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关于孩子的消息,宋予烟噌的一下从凳子上站起身来!
快步朝着佑宣和小阿蓁住着的偏殿走去。
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种可能。
难不成是柔妃或者旁人出手陷害了她的儿子!?
宋予烟掀开棉布门帘时的手都是颤抖的。
“佑宣!”
小阿蓁此时被奶娘抱着坐在一旁的软塌上。
肉呼呼的小脸上挂满了小珍珠,哭的一双大眼睛通红的,“呜呜呜~哥哥~我要哥哥~母妃,阿蓁要哥哥~”
“微臣参见昭仪娘娘。”齐太医叩拜行礼后,站起身来,接着说。
“五皇子感染了风寒,这才发热咳嗽,待微臣开些汤药,过些时日便能康复了。”
宋予烟站在佑宣的床侧,伸出手拉着儿子的小手。
而后瞥了一眼齐太医。
太医院太医们规矩严明,例如太医院院首文太医,只为帝后、太后与嫡子们看病。
旁的后妃皇嗣们,需有昭庆帝的旨意才可唤文太医诊治。
宋予烟如今的位分,以及佑宣庶子的身份。
便由齐太医看病诊治。
旁的嫔位以下的低位后妃则是由,太医院的李太医看管。
如此,宋予烟和两个孩子,竟都被这个姓齐的拿捏住了。
宋予烟说:“既然并无大碍,春华,送齐太医回太医院抓药熬制吧。”
“是,微臣告退。”
目送着春华将齐太医带出钟粹宫之后,宋予烟拉着佑宣的手紧了紧。
钟粹宫主殿和偏殿都日日烧着炭火,俩孩子的棉衣更是厚实的很。
平日里有奶娘贴身照顾着,怎么会突然染上风寒呢?
又抬眼吩咐着:“秋实,你领着元蓁和奶娘去本宫的内室吧,莫要让佑宣的病气传给她了。”
“是。”
待左偏殿的人都散去的差不多了。
宋予烟替佑宣将额头上用来退烧的棉布换了一遍,而后坐直了身子,抬眼朝着佑宣的奶娘王氏看去。
微微皱起眉头,板着脸厉声问:“五皇子好端端的为何会着凉?你是如何贴身照顾的?!”
见平日里极为宽和的主子,如今面色阴沉。
王氏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解释道:“还请娘娘饶恕,奴婢当真不知啊!”
“今晨小殿下说饿了,命奴婢到小厨房去为他做些易消化的牛乳糕吃。”
“怎料,奴婢刚离开偏殿,小殿下便脱去了棉衣到院子里玩雪去了,这才...”
听了那奶娘王氏的话,宋予烟微微垂眸。
佑宣这孩子懂事,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脱棉衣外套胡闹,这其中应当是有缘由的。
宋予烟装作恼怒的模样,从鼻腔中哼出一口气。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本宫管教皇子时不必你们在跟前伺候。”
此话在奶娘与宫女听来,便是昭仪娘娘在给小殿下留面子呢。
孩子犯错,昭仪娘娘身为母妃总是要管教的。
可皇子身份尊贵,若是在下人面前严词管教,极为不妥。
“是。”
此时的佑宣躺在床上,有些疲惫的眯着眼。
罢了,被母妃责备一番便受着吧。
总归是母妃爱子心切,他甘愿。
只是如今他病着,寻毒粉一事怕是难了。
唉...耶律佑宣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如今年龄尚小,办起事来真是麻烦极了。
害的他眼睁睁看着母妃被那长孙氏毒妇钳制。
待整个左偏殿内室只剩下宋予烟和佑宣二人之后,宋予烟的面色柔和了几分。
替佑宣掖了掖被角后,轻声问道:“佑宣,母妃不问你许多事,只愿你和阿蓁能平平安安的长大。”
“往后如此伤害自个儿身子的事,万万不可再做了...母妃...瞧着心疼...”
说着,宋予烟的声音带了一丝哽咽。
眉眼闪动了一下,趁着那滴眼泪落下之前,将其擦去。
若说宋予烟在昭庆帝面前的一切全都是逢场作戏,连眼泪都是掐着时辰流的。
那在佑宣和元蓁这儿,宋予烟可是掏了一颗心的爱着。
瞧着儿子如今病着憔悴的模样,宋予烟恨不得替佑宣承受着病痛。
佑宣伸出小手捏了捏宋予烟的掌心。
“母妃,此番是儿臣不好,惹得您伤心了,儿臣并不知晓您已经知道儿臣是...”
就在‘重生一世’这四个字说出口之前。
宋予烟冲着佑宣摇了摇头,她不管什么重生穿越的,如今都是新生了、
只是她的儿子没喝孟婆汤罢了,不过如此也不碍事。
佑宣只是她的儿子,大可抛却过往云烟,享受往后的大好人生。
“儿臣只想护好您和妹妹。”
此时,佑宣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
宋予烟抬手轻抚着他的小脸蛋,柔声说:“好孩子,安心养病,若有什么需要的便告知母妃,你这场病症不能白白受了。”
如此,他们母子二人之间,倒是在无形之中说明了一切。
往后耶律佑宣的才能,倒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展现在宋予烟的眼前了。
母子联手。
往后在这深宫中的日子,也好过得再顺心些。
“母妃,儿臣咳咳需要一份药性猛烈的毒药,明日添置在齐太医为儿臣熬制的汤药中。”
“如此,便可解母妃如今之苦了。”
此番,只需宋予烟打点好钟粹宫的一切,必能以谋害皇嗣的罪名扳倒齐太医。
若是齐太医惜命,搞不好还会供出背后的柔淑仪和长孙氏。
宋予烟微微挑眉。
没成想她的好大儿与她想到一块去了,虽然过程不同,可母子俩的手法却一致。
倒是...狠到一块去了。
宋予烟说:“那到时母妃为你备些鸡血含在口中,那带毒的汤药,万万不可沾染分毫入口。”
佑宣躺在床上点了点头。
“好,儿臣一切都听母妃的安排。”
与儿子商议好对策之后,宋予烟从床榻上站起了身。
“你且好好睡着吧,待汤药熬好后你秋实姨姨查验过再喝。”
“母妃去提早准备着,往后太医院需得有我们的人才好。”
佑宣答:“儿臣恭送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