结果,取得胜利的不是貌似强大的前秦,而是力量比较弱小的东晋。

晋军的获胜并不偶然。

由于晋军得到人民的支持,上下齐心,加上指挥上的正确,抓住了秦军的弱点和有利战机,终于转危为安,保住了东晋的半壁天下。

淝水战后,前秦瓦解。

公元384年,鲜卑族慕容垂自己称帝,建立后燕。

公元385年,苻坚一家被姚苌威逼自杀。

死前,苻坚忽然想起王猛曾对他说过“晋居江左,是为正统。

且君臣和睦,百姓乐业。

陛下切不可兴不义之师伐晋,而应谨防鲜卑、羌虏之患”,不由得痛悔不迭,但为时已晚。

可怜苻坚一步走错,导致前功尽弃,枉自送了性命。

姚苌逼杀苻坚后,占据长安,自称秦帝,建立后秦。

同时,其他少数民族贵族也纷纷独立,建立割据政权。

北方又重新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姚兴崇佛事受了谁的影响?

姚苌逼死苻坚,自己在长安登基做了皇帝。

与此同时,苻坚的族孙苻登也在陇东宣布继承前秦王位。

一国两秦,争战5年不相上下。

后来,姚苌病死,苻登便趁机发兵,不料被姚苌的孙子姚兴杀了,至此前秦亡。

姚兴杀了苻登,正式继任大秦皇位。

做了皇帝的姚兴很注意治理国家,勤于纳谏,广开言路。

一天,姚兴正在东堂与来自各地的儒士名流谈经论义,忽然有人来报:西域著名高僧鸠摩罗什前来传布佛法。

姚兴便让人将罗什引到逍遥园休息。

罗什是天竺国(古印度)人,7岁出家。

他学习经义,过目不忘,通晓多种经言,20岁被奉为国师,经常到各国传经布道,因此声名远扬。

长安僧人得闻天竺国的鸠摩罗什前来讲经,蜂拥而至,来到逍遥园,一睹大师风采。

姚兴也饶有兴味地跟在众僧之后听讲佛经义理。

高兴之际,姚兴当即降旨封罗什为国师,并在逍遥园、西明园修建讲经殿、译经阁,以供罗什专用。

罗什从此在长安潜心研究,传经布法。

在长安的日子里,他多次对长安流行经卷译本中的错误予以修改更正,还与弟子一起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译出70多部经籍,对佛教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长安的僧尼因之增加到一万之众,罗什的名字在中原也从此家喻户晓。

由于罗什的影响,姚兴开始崇尚佛法,不仅广修寺院,而且多次出版佛经典籍。

一时关西信佛蔚然成风,10家中有9家是佛教信徒。

东晋与拜占庭为什么会建交?

拜占庭为罗马帝国的新都城。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同古罗马帝国有往来。

他们称中国为赛里斯国,意思是“丝国”。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日趋繁盛,中国与罗马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

三世纪初,三国曹魏增辟了与罗马交往的新北道,由玉门关转向西北,通过横坑(今库鲁克山),经五船以东转西进入车师前部(哈拉和卓);然后,转入天山北麓,穿越乌孙、康居、奄蔡,便可渡黑海或越高加索山脉和罗马帝国相通,最后到达帝国的新都拜占庭。

拜占庭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执政期间建成的新都,拜占庭人通常以拂菻(首都)自称。

公元345年-公元361年间,拜占庭使者来到长江流域晋王朝统治地区。

公元347年,东晋王朝占领巴蜀以后,通过张氏前凉政权,正式与拜占廷建交。

公元363年,晋哀帝司马丕也向拜占廷派出使者,并通过河西汉族政权,使双方在丝绸贸易上达成协议,保证了通往拜占庭的丝绸之路的畅通。

东晋与拜占庭的正式国家间交往,不仅使丝绸的供求交易更加便利,而且输送交流了其他的文明,影响了各自历史的发展。

刘裕是怎样代晋建宋的?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原籍彭城(今江苏徐州),据说是刘邦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

晋末,伍卒出身的刘裕开始崛起。

刘裕于北府军起步,平定桓玄之乱后而官至侍中、车骑将军,逐渐掌握东晋王朝的军权。

公元410年,刘裕统率大军将南燕平定后,升任为太尉、中书监,执掌朝权。

此后,刘裕便培植亲信,铲除政敌。

刘毅、诸葛长民、司马休之等与刘裕政见不同的大臣纷纷被罢除。

然后,他第二次北伐,克复关中,于公元418年受封为相国、宋公。

这个时候,刘裕取代东晋的条件已经成熟。

公元420年,手下之人拟好禅位诏,献于刘裕,他拿到晋恭帝司马德文处让其抄录,恭帝欣然操笔,书赤纸为“诏”。

刘裕筑坛于南部,登上皇位,国号宋,是为宋武帝。

宋武帝改元永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改《秦始历》为《永初历》,废晋恭帝为零陵王。

第二年六月,刘裕派人将他毒死,开了杀“禅让”退位者的先例。

至此,历时104年、共11帝的东晋王朝结束,南北朝时期开始。

刘裕执政时较开明,减轻赋税,赦免奴客士兵。

当了两年皇帝后,刘裕于公元422年病死,终年59岁,后谥武帝。

草药刘寄奴是怎样得名的?

自古以来,得到皇帝推崇的中药不少。

中草药中,有味叫刘寄奴的草药,这个名字与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完全一样。

传说这味草药就是因刘裕而得名的。

刘裕,小字寄奴,年幼时家里很穷,经常靠他割的野草做煮饭燃料。

有一次,寄奴在割草时,突然一条巨蟒向他袭来,他用柴刀去砍,蟒蛇受了伤,转眼间就逃走了。

第二天,寄奴又来这个地方砍柴,忽闻树林深处有杵臼声,他寻声前去,见几个青衣童子在捣药。

寄奴感到很奇怪,便前去询问,其中一个孩子说:“我家主人昨日被人砍伤,需用这种草药来敷治。”

刘裕听到这里吓了一跳,忍不住叫了一声,吓得两个孩子急忙逃窜,丢下了草药。

刘裕就将草药带回家去,凡遇到刀伤金疮,敷上草药,果然灵验,伤口很快就好了。

刘裕在南征北战中,用这种草药治好了不少受伤的将士。

后来,这种草药传到了民间,成为治疗金疮刀伤的一味主药。

人们为了纪念刘裕的发现,便将此药定名为刘寄奴。

又因“刘”字繁写为“劉”,故又名为“金寄奴”。

江东人又称其为“乌藤菜”。

刘义隆是怎样被拥立为皇帝的?

公元422年,刘裕临死前令太子刘义符继位,以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为辅政,是为少帝。

刘义符是刘裕长子,小时候多亲近左右小人,行为不端;即位后,他居丧无礼、游戏无度、不亲政事,喜欢军事操练、大肆兴造,浪费许多钱财,搞得国库空虚。

大臣范泰上书劝谏,刘义符却置之不理。

那时,被灭亡的晋宗室司马休之、司马楚之投降了北魏,司马文荣等人逃亡河南,他们时刻不忘颠覆宋室。

当时北魏又取临淄、围东阳、陷虎牢,攻占河南大片土地。

在江南重地会稽郡又有富阳孙法光的叛乱。

这时为南豫州刺史的刘裕第二子庐陵王刘义真与大士族陈郡谢灵运、琅邪颜延之关系过分亲密,声称若当皇帝就以二人为宰相,辅政大臣徐羡之、傅亮为了挽救宋王朝,决定废帝另立。

如果另立,按次序该刘裕第二子刘义真继位。

刘义真德轻于才,谢晦对刘裕说刘义真不是君主的材料,刘裕临终外调其为南豫州刺史以防其争夺帝位。

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利用少帝和刘义真的矛盾,先奏请废刘义真为庶人,徙新安郡,随即加以杀害。

然后征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江州刺史王弘入朝,告以废立之谋。

公元424年,辅政大臣徐羡之等人以皇太后的名义废少帝为营阳王,关押到吴郡,不久也加以杀害。

废少帝后,侍中程道惠劝徐羡之等人立刘裕第五子、南豫州刺史刘义恭,因为他年纪小,便于控制。

徐羡之、傅亮等人选中当时任荆州刺史的刘裕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认为他比较符合君主的条件。

因为论次序该轮到他,加之刘义隆平素声誉、名望不错,还有许多符瑞降到荆州界内。

傅亮亲率大批官员奉皇帝銮驾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迎接宜都王。

八月,傅亮等人抵达江陵,率百官上表刘义隆,呈玉玺,礼仪很隆重。

刘义隆表示同意到建康去。

而宜都王及左右在这时听到少帝、刘义真死讯,都犹豫不敢东下,只有其府佐琅邪王华、王昙首等人建议东下。

刘义隆在原部属的严密保护下,也不敢和傅亮带来的百官和军队接近。

刘义隆的护卫朱容子抱刀守在刘义隆的车船外边,几十天都不离左右。

刘义隆东下建康,就皇帝位,是为宋文帝。

徐、傅废昏立明,安定了人心,使宋王朝得以转危为安。

文帝虽靠徐、傅得位,但文帝两个哥哥却为徐、傅二人所杀,同时徐、傅二人执掌大权,文帝又不甘心大权旁落,加之又担心重蹈覆辙,便与高级士族精心策划,在公元426年下诏宣布徐羡之、傅亮等人杀害刘义符、刘义真的罪状,将傅亮处死。

徐羡之闻讯,自杀。

谢晦据荆州起兵失败,全家也被杀害。

魏太武帝因何伐柔然?

柔然是一个新民族,在4世纪末开始兴起,至5世纪时已在今蒙古草原建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控制了东起大兴安岭,西抵焉耆,南临大漠,北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区。

柔然统治集团始终将战争作为增加财富和奴隶的手段,不断地掠夺邻国疆土。

公元424年,北魏明元帝病死,柔然可汗大檀见有机可乘,率骑兵6万攻占云中盛乐宫,魏太武帝拓跋焘御驾亲征前往讨伐。

大军至云中时,被柔然大军包围,魏太武帝十分镇定,分兵将柔然击退。

公元427年,柔然乘拓跋焘亲征夏国、国内空虚的时机,再次出兵进犯云中。

公元429年,拓跋焘亲率数万骑兵,渡过戈壁大沙漠,攻打柔然可汗庭,以报前仇。

柔然受此深重打击,力量从此开始削弱,逐渐走向衰落,并于6世纪中叶被突厥和西魏共同剿灭。

檀道济是怎样保全宋军的?

檀道济是东晋大将,曾在晋安帝末年随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并且在刘裕攻灭南燕和后秦的北伐战争中立了大功。

刘裕建立宋朝后,檀道济以军功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

与此同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

宋文帝时,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

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跟魏军打了三十多仗。

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今山东济南)。

魏军趁宋军不备,用两支轻骑兵向宋军的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放火烧了宋军的辎重粮草。

宋军劳师远征,后方粮草一时难以供应,粮食一尽,军心就开始动摇,檀道济只好准备从历城退兵。

宋军中有士兵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

北魏立即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

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

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晚,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

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大声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在量米。

魏军的探子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北魏的将领。

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

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策。

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一层白米。

到了早上,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退出了包围圈。

魏将本来就对檀道济颇为忌惮,又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以为他们一定埋伏了人马,不仅不敢再靠上去,反而向后退了几十里。

檀道济靠他的镇定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

以后,北魏再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大夏是怎样亡于北魏的?

夏赫连氏本为匈奴的一支,与汉通婚,很长一段时间从刘姓。

传至赫连勃勃时,他有点不甘心只当一个匈奴贵族,野心很大,要立国建邦。

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设置百官。

他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故国号大夏,又觉得匈奴从母姓姓刘不合理,遂改姓赫连氏。

赫连勃勃称王后,为了扩大控制范围,连年攻伐,并于公元418年进据长安。

公元426年,赫连勃勃第五子赫连定于平凉继位称帝。

公元431年,赫连定侵入西秦,西秦向魏求援。

魏还没来得及出兵,西秦王乞伏暮末就被赫连定斩杀。

赫连定灭西秦后,害怕北魏逼侵,便驱使俘获的西秦民众十余万人,准备渡过黄河袭击沮渠蒙逊,夺取北凉土地。

吐谷浑王慕璝派慕利延、拾虔率3万骑兵半途埋伏,当赫连定渡到河中央时,北魏发兵袭击,大败夏军,生擒夏王赫连定,并将其押送北魏,大夏灭亡。

夏自公元407年建国,至公元431年灭亡,立国25年。

北魏是怎样一统北中国的?

北魏建立政权之后,多次对外战争。

拓跋珪在称帝前后,平定了内部分裂势力的叛乱,又征服了匈奴别部刘库仁、刘卫辰两部。

同时在盛乐息众课田,在五原到稒阳一带(今河套地区)进行屯田,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拓跋珪对西方和北方所进行的征服,每次都掠夺到大量人口和数以十万、百万计的牛、羊、马等牲畜,拓跋部在对外掠夺中迅速强盛起来。

公元395年的参合之战,魏打败后燕慕容宝,获“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

拓跋珪乘胜长驱直下,尽有山西、河北之地,接着占领整个关东地区。

到拓跋焘(太武帝)时,北方仅存的政权只有西秦、北燕、夏和北凉。

公元431年,夏灭西秦,魏灭夏;公元436年,魏灭北燕;公元439年,魏灭北凉,完全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佛教在北魏时期经历了什么变化?

佛教从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大发展。

佛教的畸形发展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危害,所以,有见识的君主便开始禁佛和毁佛,并展开了广泛的斗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后,决定限制佛教的发展,他规定: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离开寺庙,回家种田、服兵役、缴纳租税。

这道命令下达后,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公元450年,北魏发生了盖吴领导的大起义,拓跋焘亲自领兵镇压。

平定了盖吴的起义之后,拓跋焘回到长安,看到长安佛寺中藏有兵器,还有造酒的工具,佛寺的内部还收藏着大量的财物,甚至关着许多年轻的妇女。

拓跋焘十分震怒,他说:“和尚不是修行、做善事,不吃荤腥、不结婚吗?

这佛寺中要刀枪干什么?

造酒干什么?

有女人干什么?”

拓跋焘的大臣崔浩建议:“佛教坑民,造佛像浪费钱财,应该把佛像毁掉,禁止人民信佛、出家当和尚!”

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焘下令:“把天下所有的佛寺全部捣毁,把所有的佛经、佛像全部烧掉,把僧民全部杀光,永远禁绝佛教的流传。”

拓跋焘的禁佛运动,在当时起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死后,北魏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们仍然照样信佛,再一次掀起信佛、崇佛的运动。

为何圆周率又被称为“祖率”?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过注释,又编写过一本《缀术》。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人们把圆周率称为“祖率”。

云冈石窟是怎样建成的?

位于北魏故都平城(今大同)附近的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室修功德、做佛事的场所,开凿于公元453年。

负责监造石窟的是名僧昙曜,文成帝即位不久,就把昙曜请到皇宫,尊称他为法师,请他负责云岗石窟的营建工程。

昙曜经过精心筹划,叫工匠先开凿了一个七丈多宽、六丈来深的大佛洞,然后在洞口筑了四层高的大楼阁,楼阁中心雕刻了一尊五丈多高的巨型佛像。

佛像的脚有一丈四尺长,脚的中指长七尺,比一个普通的人还要大。

大佛的脸上和脚上都嵌有黑石。

这些黑石是按照文成帝身上黑痣部位镶嵌的。

昙曜造这样一个大佛,是为了说明文成帝是佛的化身,把皇帝的统治地位加以神化。

按照昙曜的设计,在大佛的周围,工匠们又雕刻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佛像。

这些佛像一个比一个矮,紧紧地围绕着大佛,是群臣的象征。

另外,还配有许多更矮小的人像,象征民众和奴隶。

洞顶上刻着姿态不同、凌空飞舞的仙女,把大佛衬托得更加雄伟庄严。

昙曜总共开凿了五个石窟,被人称为“昙曜五窟”。

宋文帝元嘉北伐战况如何?

公元422年,北魏乘刘裕刚死,攻取滑台、虎牢、洛阳三镇及周围一些郡县,把统治势力扩张到黄河以南。

从此,该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

公元430年,宋文帝向北魏提出归还被占领土的要求,被北魏太武帝严辞拒绝。

于是,宋文帝派兵5万北伐。

魏军主动撤出所占土地,宋军占领所失三镇。

但是,由于洛阳无城可守,又无粮食,最后宋军又不得不弃城而走,魏军乘胜再夺虎牢、滑台,宋军损失惨重。

经过元嘉之治的休养生息,刘宋国力增强。

公元450年,魏太武帝率10万大军南下,围攻悬瓠(在今河南)。

文帝正式下诏北伐,命宁朔将军王玄谟等各率部进攻北魏,以太尉刘义恭驻彭城(今江苏徐州)指挥全局。

不久,王玄谟进围滑台,但久攻不下。

北魏太武帝号称领军百万赶来解围。

王玄谟仓皇逃走,死者万人,丢弃的武器、辎重如山。

年底,魏太武帝引军南下,宋将皆弃城邑,望风奔溃,魏军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声言渡江。

后来双方激战30多天,魏军因难于突破宋军防线而退兵。

北退途经盱眙时,魏军猛攻了近一个月,最后损失惨重撤回北方。

盱眙之战是宋军唯一大获全胜的战役,但这场战争不仅给南北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成为北强南弱的转折点。

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北魏时期,出现了一部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它的作者名叫贾思勰。

贾思勰是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从小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务农,学习了大量农业科技。

后来,贾思勰在北魏朝廷任官。

当时政局相对稳定,生产得到发展。

贾思勰不辞辛苦地深入民间,向农牧民学习,了解农业生产知识。

贾思勰利用各种与农民接触的机会,或自己观察,或虚心请教,不断丰富自己在农业方面的学问。

他想,如果能把自己掌握的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工具、经验编撰成书,向全国推广,不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吗?

于是,他毅然辞官回乡,一边观察、收集信息,一边撰写农书,终于用十数年的心血写成了他的传世著作《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杰出著作,全书共分10卷、92篇、11万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拓跋宏为何要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执掌朝政大权。

拓跋宏在祖母的教育下,念了不少书,对汉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

他认识到,鲜卑人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就必须抛弃民族偏见,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这里气候恶劣,地理位置上也太偏北,不利于北魏统治中原地区,更不利于向南发展,统一中国。

拓跋宏决定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是件大事,关系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切身利益。

守旧派贵族留恋旧都的田地财产和奢侈的生活,害怕迁都会改变生活方式,强烈反对。

为了迁都,拓跋宏定下了一条妙计。

公元493年的秋天,拓跋宏率领步兵、骑兵30万,宣称南下征伐齐朝。

队伍到达洛阳,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跟随的文武大臣们对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刘宋战败逃回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他们害怕这次出征的结果又跟过去一样,劳民伤财,毫无所获。

正当大臣们忧心忡忡的时候,拓跋宏突然下令立刻向南进发。

文武大臣们见拓跋宏真的要南进,一齐跪下,俯首在地,请求停止南进。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王爷代表大家向拓跋宏诉说了南进的危害,拓跋宏见目的即将达到,便说:“我们这次南征,兴师动众,无论成败,决不能空手而归。

既然你们不愿打仗,那就得听我的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这儿来。

等将来有机会再灭亡南朝,统一全国。”

大臣们一听,喜出望外,齐声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一定赞成迁都。”

一时间,停止南进的消息传遍全军,大家都高呼“万岁”。

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被孝文帝轻易搞定了。

龙门石窟是怎样建成的?

龙门石窟分布在龙门山东西两岸的崖壁上,共有佛像97306尊,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

后来的东魏、北齐时期,继续开了不少的石窟。

一直到唐代,又总共凿了几千个佛龛。

最大的石窟是古阳洞和宾阳洞,宾阳洞又分为北、中、南三个大窟。

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造型优美,呈现出千姿百态。

有的雍容大方,有的慈祥和蔼,有的眉目凝神,有的面带微笑。

宾阳中洞那尊主要佛像,清癯的脸上含着微笑,仿佛想要人和他亲近。

龙门石窟的佛像和云岗石窟的佛像在造型上有所不同。

云岗石窟的佛像,一般都显得气势磅礴,姿态雄健,凛然可畏。

这种佛像造型上的变化,反映了北魏统治力量从强到弱的变化。

宾阳中洞洞口内壁两侧,有两幅大型浮雕,表现魏孝文帝和皇后礼拜佛祖的场面,叫“帝后礼佛图”,刻得异常精美。

古阳洞左边的洞壁上,有一个房屋形状的佛龛,它反映出北魏时期房屋建筑的特点。

佛座前的一头石狮子,显得威武雄壮,肌肉强韧,野性毕露,表现了北朝石刻艺术粗犷的风格。

在龙门的许多石窟里,还刻有大量的文字,说明立佛像的原因,无非都是些迷信的道理。

然而这些文字的字体,都苍劲挺拔、端庄凝重,是珍贵的书法艺术遗产。

后来有人把它们拓下来,编辑成碑帖,题名《龙门十二品》,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了哪些改革?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

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

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

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

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

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开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

公元495年,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

第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

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

第三,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第四,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

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

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

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北方最高门第崔、卢、郑、王四姓。

其他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

此外,孝文帝还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合。

少林寺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

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公元495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皇山中,供给衣食。

因寺处于少皇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公元527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

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九年,后传法给慧可。

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

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

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

花木兰为何被称为女中豪杰?

花木兰是北魏人,她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幼小的弟妹,一家五口人过着小康生活。

花木兰没上过学,跟着父亲学习写字、读书,平日在家织布、做饭、洗衣、喂猪,样样都做得又快又好。

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一天,花木兰正在家里织布,突然,衙门里的差役送来征兵的军贴,要征花木兰的父亲去当兵。

父亲已经年过半百,怎能去从军打仗?

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

怎么办?

花木兰想:要是有个人能代替父亲去从军,那该多好啊。

谁能代替父亲呢?

看来只有自己。

可是女子怎么能从军呢?

招兵的怎么会收留一个女孩子呢?

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女扮男装。

花木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父母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拜别父母、弟妹,上路从军去了。

行军作战十分艰苦。

战士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勇敢粗犷,有的机灵细心。

花木兰害怕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看穿,处处都倍加小心。

白天行军,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花木兰紧紧跟上,从不掉队;夜晚宿营,她和衣而卧,从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冲杀在前,从不懦弱。

从军12年,花木兰参加过许多次战斗,立下了不少战功。

同伴见了她,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赞扬她是个有志气有本领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队伍凯旋归来。

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根据功劳大小给予赏赐,有的升了官,有的得到了珍宝财物。

花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愿意要财物,她希望得到一匹能够远行的骆驼,好让她赶快回到家乡。

皇帝满足了花木兰的要求,并且指派她的同伴护送她回家。

花木兰将要胜利归来的消息传到她的家乡,她的父母听说了,非常欢喜,老两口急忙互相搀扶着,赶到城外去迎接;妹妹听说了,立即梳妆打扮,烧好开水沏好茶;弟弟听说了,赶紧磨快了刀,杀猪宰羊,准备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到自己房里,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贴上花黄(古代妇女的装饰品),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

同伴们见花木兰一身女装,都万分惊奇,没想到自己的战友竟是一位巾帼英雄,他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跟木兰同行十二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中豪杰啊!”

后废帝刘昱死在谁的手上?

南朝刘宋政权自刘裕后,一代不如一代,皇位传到后废帝刘昱时,刘昱整日出游,途中遇到稍不顺眼的人即任意屠杀。

阮佃夫与直閤将军申伯宗等相谋,欲乘刘昱出游时,逮捕并废除他,改立安成王刘准。

事机泄露,刘昱下令将阮佃夫等全部诛灭。

此时,萧道成极有威名,刘昱几欲下手。

萧道成忧惧,暗中与袁粲、褚渊等商议废除刘昱、改立他人,袁、褚二人皆不愿支持。

萧道成的功曹纪僧真却向他建议说:“今朝廷猖狂,人不自保;天下之望,不在袁、褚,明公岂得坐受夷灭!存亡之机,仰希熟虑。”

萧道成遂下定了自己起兵的决心。

萧道成的族弟镇军长史萧顺之等均建议他利用刘昱喜欢出游的弱点,谋划成功之策,这样既容易成功,又可避免万一失败全族被灭的大祸。

萧道成遂采取宫廷政变的手段。

为此,萧道成秘密勾结越骑校尉王敬则,皇帝的左右侍卫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25人,时刻寻找可以动手的机会。

一次,刘昱又出游酒醉后,宿于仁寿殿。

王敬则、杨玉夫、杨万年等乘刘昱熟睡之机,以皇帝的防身刀割下他的人头。

由陈奉伯将人头送至萧道成府中,萧道成即刻进入皇宫,以太后的诏令,拥立安成王刘准即位,这便是史称的宋顺帝。

萧道成建齐后进行了哪些改革?

萧道成,字绍白,南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

公元479年,萧道成威逼宋顺帝下诏禅位。

四月二十一日,到了临朝的时间,宋顺帝却不肯出来。

太后十分恐慌,亲自率宦官在佛盖之下找到宋顺帝,强迫宋顺帝行禅让礼,并把他迁到东邸。

宋司空兼太保褚渊奉玺绶率百官劝萧道成登位。

二十三日,萧道成即皇帝位,国号齐,史称南齐或萧齐,改元建元,是为齐太祖高皇帝。

即位后,萧道成改革宋以来的暴政,提倡节俭。

他在位期间,注意减免逋租宿欠,限制诸王营建私邸。

公元479年,萧道成为了进一步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募部曲。

萧道成在位4年间,还引进了一项重大措施,就是整顿户籍。

公元482年,萧道成病死,庙号高宗。

为什么说萧宝卷荒唐无度?

齐明帝萧鸾在位只有5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这就是无能的东昏侯。

萧宝卷喜欢毫无节制地游玩,出游随心所欲,既无定时,也无定所。

每次出行前都由士兵开道,把路边老百姓赶走。

他还经常在凌晨时分出游,居民只要一听到鼓声就马上跑开,甚至往往连穿衣服鞋子的时间都没有。

一次,萧宝卷发现一位妇女因临产而没有及时躲藏,竟下令剖开妇女的腹部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

还有一次,一个老和尚因患病不能行走,躲在草丛里,被萧宝卷发现,命令左右人用箭射,老和尚身中数箭,悲惨死去。

萧宝卷对文武大臣随意杀戮,他即位时萧鸾安排的六位辅佐朝政的顾命大臣都被他杀死。

他恣意挥霍钱财,为讨美人潘贵妃的喜欢,他让人用黄金凿成莲花形状粘在地面,让潘贵妃在上面行走,说:“这是步步生莲花!”

他把阅武堂改为芳乐苑,在苑中建造店铺,与宫女、侍从打扮成商贩模样做生意,他卖肉,潘贵妃卖酒。

一味玩乐的萧宝卷不关心政事,尚书台的奏章案卷,一个月或数十天才能批回,有时还弄丢了;有的侍从官竟然用奏章案卷包裹鱼肉带回家。

萧宝卷治国无术,却很残忍,使得大臣不得不铤而走险,杀掉了昏君萧宝卷。

这样,即位仅3年,这位荒唐皇帝便了结了一生。

萧衍为什么要废和帝建梁?

萧衍,字叔达,齐高帝萧道成族人,其父萧顺之曾助族兄萧道成创齐,官至领军将军、丹阳府尹。

萧衍博览群书,有文武之才干,曾被齐竟陵王萧子良召入西邸,与沈约、谢朓等合称“西邸八友”。

萧衍后因助齐明帝杀齐武帝诸子,飞黄腾达。

齐明帝死前,任命他为持节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司州的随郡诸军事、雍州刺史。

雍州自宋文帝、孝武帝从荆州独立后,力量骤增,而且因其地与北魏交界,当地北来流民在与北魏争战及镇压当地蛮族的活动中,形成一股精锐武装,其势力和影响超过了晋以来的上游重镇荆州。

于是,萧衍开始密谋更大权力。

他召集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心腹,商定奉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是为和帝),发兵顺汉水东下,讨伐东昏侯。

雍州大军始发,四方纷纷响应。

同时,荆州大军沿江东下,湘州刺史杨公则也率军入江直取郢州。

公元501年,雍、荆、湘三州大军在江汉合流处会师,分别急攻郢、骑、汉口、鲁山、偃月、西阳、武昌诸城。

这时,东昏侯所派骁骑将军薛元嗣已率军与郢州刺史张冲会合,共守郢城。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黄鹤楼下死尸堆积如山,郢城内外臭气冲天。

三月,郢州刺史张冲突然病死,薛元嗣独守郢城,渐感难支。

不久,联军大破建康新派的增援部队。

七月,薛元嗣投降。

周围诸城也相继投降。

和帝任命萧衍为征东将军。

萧衍率联军东下,直指江州。

江州刺史陈伯之在萧衍的要挟下投降。

九月,萧衍率军到达建康西面的新林。

徐勉携萧宏、萧秀、萧恢及萧昺潜至新林迎接联军,萧衍见诸弟无恙,心中大悦,宣布对建康展开全面进攻。

建康一战,又比攻郢城激烈许多。

建康兵员不足,东昏侯出囚徒配军。

冠军将军王珍国勇猛异常,率部浴血顽抗,不几天,秦淮河积尸如山,西城成了一片废墟。

十月,建康周围的京口、广陵、瓜步、破墩、琅邪、新亭、东府诸城相继被联军攻占,建康成了一座孤城,对联军已经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这时,东昏侯封传说中的神人蒋子文为灵帝,迎神像于后堂,派巫师日夜祈福。

自以为有神人保佑,万事不须担心,依旧昼寝夜游,通宵作乐。

听到宫外战鼓敲响,便披着大红袍,搂着妃嫔,登景阳楼观战,指东道西,以为笑乐。

将士想要封赏,后宫藏钱无数,他却一毛不拔。

大臣纷纷投奔联军,将士个个牢骚满腹。

宠臣茹法珍、梅虫儿却向东昏侯建议:“大臣将士不尽全力,使长围不解,都应该处死。”

于是人心思乱。

十二月,王珍国密遣亲信献明镜于萧衍,表示其心可照;萧衍还报以断金,用《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表示愿意合作。

王珍国遂与卫尉张稷商量政变计划。

张稷曾与萧衍同救雍州,对萧衍早有好感,一口答应。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王、张率兵潜入宫中,杀死东昏侯,取下首级,由文武百官署名送给萧衍。

建康换上了和帝萧宝融的旗帜。

公元502年,萧衍进位相国,总掌朝政。

不久,他以宣德太后之名颁布禅让诏书,废掉和帝,称帝建梁,史称梁武帝。

《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范缜字子真,南阳舞阴(今河南沁阳)人,少年时特立独行。

在齐朝的时候,竟陵王萧子良笃信佛教,他在宴会上问范缜:“你不信鬼神,不信因果报应。

那请问,世界上为什么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享福,有人受苦呢?”

范缜起身走到门前,指着庭前开着花的树,说:“人生境遇好比这棵树上的花,有些花被风吹到厅堂,落在席上、坐垫上;有些吹进厕所,掉进粪坑里。

这全都是偶然现象,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

这个生动的比喻,令在座的人都哑口无言。

梁武帝即位后,在光华殿大宴群臣,照例说了些皇帝应尊重臣子、虚心纳谏的话,不料范缜却当场对他提出了批评。

于是,萧衍就借故把范缜贬到广州去了。

两年后,范缜忽然被召回京师,做中书郎。

等他一回到建业,萧衍就组织朝廷显贵、群臣、僧侣一齐上阵,攻击范缜的思想。

范缜为了与那些信佛的权贵辩论,在公元507年,撰写了千古不朽的《神灭论》。

范缜把“形”与“神”的关系比喻为刀和刀锋的关系。

他认为,形是本质,神是作用;离开了刀,就没有锋利的特性,离开了肉体,也就没有了精神。

《神灭论》的发表,震动了朝野。

萧衍出家当和尚为哪般?

萧衍到了晚年,开始崇信佛教,借佛教名义愚弄百姓、搜刮钱财。

他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同泰寺为自己诵经拜佛之用,自己装成一副苦行僧的样子,早晚到寺中朝拜。

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表示要出家做和尚。

他这一出家做和尚,国中无主,大臣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只得出钱把他从同泰寺中赎了出来。

这样的滑稽剧总共演了四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钱的赎身钱,这笔钱都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而且在他最后赎身回宫的那个晚上,竟派人把同泰寺的塔烧了,却说是魔鬼干的。

为了压住魔鬼,又下诏要造一座几丈高的高塔来压住,继续叫百官捐钱。

枭雄尔朱荣是怎样崛起的?

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山西朔州南)人,契胡族酋长。

尔朱荣的祖先居住在尔朱川(今山西朱家川)附近,所以就以尔朱为姓氏。

在鲜卑拓跋氏立国之初,尔朱氏就是拓跋氏的忠实部下,随着拓跋氏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北魏孝明帝时,尔朱荣的父亲尔朱新兴把爵位传给了他。

按照《魏书·尔朱荣传》的记载,尔朱荣是“洁白,美容貌”,一副标准的英俊小生模样。

不过别以为尔朱荣是潘安、宋玉一类的人物,这个少年酋长刚一继承爵位,就带领着尔朱氏的4000骑兵北逐柔然可汗,平定南秀容万子乞真的反叛,镇压秀容郡乞扶莫于的起义,铁骑所向,简直是战无不胜。

尔朱荣的官职也从平北将军升到安北将军,再到镇北将军。

到北魏鲜于修礼起义的时候,尔朱荣已经成为了北魏都督并、肆、汾、广、恒、云六州军事的一方诸侯了。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尔朱荣发现了不少军事人才,北魏后期的军事三巨头--高欢、宇文泰、侯景都是尔朱荣提拔起来的将领。

随着军事力量的日益壮大,尔朱氏集团的野心也开始膨胀,尔朱荣开始寻求一个介入北魏中央政权的契机。

胡太后是怎样祸乱魏政的?

公元520年,元义、刘腾因不满于清河王元怿,以元怿欲毒杀幼主元诩为借口,教唆元诩杀元怿;又发动宫廷政变,将胡太后幽禁于后宫。

胡太后第一次称制历时5年,至此结束。

元义、刘腾由是内外专权,朝中政事荒怠,纲纪不举,地方官吏贪污暴掠,天下患苦。

公元523年,刘腾死。

公元524年,魏北部爆发六镇起义和关陇起义。

秋天,胡太后施计得以脱离后宫,她与丞相、高相王元雍合谋解除了元义一切军政大权。

公元525年,胡太后重新摄政,她比以往更为腐败奢华。

此时北魏帝国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又有河北起义爆发,元诩不满太后的作法,母子有隙。

公元528年,胡太后害死元诩,立年3岁的临洮王世子元钊为帝。

不久,爆发河阴之变,胡太后及幼主元钊被尔朱荣溺杀。

胡太后第二次称制历时3年。

自孝文帝后,北魏政权内部互相争权不已,加速了北魏的灭亡。

北魏六镇大起义是怎么回事?

北魏在北方边境设立了六个镇,派了将士防守。

公元523年,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北)的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是姓)首先带领兵士杀死镇将,发动起义。

其他五个镇的兵士也纷纷响应,反对北魏的起义势力越来越大。

由于北魏勾结北方的柔然族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起义失败了。

北魏政府为了防止六镇兵民的反抗,把起义失败的六镇兵士20多万人都押送到冀州、定州、瀛州。

这些兵在冀州又燃烧起起义的火焰。

鲜卑族的葛荣率领起义军,进攻瀛州。

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为大司马、广阳王元深为大都督,发动大军镇压。

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贵族哪里会打仗。

葛荣起义军到了博野镇(今河北省中部),就派出一支轻骑兵偷袭元融的大营。

元融没有防备,被起义军杀了。

元深听到元融被杀,退到定州,也被葛荣的骑兵俘虏了。

葛荣把各路起义兵士都合在一起,号称百万,准备向洛阳进军,声势浩大。

这时候,北魏孝明帝就利用尔朱荣的兵力来对付葛荣。

葛荣认为尔朱荣人马少,容易对付。

他把兵士在几十里的阵地上散开,准备围捕尔朱荣。

想不到尔朱荣把兵埋伏在山谷里,发动精兵突击,把葛荣的兵士冲散,再前后夹击。

起义军遭到失败,葛荣本人也被杀害了。

葛荣起义失败后,北魏内部也发生大乱。

高欢是怎样诛灭尔朱的?

公元531年,高欢已经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就开始准备和尔朱氏翻脸了。

为了鼓动部下的士气,高欢伪造了一封尔朱兆的命令,宣称尔朱氏要征发高欢手下的将士出征,打完后还要把将士分给契胡贵族当部曲。

部曲是带有军事关系的依附农民,没有基本的人身自由。

六镇将士既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悲伤,又仇恨下命令的尔朱兆。

将士出征的当天,高欢流着眼泪对部下发表演讲说:“我和大家一样都是远离家乡,今天上级下达了这种无理的命令,大家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因为延误军期被处死,要么给人家当部曲被鞭子抽死,大家说我们还有什么出路啊?”

众将士齐声高呼:“反了吧,反了吧,将军带我们反了吧。”

于是,高欢就在当年六月在信都起兵,公开反叛了尔朱氏。

一年之后,高欢在韩陵以3万步兵击溃了尔朱氏的20万联军,尔朱兆被迫上吊自杀,高欢开始掌握北魏政权。

宇文泰是怎样崛起的?

宇文泰先世是鲜卑宇文部的酋长,其父宇文肱是北魏边镇军官。

宇文泰字黑獭,是字文肱的少子。

宇文肱死,他还年幼,仍留在鲜于修礼军中。

鲜于修礼死,葛荣成为起义军首领,宇文泰当时只有18岁,是葛荣帐下的小军官。

尔朱荣执掌了北魏朝政后,击破了以葛荣为首的河北起义军,擒杀葛荣,其部下全被迁往并州。

在晋阳,尔朱荣杀了宇文泰的三哥,曾任葛荣将、渔阳王的宇文洛生,却赦免了宇文泰,还给了他一个小官做。

因宇文泰与尔朱荣大将贺拔岳是世交,就转到贺拔岳手下。

元颢在南齐军队的护送下进入洛阳,孝庄帝外逃,尔朱荣遣贺拔岳征讨元颢,宇文泰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

孝庄帝回洛阳复位后,大封有功将领,宇文泰也以功封为宁都子,升为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万俟丑奴领导的农民军在关右连败官军,声势益盛,尔朱荣又命尔朱天光和贺拔岳等将去镇压,宇文泰又随之入关,在镇压关陇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屡立战功,成为贺拔岳手下的得力大将。

此后,凭借其机智及实力,宇文泰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与高欢争霸天下的主要势力。

北魏是怎样分成东、西魏的?

公元532年,高欢入洛阳消灭尔朱氏,杀元恭,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

公元534年,孝武帝入关中投靠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孝静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则于公元535年杀孝武帝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文帝),改元大统,都长安,史称西魏。

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分别由高欢和宇文泰执掌政权。

西魏军是怎样攻占江陵的?

公元554年底,西魏大军抵达江陵,先派精骑据江津,切断江路,以使江南援军无法渡江。

萧绎派人征调援兵,同时加强城防,抵抗西魏。

西魏筑长围,切断江陵和外界联系,奋力攻城。

梁领军将军胡僧佑亲自冒着箭雨飞石,昼夜督战,魏军进攻受阻。

不久,胡僧佑中流矢死,内外惊恐。

魏加紧攻城,城中有人开西门降魏,魏军入城,萧绎等退保子城。

萧绎令人焚烧古今图书14万卷,随欲自杀,被人制止,随后拒绝了谢答仁、朱买臣等趁黑夜突围或固守子城的建议,投降西魏。

萧绎在受尽百般凌辱之后,被处死。

西魏军将府库珍宝及浑天仪、梁铜晷表及各种法物运往西魏长安,俘虏王公和大批士族并挑选男女百姓数万口为奴婢,分赏三军,驱归长安,小弱者全被杀掉。

魏立萧詧为梁主,把江陵空城和附近延袤三百里的地方给了他,而将未遭破坏的雍州划归西魏。

让萧詧居江陵东城,魏设置防备,带兵住西城,名为助萧詧防守,实为监视。

江陵沦陷于北方,是南朝衰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失去江北地区的缓冲屏障,北方军队可以轻易渡江进攻南方,使江南军事上的防守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对北方发动进攻了。

萧绎的焚书(其中很多珍贵的图书从此绝灭),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一大浩劫。

高洋是怎样建立北齐政权的?

高洋是高欢之子。

公元535年,高洋受封为骠骑大将军、太原郡开国公;公元547年任尚书令、京畿大都督。

公元549年,高欢长子高澄被杀,高洋继掌东魏政权。

高洋革除高澄时不便于民的弊政,顺利控制了政局。

次年正月,孝静帝任命高洋为丞相,后又进爵为齐王。

同年五月,高洋废孝静帝,即皇帝位,建立北齐政权,是为北齐文宣帝。

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北齐国力达到鼎盛。

陈霸先是怎样平叛建陈的?

陈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自幼家境贫寒,却好读兵书。

当过油库吏、中直兵参军,后因平乱有功,被提任为西江督护,很快又因平定交州李贲之乱有功,封为交州司马兼领武平太守(在今越南境内),后任振远将军、高要太守。

萧衍曾亲自召见陈霸先,并授予他直阁将军一职,封号新安子。

侯景叛乱后,陈霸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讨伐侯景,后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共进。

公元552年,领军围石头城(今南京),大败侯景。

侯景败亡后,陈霸先因平叛有功被梁元帝萧绎任命为司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今江苏镇江)。

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杀。

陈霸先与王僧辩请萧绎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以太宰承制,入居朝堂。

公元555年,王僧辩屈事北齐,迎立北齐扶植的萧渊明为梁帝,陈霸先苦劝无效,便杀了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

后又击退北齐的南下侵略,铲平了王僧辩余党的叛乱,晋封陈公,再封陈王。

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位,陈霸先代梁称帝,建立陈朝,改年号为永定,梁朝灭亡。

宇文觉是怎样建立北周的?

北周是在宇文泰时期奠基的。

宇文泰在西魏时期掌握实权,他的统治集团虽以武川镇军人为核心,但他能够广泛吸纳鲜卑贵族和关陇士族为其服务。

他在当政期间,非常注意改革。

用人方面采用唯才是举的制度。

经济方面,下令颁行均田制。

在军事上,创置府兵制。

经过改革,西魏很快强大起来。

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觉继任太师等官位,封周公。

第二年初,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定都长安,史称北周。

吴明彻率军北伐的战果如何?

北周与北齐共争天下,都竞相结好陈,北周约陈共攻北齐,中分天下。

北齐派人使陈,欲修和好。

陈宣帝陈顼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先助北周消灭北齐,收淮南失地。

公元573年,陈顼以镇前将军吴明彻为元帅,都官尚书裴忌为副帅,率兵10万人北伐攻齐。

两个月间,北伐军相继攻克了石梁、阳平、庐江、历阳、谷肥、寿阳等城,淮南失地大部分被收复。

之后两年中,吴明彻又接连收复淮阴、朐山、济阴等城,特别是在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五十里)大败北齐主力,将淮南失地全部收复。

正当吴明彻在淮南节节胜利之时,北齐正值内政衰乱之际。

陈顼只想划淮而治,苟安江南,所以坐失良机,最终坐视北周灭北齐,据有了北方大好河山。

当北周统一北方后,再无后顾之忧,周、陈间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了。

公元577年,吴明彻再次北伐,力图夺回徐、兖之地。

先在吕梁打败周军,进围彭城。

周将王轨绕到陈军背后,断其水师退路。

陈军在仓皇混乱之中,乘船撤退,行至清口(今江苏淮阴西),水路受阻,周军趁此围杀,吴明彻及其三万将士全部被俘,周乘胜南下,陈淮南之地又尽归北周所有。

北齐佞佛之风为谁所开?

北齐文宣帝高洋开北齐佞佛之风,朝野热衷于传抄佛经、建造寺庙、开凿石窟,佛教刻经事业尤为炽盛。

北齐骠骑大将军唐邕发愿将佛经刻之于名山,公元568年起在北响堂山开凿石窟,并在窟内外壁上镌刻《维摩经》《孛经》《弥勒成佛经》各一部,前后历时四年才完成。

北响堂山刻经洞开我国佛教史上镌刻石经之风气,而且刻经地点集中于邺都附近及鲁南兖州一带山区。

除北响堂山刻经外,还有南响堂山刻经(公元572年)、宝山刻经、徂徕山刻经(公元570年)、泰山刻经、水牛山刻经、尖山刻经(公元575年)等。

宇文邕灭北齐后,亦在境内灭佛,而佛徒依旧刻经不辍,陆续又有邹峄铁山刻经(公元579年)、冈山刻经(公元580年)、葛山刻经(公元580年)、峄山刻经等,都是书刻面积巨大,空前绝后的摩崖大字。

或楷或隶的刻经书体,既不同于北魏碑体楷书,也不像东汉隶书,风格雄浑简静,为后世欣赏和模仿。

宇文邕是怎样统一北方的?

公元575年,周武帝宇文邕趁北齐后主高纬政治腐败之机,亲率6万大军进攻北齐,八月占领河阴(今河南洛阳东北),但久攻金墉城不克,被迫退兵。

公元576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进攻北齐,其作战企图是:攻击晋州,扼北齐咽喉,引北齐主力大军救援,再集中力量消灭援军,乘势东进,攻灭北齐。

在与齐主力激战后,周军攻占晋阳,又乘胜于次年正月攻取邺城,俘虏了齐后主,齐亡。

其后,北周又用较短的时间荡平了其他反抗势力,统一了中国北部。

宇文邕灭佛治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公元573年十二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召集群臣、道士、名僧进行辩论,始定出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的位次。

由于名僧僧勔、僧猛、静蔼、道积等奋起抗争,极力诋毁、排斥道教,又使这次的位次未能付诸实现。

公元574年,宇文邕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道士进行辩论。

在会上,佛、道两家斗争非常激烈。

据《续高僧传·智炫传》记载,智炫在辩论时力挫道士张宾,宇文邕为道教护短,斥佛教不净,智炫答道:“道教之不净尤甚!”

宇文邕这次原来只想罢斥佛教,由于道教的迷信方术和教义的虚妄,经道安、甄鸾、智炫等人的揭发,已经彻底暴露,因此,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即僧尼)道士,并令还民”。

诏令发布之后,立即实施。

据《房录》卷11记载:其时“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造一切佛塔,扫地悉尽。

融刮圣容,焚烧经典。

八州寺庙(出)共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宅第。

三方释子减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这次灭佛,北周政府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寺观财富,而且获得了近300万的编民,遂使生产日益发展,“租、调年增,兵师日盛”。

这为后来隋朝的统一和对突厥的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军事实力。

杨坚是怎样代周建隋的?

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北周时袭父爵为隋国公。

公元577年,宇文邕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后在北伐突厥的征途上染上重病,于公元578年去世。

继位的宣帝宇文赟是杨坚的女婿,胸无大志,并且十分残暴。

他即位未到一年,就传位给7岁的儿子宇文阐,即静帝,封自己为天元皇帝并继续执掌政权。

宇文赟不理朝政,大臣不能见到他,有事只能通过宦官上奏;他对大臣的猜忌逐日加深,大臣稍有违犯,重则诛杀,轻则捶打,捶人都以杖一百二十为度,名曰天杖。

朝廷内外一片恐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公元580年,周宣帝死,宇文阐正式临朝执政,任杨坚为左大丞相,都督军事,总揽朝政,晋封隋王。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陈后主是怎样一位帝王?

陈叔宝,字元秀,陈宣帝长子,公元562年,立为安成王世子;公元566年,授宁运将军;公元568年,为太子中庶子,迁侍中;公元569年,宣帝即位,立为皇太子;公元582年,宣帝卒,始兴王陈叔陵欲夺皇帝位,谋杀皇太子,未果,伏诛,陈叔宝遂即位;次年改元至德,是为陈后主。

陈后主是有名的荒淫无道的君主。

他喜爱女色。

后宫有张贵妃、孔贵嫔、龚贵嫔等人。

张贵妃名丽华,本兵家女,姿色超群。

发长七尺,其光可鉴,聪明伶俐,又善奉迎,对陈叔宝百般献媚,深受宠爱。

陈叔宝不视朝政,所有百官奏折都由宦官蔡脱儿、李善度奏请。

叔宝坐在细软的“隐囊”中,把张丽华抱在膝上,共同决定可否。

李、蔡记不起的事,张贵妃都能一一回答,由此擅权,援引宗戚,横行不法。

仆射江总,虽身为宰辅,但不亲政务。

常与都管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十余人,入阁侍宴,称为“狎客”。

每一宴会,各位妃、嫔、女学士与狎客等共同赋诗,互相酬答。

其中艳丽的诗句,谱成歌曲。

选宫女千余人学习新声,按歌度曲,载歌载舞。

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名目。

君臣酣歌痛饮,通宵达旦。

唐诗人杜牧写诗讽刺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陈后主后宫的靡靡之音喻为亡国之音。

陈叔宝为了极尽享乐,还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大造佛寺,闹得国库空虚,而那些贪官污吏更是巧取豪夺、聚敛无厌,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荒野。

国困民穷,陈朝的灭亡即将来临。

杨坚是怎样灭掉陈朝的?

陈叔宝登上皇位后,贪恋酒色,整日在后宫和宠妃们饮酒作乐,无心过问朝政。

一天,陈叔宝正和张贵妃还有几位大臣在花园里赏花,忽然有人来报,说:“皇帝,不好了,隋文帝杨坚派二儿子晋王杨广来攻打我们了,共有50万兵,分八路,现在已经到长江北岸了。”

长江,自古以来就从西向东流着,像一道天然的屏障,挡住南北进攻的军队。

长江水流较急,水面也宽,所以,要想渡过长江,是很困难的。

陈叔宝不相信杨广能飞渡长江,就满不在乎,接着和张贵妃饮酒赏花。

第二天早晨,有太监慌慌忙忙跑进来,报告说:“隋将韩擒虎从采石、贺若弼从京口渡过长江,向建康城攻来了。”

这下,陈叔宝着急了,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如何打退隋兵。

但是,当时朝政腐败,文武大臣们都很无能,竟没有人敢带兵出战。

陈叔宝又气又急,这时,车骑将军、岭南徐州刺史绥远公、老将军萧摩诃站了出来,他愿带领三军去打退隋军。

陈叔宝非常高兴,说:“等你出征后,我派人让你的妻子和儿子进宫,赏给他们金银。”

萧摩诃带兵出征后,他的妻子和儿子入宫受赏。

陈叔宝一下看中了萧摩诃新近娶的年轻貌美的妻子,就把她留在宫中。

萧摩诃离开建康,在白土岗布下了一字长蛇阵,正要开战时,家丁来报,说:“夫人被皇帝留在宫中,数日不归。”

萧摩诃气得昏倒在地。

结果陈军乱成一团,不战自败。

第二天,隋军包围了建康城,守城的将士不战自降,打开城门,放隋军入城。

文武百官都各自逃命了。

陈叔宝这时还在后宫,听到喊杀声,知道大势已去,就拉着张贵妃和孙贵嫔逃往景阳殿。

隋将韩擒虎冲入宫中后,派人到处找陈叔宝。

后来,在井里找到了陈叔宝三人。

韩擒虎杀死了两个皇妃,把陈叔宝绑起来带走了。

到这时,陈朝灭亡了,这一年是公元589年,隋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的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外文学名典藏系列) 瓦尔登湖(中外文学名典藏系列) 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鲁滨逊漂流记 巴黎圣母院 龙族之路明非的封王之路 霍格沃茨战争学教授的日常 我的采集术大有问题 神奇宝贝之黑暗启航 做人要精明做事要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