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绿皮火车库吃库吃行驶行驶在铁轨上,夕阳西下,微黄的夕阳照在火车窗台。
许锦安坐在靠窗的位置,芊芊玉手撑着下巴看着窗外倒退的风景,夕阳照在她清秀靓丽的脸上,车窗外的风吹起她的秀发,心思也随着风不知飘去哪里。
车里一个车厢的乘客几乎全是这次下乡的初高中学生,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脸上都带着紧张的情绪。
许锦安心里挂念父母,许锦安的父亲是沪城某所学校的老师,才华横溢。母亲是苏州人,典型的名门闺秀,富家千金。
许锦安刚从高中毕业,城里的工作分配不到,所有的毕业生都需要参加兵团建设或者下乡插队,一户最多只能留一个孩子,许锦安立马报了名,可惜没有争取到兵团名额,只能选择下乡插队,她出门的时候身上带了父母给她的38元钱和少量的票据。
“各位旅客,列车前方停车站罗北车站,到罗北车站下车的旅客,到罗北车站下车的旅客,请您做好下车准备。”身穿深蓝色军装制服的乘务员,微笑地提醒车里的旅客。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火车终于到了最终末站,列车停稳,一节节车厢人潮涌出。
站台外红旗飘扬,锣鼓喧天,数百名群众夹道欢迎。
当天晚上就在县城里面召开了一场欢迎知青落户罗北大会,罗北县一共有这批一共有700多名知青,按照组织分配,分别分配到了五个公社,其中许锦安和其他29名知青被分派到县城下的陆家沟公社。
大会结束之后,还给每位知青派发了一个黄色挂包、一个大草帽。
“陆家沟,陆家沟的知青往这里来。”一名大约40岁,留着大胡茬子的中年男人,穿着军绿色套装,穿着一双解放鞋的男人扯着嗓子,摇了摇手上的牌子。
许锦安提着行李,两个大包挎在胳膊弯,双手提着大箱子,乖乖的排在陆家沟的牌子处。
众人的眼光都围绕着眼前这个肤白貌美的女学生身上,男同志们互相推攘着,没有一个人上前搭话,这些男孩子刚是情窦初开的年纪,脸皮薄得很。
许锦安装作看不到的样子,安安静静的站在一名女学生旁边。
嘶!
人群中又出现了暴动,迎面走来一个摇曳生姿的美貌女子,凹凸有致的身材,一双狐狸一般明媚的双眼,红唇和一头浓密的波浪卷发,霎时间引起了所有人的目光。
就连女同志的眼光都被其吸引,只是她们看她的眼神多了一些不屑和鄙夷,毕竟在场的学生统一都是黑发马尾辫,面前的女子一副资产做派。
“长得跟狐狸精一样,这一身打扮的也不像一个学生。”人群中不知道是哪个女同志嘀嘀咕咕的说道。
“怎么没把她批了?”
看到列车没有再下来人之后,拿着牌子的人大致数了一下人数,40号人,男同志占比八成。
“咳咳,安静一下,各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杨在先,生产队的队长,所有人列好队伍!”
所有人互相对视了一下,慢条斯理的排成了两列,杨在先看了一眼歪七扭八的队伍,眉毛蹙了一下。
“所有人,跟上,别掉队了。”
跟着人群走出站台,就看见路边停了几辆带斗的拖拉机。
许锦安随便上了一台拖拉机,把箱子垫在地上当凳子坐,抱着自己的包。
不一会儿,拖拉机便坐满了人,突突突地开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路颠,众人感觉心肝都要被震出来了。
本来想聊天沟通的知青们,全部闭着嘴巴一脸菜色,没有了闲聊的心情。
九月的关东,已经有点凉意,夜晚的风吹的脑袋很是清醒。
颠了大概有一个小时,经过了好几座山丘,这才看见了村口的标志——陆家沟生产队。
听杨在先介绍,陆家沟是县城里面最大的生产队,因为地广人多,冬天将要开垦的荒地也很多,他先给大家打了一针预防针。
入目所在之处,山前是一排排用黄土堆砌起来的房屋,不远处有一条从山上留下来的小河从村里经过,河水清澈见底。
“到了到了,都下来!”杨在先摆了摆手,示意知青们。
跟在杨再先七拐八拐,走了有十来分钟,这才看到了众人的居住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
许锦安和其他6个女生,被安排在一间门都关不严实的破屋子里,屋顶瓦片还缺了几片,倒是不会影响什么,就怕下雨天会漏雨嘛,得找个时间修补一下。水泥砌成的炕头,除了缠绕的蜘蛛丝,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过道大约两米,最边上摆了一张旧桌子。
屋里很黑,只有一盏油灯忽明忽暗。
黄泥糊的墙皮几乎全部脱落,露出里面黑黢黢的砖块。
这一批下乡的知青们大多不到二十岁,看到这个环境,发现和心中所想的环境相差甚远,两个放完行李就开始大哭起来。大多数学生下乡都是心中抱着建设新农村的远大理想,没想到这边环境这么艰苦,其他没哭的女知青脸色也不好看。
杨在先不耐烦的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咱们大队算得上是县城里收成最好的大队了,你去其他的生产队估计还不一定有这么好的待遇嘞。夜深了,你们赶紧收拾收拾,明天就不上工了,今晚好好休息一晚,后天开始带你们上工计分。”
说完这句话,不理脸色铁青的女知青们,带着男知青们去他们住的地方,离得不远走几步就能到。
队里还没有建设固定的知青站,哪里有空房,就往哪里塞,像女知青住的这间屋子,就是以前队里孤寡汉子专门拿来存放柴火的房子,现在人走了,刚好收拾出来。
现在不止两个人哭泣了,男知青们走了之后,陆陆续续又出现了几声哽咽的声音,许锦安心里也不好受,接受不了太脏的环境。
反倒是那名美艳的女知青,看着脸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