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苗跟着周大利去了省城。
江宁跟老妈,则是和外婆去逛供销社之类。
家里现在不差钱,老母亲难得过来了,杨慧敏不得表示一下?不仅是老母亲,留在老家的老爹也得给他买一点衣服什么的。
响石镇虽然也有供销社,但跟县城是没法比的。
里面的东西,多得外婆看不过来。
老妈买了袜子、凉鞋、洗头膏、蛤蜊油、衣服等等,一大堆的物品,让外婆总唠叨够了,有些在镇里都能买。
“这种样式的,镇里应该是没有的。”江宁拆台道。
他则是看到了播放磁带的录音机,很小巧,可以随身携带的那种。
这玩意,目前在国内还属于“高科技”产品,价格有点小贵,四百元。要知道,黑白电视机都不用一千块呀!
但在国外,早就流行了。79年的时候,岛国的索尼就推出walkman随身听,这种袖珍式卡带录音机一经上市,便受到了全球范围的追捧,同时也让磁带的流行更加广泛。
据统计,从1980到1998年间,walkman随身听的全球销售,已经突破了2亿5000万台。
比起一百多的收音机,能播放磁带的录音机确实贵太多了。不过,这东西和后世的电子产品一样,降价很快,不保值。
再过四五年,它能降到一百多。
江宁指着货架上的三个walkman随身听,开口道:“这三个,帮我包起来。”
工作人员顿时愣住,认真看了几秒钟江宁,不确定地问了一句:“三个都要?”
见江宁点头,他伸手出来:“票呢!”
没有票,可不好使呀!
江宁掏出一把外汇卷:“你数数。”
工作人员惊呆,这人哪里搞来的这么多外汇卷?
七八十年代,外汇卷甚至比人民币和各种票的作用都要大,被誉为万能票。
有了外汇券,人们在中国就可以买到进口商品,可以在特殊的地方消费,还可以换美元,这些都是人民币所没有的功能。
此外,像在小饭馆,花人民币买两个烧饼,用同面值的外汇劵可以买三个;在百货商店,售货员看到用外汇券消费的顾客会打折,或是送个小礼物等等。
外汇卷,自然是江宁跟川井次郎要的。
外国人到中国,很多时候都是用外汇卷消费。用不完的,等离开的时候,还可以兑换回美元等。
工作人员立即反应过来,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您稍等。”
老妈和外婆微微皱眉,这小子一口子就花掉上千元,太大手大脚了。哪怕能赚钱,也不能这样花呀!
“买那么多干嘛?”老妈不由问道。
“给表姐一个,唐秋一个,小雨一个。”
老妈不解了,给你表姐能理解,毕竟她在帮你做事。给唐秋也能理解,以后可能会是儿媳妇。但给表妹杨雨?
家里好几个表妹,你这样做,其他表妹会怎么想?
“小雨也要?”
江宁解释:“小雨上高中,要学英语,这东西能帮助她。”
得!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老妈和外婆也顿时无话可说了。
随后,江宁又在店里挑了一些磁带,比如他手中的这一盒,里面就有一首非常火的歌曲《明天会更好》。
他还看到了《光阴的故事》、《万水千山总是情》、《漫步人生路》、《故乡的云》等熟悉歌曲。
只要看到熟悉的,他都买了一盒。
一盒要十多块钱,让旁边的外婆和老妈看得心里直滴血。
败家子呀!
不一会,店里的一位负责人走过来,微笑打招呼道:“小同志,是你呀!我说呢!谁这么豪横。”
之前就见过江宁在他们这里大采购,后来特意去打听过,才知道这年轻人种的西瓜能出口,挣好几万美元。
“你好!我这算哪门子的豪横呀?”
接着,两人聊了一会,这位梁主任亲切地告诉江宁,以后想要什么,本社没有的,可以提前跟他说,可以调货。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位梁主任有意接近江宁。
江宁倒也不拒绝,多个朋友,以后说不定方便做事。
又呆了一天,外婆开始想家了。加上老妈请的假也结束,江宁便带着外婆回双河村。
回之前,江宁还给杨萍留了一点外汇卷,让她喜欢什么就自己去买。对于几个表妹,他是一碗水端平,不偏心。
大包小包地回村,舅妈她们是开心了。
只有外公埋怨,花女儿、女婿那么多钱干嘛?
外婆和江宁开始分东西。
江宁拿出几包吃的,还有一个玩偶,递给眼巴巴的果儿:“喏!你的。”
小丫头高兴坏了,抱着那布偶,爱不惜手,连吃的都不看了。
“谢谢表哥!”
江宁习惯性地来一记摸头杀:“去玩吧!”
接着,就是那三个walkman随身听:“表姐、小雨,还有秋妹子,你们各挑一个喜欢的。磁带就别分了,公用。”
“什么来的?”大表姐杨娟好奇地拿起一个。
都没出过响石镇,她哪见过这玩意?
“娟姐,这是可以录音、听歌的。”还是唐秋有见识。
说着,她还示范了一遍。当里面传出来那首《明天会更好》,舅妈们都看呆了。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
杨雨赶紧挑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非常宝贝。
江宁跟她说:“别只顾着听歌,我给你买,是让你更好学英语的。”
“知道啦!谢谢表哥。”
只有唐秋没拿随身听,她知道这东西很贵重。
“拿着吧!跟我客气什么?”江宁只好强塞过去。
杨雨附和:“是呀!秋姐姐,你以后是我表嫂呢!我表哥的,就是你的。”
此话一出,唐秋瞬间一脸羞红。外婆等人笑而不语,没有跟着调侃人家,知道唐秋的脸皮薄。
江宁赶紧转移话题:“外公,我们家建一栋楼房怎么样?”
这想法,江宁早就有了。
刚穿越那会,是没有资金。卖了西瓜后,又总是忙。现在的时机合适,也就趁机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