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招婿(1 / 1)

柴瑜只听说过在大周有榜下捉婿的习俗,就是说在科举放榜之时,权贵们会派人等在放榜的地方等待,将那些取得了功名的书生秀才们给捉回府去认做女婿。

但是像现在这样公开在踏青的时候利用诗词来给自己选择女婿的事情却是柴瑜第一次听说。

“殿下,你身居深宫可能不知道,城里的这些有钱人都喜欢招读书人做女婿,因为一旦女婿有个一官半职就能保护他们家族的家财。”

“即便是女婿榜上无名,将他们安排到家族产业中管账教他们做生意,也比外人要更安全一些,也算是为身后事做安排。”

杨亮看到柴瑜还有些不明白,悄悄给柴瑜解说。

柴瑜点点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这些大富商,大财主没法和当朝的权贵争夺榜上有名的学子,因此将要求降低了一档,看向了普通学子。

“亭子里那个穿着青色长衫的胖子就是做潘楼街做珠宝生意的刘大善人,那个穿着白色袍子的是茶叶生意的张财主,汴梁城里有一小半的茶叶是他运送进来的,在京城人脉很广。”

杨亮在汴梁城里跑了十年的货郎,对城里的名人很熟悉,只是向着凉亭里看了一下,立刻就将人给认了出来。

就在他和柴瑜说话的时候,还不断有书生加入进来,将凉亭周围搞的热闹无比,引来更多人聚集在此。

“殿下,这些书生中有许多都是太学生,看来悬赏不小。”

杨亮仔细看了看那些书生,脸上现出兴奋之色。

“悬赏?”

柴瑜不解的看向了杨亮,刚才不是说招婿吗?

“殿下,悬赏是名,招婿是实,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这些富商们先拿出一些甜头看看谁有真才实学,然后从其中选拔。”

杨亮给柴瑜详细解释了一下。

就在这时,凉亭中走出一个眼神精明的中年人,向着周围书生看了一眼,脸上堆积起笑容。

“各位父老乡亲,读书郎君!我是潘楼街刘氏珠宝铺的管家,今天清明踏青,风清人和,我家老爷和张老爷为了给大家节日助兴,也为了帮助诸位读书郎们更好的读书,特意举办诗词会。”

“今日有幸能参加诗会的读书郎,我家老爷都会捐助一两银子,帮助读书人改善生活,希望小郎君们再接再厉,争取榜上高中!”

他的话刚刚说完,立刻就引起了书生们的一片高呼。

柴瑜心中一动,这刘大善人倒真是会做人,既达到了挑选人才的目的,又宣传了自己的善名,可谓一举两得。

从其中也能看出汴梁城中这些富商的财力,现在场中坐下的怎么也有三十多名书生,那就是三十多两银子,还不包括奖品。

一两银子那就是一贯钱,一个读书人用的勤俭一些能用好几个月。

“为了让各位读书郎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学,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诗词,我家老爷和张老爷决定,要给诗会增加一些彩头。”

那管家宣布了消息后,全场立刻就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看向管家,似乎都在等待奖品宣布。

“头等奖二百两银子!”

头等将的彩头一宣布出来,整个人群都轰动起来。

二百两银子,相当于一个普通汴梁人十年薪水总和!

虽然无法在汴梁买房,可也算是一笔巨款了,放到现代,相当于五十万元,如果考虑到汴梁城的物价,价值那就更高了。

柴瑜都听了直摇头,汴梁城里的有钱人实在太有钱了,光是一个诗会一等奖就二百两银子。

“二等奖一百两!”

“三等奖五十两!”

那管家宣布完,就退到了凉亭里,和两个发起人窃窃私语。

柴瑜看了一下场中的书生,发现他们都是神情激动,似乎那奖品对自己是垂手可得一样。

“今天举行这样活动的人多吗?”

柴瑜看向了身边的杨亮,他觉得诗词会的形式他可以借鉴一下,柴浩他们不是说自己请不到什么像样的人才吗?

“多啊,殿下你看。”

杨亮点点头,用手指着不远处。

柴瑜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发现不远处还有好几个地方都站满了人,人群中似乎也有背着箱笼的读书人。

“其实,每到了节假人,城里的读书人就会出来参加各种诗词会,博一个名声,还能挣点钱改善生活。不过像刘大善人玩的这么大的还是很少,难怪能吸引如此多的书生。”

杨亮指着正源源不断来到凉亭外的读书人笑着说。

柴瑜点点头,大周厚待读书人,民间的那些权贵富人也是极力拉拢读书人,读书人利用节假日出来挣钱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了。

想必这些读书人早就在家中就已经准备了各种题目的诗词,来到这里只是默写一下而已。

“你凭什么不让我进?”

就在柴瑜在思考的时候,忽然身边传来几声争吵。

柴瑜循声看过去,发现一个书生正在和另一个书生在争吵。

“凭什么?你没看到这里大都是太学生吗?你一个外地学子哪有资格参与这等高资格的诗会?”

一个高个子书生神情倨傲的看着对面的矮个书生,目光在矮个书生身上扫了几眼,极为不屑。

场中坐下的那几十个书生看向那矮个学生,也都是面带嘲笑,应该是很认同那个高个子的说法。

“太学生又如何?难道就高人一等?”

那矮个书生感受到场中书生的目光,脸上大窘,气势立刻就弱了几分。

柴瑜眉头皱了起来,太学生是大周的最高学府,录取的学生也都是从各州各府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进入太学后,经过学习后,成绩特别优异的是不需要科举就能做官。

不过大部分太学生依然需要参加科举考试,和各地的学子一同竞争。

通俗点说,太学生就是全国的尖子生集中在了一起,会有京城最好的老师给他们授课。

而各地普通学子面对太学生有明显的劣势,但也不排除有些成绩优异的学子不愿去太学,毕竟在京师读太学,不仅需要成绩要好,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不过眼前的矮个学生似乎并不是成绩特别优异之辈,面对一众太学生咄咄逼人的眼神,有些底气不足。

柴瑜并不想参与到读书人之间的争斗,不过太学生的以强欺弱还是激起了他心里的愤怒。

“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柴瑜走到了那个矮个学生的身边,微笑着看着对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汉血长歌西门吹灯零零七 洪武兴明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谋权 刑宋 盛世大明 大周王侯 蛮王的奋斗 秩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