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河朔儿女 > 第四十七章 滹南遗老

第四十七章 滹南遗老(1 / 1)

俗话说得好:人各有志不能强求。这一夜,皓月当空,暗香扑鼻。庭院桂花正烂漫。这时王若虚思绪徜徉在青葱年代,少时,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颇得各位先生的青睐。他的舅舅周昂便是一个古文字教授,他师从期间,经常与舅舅相与细论文字,就像只小蜜蜂一样吮吸着生命乐章。舅舅周昂看他对学习孜孜不倦,对学问不耻下问。及至后来,舅舅都难以答复他一些文创方面的问题,便推荐给颇负盛名的文学大家刘中为师,让他在浩瀚的海洋里遨游,让他在广宇间自由飞翔。王若虚越想越兴奋,他想起了自己在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擢经义进士,官任鄜州录事,接下来,历任管城、门山县令。他在执政期间,深入基层,与当地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亲临第一线抗洪救灾,深得群众钦佩。他的善政有目共睹,为人所交口称赞。王从之想到这里,感到心里很宽慰。后来,王若虚进入金国国史院为编修官;不久,他迁应奉翰林文字;他任职期间,又奉诏出使西夏;他出使回来之后,被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为著作佐郎。王若虚思绪在翻腾着,按捺不住的心在倾诉着:金哀宗正大年间,他在金国国史院主持史事,修《宣宗实录》;书成,迁平凉府判官;不久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一连串的回忆,王若虚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次日清晨,王若虚竟朦胧睡意袭来,等到儿子王恕来叫父亲用早餐的时候,若虚却已酣睡。王若虚回到故乡,唯一让他魂牵梦绕的是想办一家书院,实现自己授业解惑的理想。他精于经学、文学、历史学,最拿手的便是文学评论,他总会切中要害指出利弊。同时,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盛赞他“公于鉴裁,为海内称首”,后人也认为“金、元间学有根柢者,实无人出若虚右。”

时隔不久,时任蒿城县令的董明劝他出山推广教育教学,并在蒿城县政府东北一华里滹沱河南岸建立书院,让王若虚题写匾额“滹阳书院”,蓝色地质金色大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字体行楷,浑厚遒劲有力。王若虚担任该书院院长同时并兼任重要课程教授,另外还设有武术这一档子课程。致使学生们在德智体方面相辅相成综合培养。一日,王若虚刚授完课,副院长倪伟边打招呼边迎上前去,满面春风道:“王老先生,有人在找你?还是远方的一个朋友。”

王若虚听了不由地愣了一下,思忖道:会是谁呢?他怀揣疑惑来到院长办公室。王若虚刚一进屋,就听到有人喊道:“从之,你还认识我吗?”

那人说着话便离开座位迎上前去。王若虚定睛一看,不禁大惊道:“遗山呀!遗山,你怎么也不给老朽提前打声招呼,好让我派人为你接风洗尘呀!”

说完,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终于见到王翰林了。”

遗山泪水婆娑道。来客叫元好问,号遗山,字裕之,与王若虚是金国同僚,也是一个文学大家。“祖国覆亡后,还能够见到挚友,真是天助我也!”

王若虚激动地说道。王若虚接着说:“遗山,与君一别,生死两茫茫,好几次都梦见你。”

元好问流着泪水,忙点头道:“国将不国,着实令人柔肠寸断痛不欲生。”

王若虚也是老泪纵横,一想到国破,此时更是泣不成声。元好问出身贵族家庭,幼小时便过继给叔叔元从格,元从格一直担任地方官员。他天资聪颖,七岁就能写诗,被人誉为"神童"。十一岁时,元格在冀州任职,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兼知登闻鼓院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十四岁时,元好问又师从陵川人郝天庭(注,另一位文学大家郝经的祖父),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十六岁时,元好问在赴京赶考途中,遇到了一个捕雁的猎户坐在道旁唉声叹气,不时地抱怨自己。元好问见状,便问其故。那个捕雁者听罢,凝滞的眼神里闪现一丝涟漪。“今个日头刚出来之际,我看见天上有两只大雁,我引弓发射,竟一箭射中,剩下的一支大雁老是跟着我,发出叫人不爽的哀鸣声,我心里的话:你不走,我有空了,连你也一起拾掇。就这样,我不管不顾把捕捉的那只大雁给杀掉了。”

猎户用舌头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继言道:“我刚弄好,你猜发生了什么?”

元好问好奇地问道:“我怎么能知道,你只管说就是了。”

捕雁者咂了咂嘴唇,用手摸拉了一下红肿的两眼,说道:“我看见那只活雁惨叫着竟投在地上折颈而死。”

他诉说的同时眼中婆娑着细碎的泪水。元好问无意中听到了一对大雁至情至烈的爱情故事,很是震撼且感慨不已。他对捕雁者说:“既然这样,我给你个高价买你的这两只雁,你看怎么样?”

捕雁者说:“我头一次看见这样的事情,心里挺纳闷也不好受,想吃也吃不下,既然你说了,那我卖给你好了。”

元好问将埋下的两只大雁埋葬在汾水之上,并在上面垒上石头作为标识,并题名叫“雁丘”。后来,元好问睹物伤怀,遂填词以歌之:《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元好问十七岁时,元格被罢去陵川县令之职,但为了儿子的学习,他仍继续住在陵川,直到元好问完成学业,才带全家离开陵川。兴定五年(1221年),三十二岁的元好问进士及第,因科场纠纷,被诬为"元氏党人",便愤然不就选任。正大元年(1224年),到他三十五岁时,元好问又得到赵秉文等人的贡举,以考试优异得中科举。这次宏词科登第后,元好问才正式就选,被任为国史院编修,留官汴京,可生活很是清贫。金哀宗正大二年(1225年),三十六岁的元好问因不满为官生活请长假回到了登封,期间撰写了一部重要著作《杜诗学》,内容包括杜甫的传志、年谱和唐朝以来评论杜诗的言论。正大三年(1226年),元好问任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其后因母亲张氏身故,元好问丁忧闲居内乡白鹿原。又应邓州节度使移刺瑗之邀,赴任幕僚。不久,蒙古军攻陷凤翔,移刺瑗投降,元好问借机辞去幕府。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他在任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成绩斐然。所以河南志书称他"知南阳县,善政尤著"。《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此后不久,元好问奔赴汴京调金国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此后又升任左司都事,又转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官至翰林知制诰。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军围汴京,元好问被围城中。金哀宗逃出京城,兵败卫州后逃往归德府。朝中无主,崔立率兵向蒙古请降献城。崔立投降蒙古后,胁迫朝臣为自己立碑歌功颂德,元好问、王若虚、刘祁等都被迫参加撰写碑文,磨掉宋徽宗所立《甘露碑》字迹,刻上碑文。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此后,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并为了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以"中州"名集,则寓有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他为了考证历史还原本样,不惜路途迢迢,严寒酷暑,他身体力行风尘仆仆穿梭于故事发源地,倾听民声。在野外,他喜欢收集碑文并进行一一核实,一丝不苟。这次,元好问路过蒿城,首先想到同僚挚友王若虚,无论如何也要登门拜访,毕竟王翰林大他十好几岁,他经常视其为老大哥。过一年少一年,不知老大哥王翰林身体状况如何,促使他放下手中作业,前往王若虚老家探访。一日,滹阳书院热闹非凡,该书院主持人倪伟对学生们说:“经滹阳书院邀请,今天让一代文学大家元好问来给学生们上课来了,希望你们要热情欢迎!”

学生们听罢,欢喜不已,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由衷地笑意。“我先给学生们预热一下。”

倪伟笑着说道,“元先生在诗歌方面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希望你们到时多提问题,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异口同声道:“倪先生所言极是。”

不大工夫,元好问在院长王若虚引领下走进书院大讲堂,王若虚满面红光,对着学生们说:“这位就是我的同僚,也是莫逆之交的元好问,他比我小许多,可在文学上让我难以企及,希望学生们在这段温暖如春的时光里好好学习吧,请你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文学盛宴。”

元好问一身青色长衫,两鬓斑白,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透露着智慧的光芒。他等院长王若虚说完,连连对学生们抱拳施礼,学生们也虔诚地施礼致敬。此时元好问满面春风,对着学生们说:“说实话,你们院长王老先生既是我的良师也是益友,我们在一块工作好长时间了,王老先生是我的引路人,我来到你们蒿城,来到滹阳书院,我感慨颇多,一句话,你们蒿城人杰地灵,培养出了不少国家肱骨之臣,比如唐朝尚书右丞倪若水以及其家族,也就是倪伟先生的老前辈们,还有东汉时期贤明皇后郭圣通、北魏著名良吏杜纂、平北将军张普惠、我的老前辈古文家周昂等等,在此举不胜举,让我倍感荣光,借蒿城这块宝地能够给你们讲课,幸甚至哉!”

元好问几句开场白,让彼此的心融在了一起。接下来的日子里,元好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肺腑之心恩泽着满园桃李。他分层次分阶段有条不紊地讲解文学上的知识底蕴以及自己在文创道路上的种种感悟与启发。元好问授课的消息,就像长上了翅膀一样,无极、新乐、晋州、真定、获鹿、定县、元氏等州县学生慕名前来学习,学生们学习氛围活跃,提问学生众多,有问长短句方面的,有问散文方面的,有问小说方面的,有问历史学方面的,等等,不一而足。元好问都认真进行了解答。其中,蒿城有一个学生叫安滔,他提出的问题多,也比较尖锐。那次,安滔给元好问施礼问:“元先生,我最后问你一个有关诗歌创作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写诗歌基本的条件有哪些?学古诗有哪些要领?”

元好问也顾不上疲惫,他咽了一下唾沫,手捋了一下花白胡须,抑扬顿挫地说道:“学古诗一言半辞传在人口,遂以为专门之业,今四十年矣。见之之多,积之之久,挥毫落笔,自铸伟词,以惊动海内则未能;至于量体裁,审音节,权利病,证真赝,考古今诗人之变,有戆直而无姑息,虽古人复生,未敢多让。”

由此可见,元好问在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相比较时,对于后者的自信和重视程度。元好问一天课下来,依然笑容可掬乐此不疲。课余时间,王若虚携元好问畅游滹沱河,睇视恒山送青,观渔舟唱晚,青纱帐一望无垠,看蒿城姿态各异的宫灯:二鬼摔跤型、贵妃醉酒型、玉莲灯笼、二龙戏珠型,品蒿城宫酒回味悠长,吃蒿城宫面等地方特产。尤其让他咋舌的是:绵长味美的宫面中间竟是空心。此番下来,让他百思不得其解,莫名其妙。此情此景,让元好问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公元1243年春(元太宗十五年),王若虚一个山西的朋友到山东出差。当他途经真定府蒿城时,便着意造访王若虚。在王若虚住处,他对王若虚的儿子王恕说道:“请王公跟我一起到山东去看看吧。”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王若虚一看阔别多日的好友来到家里,便设宴招待,二人推杯换盏,肺腑之言滔滔不绝。王若虚面对好友盛情便欣然同意,并乘车一道前往。山东东平县官严侯获悉大学者一代清官王公到来,遂深感荣幸。严侯带领手下官员置酒高会。王若虚看到当地人着装打扮,礼乐之风,依然传承着儒家风俗,很是喜欢于心。王若虚在严侯盛情款待下住了十几天后,方启程到达泰山驻地泰安县。严侯命令刘从事及几个侍从人员跟着王若虚一同旅游,并保证王公的行程安全。王若虚年纪虽高,可腿脚依然灵便,不肯落后。王若虚走到回马岭,看到这瑰丽神奇的大自然,遂撩起衣服,就道拜揖眼前的峻岭峰峦。王若虚被美丽风景所陶醉,而乐不知倦秀色可餐。王若虚一行蜿蜒逶迤至黄岘峰,便在萃美亭休息。王若虚环顾着幽美风景,回头对同游说道:“汩没尘土中一生,没有意料到老了老了还能造访仙府,诚得终老此山,我的志愿就算完成了。”

王若虚说罢,便约刘从事先归。而后,王若虚打发儿子王恕上前面勘探夷险路况。王若虚吩咐完毕,便耷拉着双腿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闭目养神起来。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若虚仍然瞑着目就跟打着瞌睡一样。跟从者看着王若虚长时间不醒也不动,不由地在心里起了怪。他们上前瞪大眼睛观察,若虚肢体柔软,颜色没什么改变,再仔细一看,我的呀!竟发现王若虚驾鹤西游,逝世已多时。从事刘子忠等人见状,又惊又怕,心里的话:上面让咱来护驾来了,突然主人死了,你说这差怎么交?他思来想去,不禁悲从心中起,泪自眼中流。总以为和尚道士一生一世修静业,他们圆寂坐化未必能够这样去世。看来,王若虚没有成仙谁信呢?!王若虚逝世后,葬于藁城野庄镇新兴村,与祖坟合葬一起。时年,金亡第十个年头。金末元初文学家李冶,元朝士大夫,栾城人,闻悉后赶来凭吊并为王若虚撰文,盛赞王若虚的卓越功勋。他在《〈滹南遗老集〉序》中指出:今百余年,鸿生硕儒,前后踵相接。考其撰著,訇磕彪炳,今文古文,无代无之,唯于议论之学,殆为阙如,惟滹南先生学博而要,才大而雅,识明而远。所谓虽无文王犹兴者也。其《文辨》《诗话》专门论文论诗,虽未形成完备的体系,却从始到终,观点鲜明,有不少独到见解。挚友元好问惊悉后,即刻动身前来吊唁并为之写下了墓志铭。元好问总览王从之著作文集之后,不胜唏嘘道:“从之之没,经学、史学、文章、人物、公论遂绝。不知承平百年之后,当复有斯人否也?”

王若虚一生宦途比较顺利,他的文风与赵秉文如出一格,爱好议论,文字有体致,不喜出奇。王若虚比较赞同舅舅周昂的文创主张:"文章以意为之主,字语为之役"。他的评论也以其为宗,崇尚平淡,讲究造句遣词,开一代词学之宗。王若虚尤其好赏阅品评古人,他认为:李纯甫虽才高,好作险句怪语,无意味。司马迁的史记,动失堕节多。韩退之原道,如此好文字,末曰人其人火其书,太下字。柳子厚肥皮厚肉,柔筋脆骨之类,此何等语?他最推崇苏东坡,称其为“千古第一”。王若虚好从古代名篇中直言利弊,他说:陶渊明《归去来辞》,前想象后直叙,不相侔。伯伦《酒德颂》有大人先生,是寓言,后闻吾风声,“吾”当作“真”。退之《盘谷序》,前云友人,后云昌黎韩愈,似不相识。永叔《苏子美墓志》,争为人所传,既用“争”字,当日人争传之,不然曰为人所传,不须争字。子瞻《超然台记》,无有以蔽之矣,矣字不妥。王若虚此类批评文字甚多,不可胜记。王若虚,讲究用词,文章贵平淡明白。他与雷希颜崇尚简古,互不相让。王若虚认为:“实录止文其当时事,贵不失真。若是作史,则又异也。”

经常改动雷希颜所作,雷希颜气愤不平,对人说:“将吾二人所作令天下文士定其是非。”

王若虚亦不屑一理,曾说:“希颜作文好用恶硬字,何以为奇?”

在他的《滹南集》诗话卷三中抨击雷希颜宗师黄鲁直,认为其穿凿,好异。王若虚与雷希颜成为文坛中两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汴梁王成之,每闻其议论,便对人们说道:“假使王先生生于东周末年,得及孔夫子之门,也会与七十子一样呀!”

王若虚是金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主张言诗应该本于自然,以求真求是为第一要务,他说:“夫文章唯求真实而已,须存古意何为哉?”

因此,他提倡写诗“哀乐之真,发乎情性,此诗正理也。”

他反对李纯甫等人的刻意求奇倾向,他推崇苏轼那种信笔抒写、纵横奔放而能体现其真性情的作风。他写的诗歌明白流畅,富有思想性。他在《贫士叹》一诗中写道:甑生尘,瓶乏粟,北风萧萧吹破屋。入门两眼何悲凉,稚子低目老妻哭。世无鲁子敬、蔡明远之真丈夫,故应饿死填沟谷。苍天生我亦何意,盖世功名实不足,试将短剌谒朱门,甲第纷纷厌梁肉。此诗极具现实主义色彩,与唐代诗人杜甫文风颇为相似。王若虚看到祖国(金国)山河破灭之后,不求闻达,遂隐居故乡,自己给自己封号慵夫,曾吟诗自嘲道:身世飘然一瞬间,更将辛苦送朱颜。时人莫笑慵夫拙,差比时人得少闲。他曾诗咏故园,藉以言志。其一艰危尝尽鬓成丝,转觉繁华不可期。几度哀歌仰天问,何如还我未生时。其二日日天涯恨不归,归来老泪更沾衣。伤心何啻辽东鹤,不独人非物亦非。王从之赤心报国矢志不渝,他为了怀念故国,铭记于心,遂以“滹南遗老”自称。尔后,不少文人骚客以及爱国人士前来野庄镇凭吊金代文学家王若虚。著有《慵夫集》《滹南集》等。在《溥南集》中还有《史记辨惑》十一卷、《诸史辨惑》二卷、《新唐书辨》三卷等,是对百史研究的著述。其学术论著部分,辩难驳疑,不落窠臼,对汉朝、宋朝儒者解经之附会迂谬以及史书、古文句法修辞之疏误纰漏,多有批评订正。他一生勤奋好学诲人不倦,为官以人民至上,竭尽全能服务大众,他用碧血丹心把大爱深深地根植于沃土,为国尽忠,甘于奉献。他著述颇丰,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邃密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凤还朝,嫁给残疾王爷 三国:我的爷爷是关羽关毅关羽 明!日月 混在大明当皇帝 亮剑:我竟成了反派 开局假太监:女帝命我拿下皇后奔跑的雪豹 穿越之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全文阅读 萧锐张若曦小说 混入三国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