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显得十分谦逊:“这也是大都统教导有方……只不过我的进步还不够。”
“怎么会?以秦王殿下的本事已经不输给朝廷中的校尉、副将,若是圣上知晓王爷的本事,想必也会十分欣慰。”
“那么与吴王相比了?”
“吴王?”张九天明显一愣了,毕竟他在朝廷中听过不少李恪的传闻,但未曾一见,一时间要拿李泰、李恪两人作对比,也不知如何对比。
李泰却是遗憾的摇摇头:“虽然本王确实是进步了,但与吴王作对比仍是有不少差距啊……”
如果是一点半点的差距,那还是张九天能理解的,但现在听李泰说他与李恪仍然有很大差距,这令得张九天不敢相信。
“秦王殿下莫要妄自菲薄……你与吴王哪有这么大差距呢?”
“恐怕大都统是没有见过我这皇兄的本事啊,我曾见过,其武学才能远在我其他皇兄之上,即便是现在我恐怕还不是他的对手。”
“竟是如此!”张九天听得惊骇,想不到李泰对李恪居然如此高的评价,看来传闻并非是假的,李恪怕真有那样的本事。
一时间张九天蓦然明白,为什么最近李泰对李恪处处戒防,甚至不惜动用背后的关系势力,敢情现在最能威胁到李泰的人已经不是李承乾,而是李恪。
“王爷还请放心,想必吴王是不会对你构成威胁的……毕竟治理国家,君临天下,这可不单单是靠着武学比斗。”
对此,李泰默默点头,他自然知道成为帝皇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了。文武、谋略、民心,这都是衡量有无成为君主的因素之一。
似乎是不放心,李泰再次确认性地问道:“大都统,交代你办的事情可都办得妥当?”
“放心好了,朝廷上下的将军们都会选择阵营站立,除非是存心想要与王爷作对,否则断然是不可能会有人会帮助吴王的。”
“那就好。”李泰欣慰地点点头。
就在昨日朝堂中李世民公布了“讨伐高昌国”一事,得此李泰就暗中发动人脉,要求朝廷中那些有名望才能的将军们都不得帮助李恪。与李泰想法一致的还有长孙无忌。
借此,朝廷上上下下的将军们都心知肚明,若是李恪前来请求,皆会被告知身体抱恙无法相助。如此一来李恪前去讨伐高昌国一事必然会不顺利,若是讨伐失败,自然会名声受损,到时李泰就能以“仁义”之名进行相助,以夺下“讨伐高昌国”的功劳。
现在计划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泰心中淡然,暗暗想着必然能趁着这个机会重整势力,巩固地位。
时间流转,日升高空,下午时分,吴王府邸正殿堂。
管家吴义正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在地上,恳切说道:“殿下,这振武大将军也说‘身体抱恙’无法相助。”
“这样子?”李恪挑着眉宇,不可置信地说道,“这都是第几人了?居然还身体抱恙!”
“这已经是第六人了!”
从昨日开始李恪就差遣吴义去长安城各个将军府邸中进行拜访,提出请求协助,好让将军们协助自己讨伐高昌国。
结果?那些将军们各个都称着“身体抱恙”。
李恪又不是傻子,哪可能相信一夜之间长安城内所有将军都身体不适啊,其中必然是有人从中作梗。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恐怕是长孙家的手段啊……”李恪暗暗说道。
毕竟整个朝廷中要数谁与自己不和,也就只有长孙无忌了。
管家吴义此时也表现得愤愤不平:“岂有此理,这些将军实在是不识好歹,王爷您是看得起他们才会任用他们,他们居然避而不见!”
霍青龙也在殿堂内守候,与吴义的激动相对比,霍青龙显得十分平淡,并还向李恪提议道:“王爷,想要邀请将军们的帮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看得需要王爷亲自登门拜访。”
李恪点点头表示认可,之前他都是差遣下人前去通传,这样的方式显得自己很没诚意。
现在为了求得那些有名望的将军相助,李恪得委下身子进行拜访,不然别人恐怕会不搭理自己。
问题在于,李恪得先去拜访谁呢?毕竟距离发兵讨伐高昌国的时日不多,可没有闲工夫让他满满去拜访。
“王爷,可知道段志玄段将军?”霍青龙问道。
一提起段志玄的声名,如雷贯耳,李恪哪可能不知道啊!
段志玄,原名叫作段雄,是唐朝初年的开国名将,相貌堂堂,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功臣里最为年轻的人。
年轻时的段志玄生得牛高马大、魁梧雄壮,因参加“晋阳起兵”而跟随了李世民。近十数年间他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开疆扩土而荣立军功,后来因为“玄武门之变”而册封作“樊国公”,位极人臣。
很遗憾的是段志玄寿命并不长,年岁还未到半百就因为疾病而离世。
现在是贞观十二年,段志玄还在生了!算算年龄段志玄刚好就是四十岁的壮年时期!
如今听得霍青龙提起段志玄,李恪便是猜测着霍青龙恐怕是希望段志玄前来帮助自己发兵讨伐高昌国了。
只不过段志玄愿意帮忙吗?毕竟长孙家从中作梗游说着朝廷不少大将军回绝李恪,也不知道这段志玄会不会也受到长孙家的蛊惑了。
霍青龙似乎是看出了李恪的疑虑,便是解释道:“王爷放心,如果王爷诚心前去拜见,想必段将军应该会帮助您的。”
段志玄生性豁达,忠君爱国,很少参与朝廷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之事,尤其是帝位之争。也因此霍青龙才会确信,段志玄肯定没有受到长孙家的蛊惑。
原本李恪还犹犹豫豫想着不知道要不要去找段志玄,但听得霍青龙那么说,也没什么可犹豫的。
“我明白了,青龙,麻烦你帮我安排一下,咱们去会会段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