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一本书闯大明 > 第六章:是真的失败

第六章:是真的失败(1 / 1)

私盐的生意终归是尘埃落地,有了尹素素的加入,李兆在常熟县外的茂丁村租了几亩地,建了仓库,专门用来提纯私盐。李兆也很少去管理,他根本不怕有人偷师学艺,仓库里那些工人就算知道怎么操作,也看不懂其中的原理,根本无法复制这种提纯的技术。更何况还有尹素素,这女人现在把仓库看得比命还重要,要是有人泄露制盐技术,怕是要被整个漕帮追杀。李兆的私盐优势就在,比官盐的纯度还高,而且尹素素决定售价依旧比官盐便宜一文钱,这样却比之前的私盐多出了两钱的利润。那些购买李兆私盐的商户甚至敢明目张胆的使用私盐,毕竟这盐看上去完全就是正规的,根本不用藏着掖着。至于苟良,失去了最大的核心竞争力,现在尹素素在漕帮已经稳压他一头,不说其他地方,现在苏州府近一半的私盐都会从李兆的仓库里出口。清晨的赵家园子,李兆拿着一本论语边看边走,来到一家早餐店坐下。店主看到李兆热情的道:“李公子还是老样子,两个包子,一碗清粥。”

“少爷,你当真要重新考科举?”

李狗蛋问道以前的李兆自从考得秀才之后便懈怠下来,几年没有再参加科举,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如今的李兆自然不是之前,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从商只不过是暂时的,想要改变一个这个时代,靠商业是行不通的,需要从源头入手,也就是朝堂。细数华夏历史,李兆最爱的当属大明,尽管大明有很多缺陷,但这个朝代有一种让人惋惜的情感在里面。既然重回大明,有恰逢弘治这个分割时期,李兆没有想过要做多大的事情,只是希望大明能走得更远一些,不至于让后世为之惋惜。以李兆肚子里的墨水想要考科举,实则不难,因为他最BUG的一样本事,大学毕业论文就是论弘治时期的改革,他对科考的内容简直是如数家珍,对于这种提前知道题目的人,除了鄙视以外,只有直呼:公子!内行!一个女子从街头走进来,在李兆身边的座位坐下,毫不客气的把李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你还真是悠闲,仓库的事情我忙得不可开交,你倒好,又是看书又是吃包子。”

这人正是漕帮舵主尹素素,隔三差五尹素素就跑来赵家园子,也没有其他事,就是找李兆吃吃饭聊聊天。私盐的事已经走上正轨,靠着漕帮原本的关系网,很顺畅的就撒开了买卖。李兆白了她一眼:“忙点好,忙点说明有钱赚。”

“说得也是。”

尹素素靠过来,小声道:“我已经派人把这个月的红利给你送到宅子里了,你猜猜有多少。”

李兆头也不抬的道:“两千两左右吧。”

“没意思,一猜就猜中。”

尹素素嘟着嘴巴一旁的李狗蛋大气都不敢出,一个月就有两千两银子?这是什么概念,以前的李家做生意也没有这么高的收入。尹素素给李兆的分红的一百斤盐一钱银子,着实也不算低,不过尹素素知道如果李兆不找他,自己做这件事,李兆会赚的更多,因此她也算是借花献佛了。“不要着急把网撒得太宽了,顶多卖到浙江府,其他地方还是要收敛。”

李兆叮嘱道这种灰色买卖最忌讳就是急功近利,短期内会有很多盈利,但却走不长远,李兆虽然在做私盐生意,但他没有想过要把私盐卖到全国,到时候朝廷发觉了,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尹素素点点头:“奴家听你吩咐呢。”

听到尹素素故意撒娇的声音,李兆心里奔过一百个加藤鹰,这女人最近吃错药了,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有点不对劲?难道是到了发情期?李兆合上书本走到摊贩前,吃了一段时间包子稀饭,他有点腻了,这个时候炒菜还不流行,普通民众大部分还是吃的汤菜烧菜之类的。“老王,借你灶台用一下,我做道菜。”

李兆对尹素素嘿嘿一笑:“给你做道名菜!”

尹素素眼睛一亮,没想到李兆居然还会下厨,读书人都讲究君子远庖厨,大部分读书人不要说下厨了,连生活技能都没有,因此才有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言论。李兆从旁边挑了两个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快速搅匀。往锅里丢了一块猪油,接着就将鸡蛋滑进锅里,紧接着将切好的黄瓜片丢进锅里,加入盐,大火翻炒,李兆还做作的颠了两下勺。最后一步,李兆从怀里掏出一个袋子,撒进去一些浅黄色的颗粒。“出锅!”

李兆满意的看着这道黄瓜炒蛋,这个时期还没有西红柿,不然非要弄一道西红柿炒蛋才叫正宗,李兆在心里盘算着,看来以后出海了,要先搞点西红柿回来。这道菜的香气瞬间在小摊上飘散开来,周围吃饭的食客都食指大动,吞了口唾。李兆把菜端到桌上,尹素素早就等不及了,拿起筷子就夹了起来。入口丝滑,口感脆嫩,关键是除了盐味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人越吃越想吃,比吃肉还要香。李兆嫌弃的道:“你慢点,给我留点。”

尹素素一边吃一边说:“你加了什么进去,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蛋。”

没见识,一道黄瓜炒蛋就征服了,等少爷我以后搞一锅地道的重庆火锅出来,你还不得哭。“就是这个!”

李兆把小袋子拿出来,里面装着颗粒,不是其他东西,正是后世超市里随处可见的调味剂。味精!李狗蛋说道:“原来少爷你在家里捣鼓了几天就是为了弄这个?”

“这个叫味精,能帮助菜品提鲜。”

李兆心里清楚这还不是最正宗的味精,只能算是替代品,受制于材料和设备,李兆按照百科全书上的简易的谷氨酸钠提取办法,用糖化的方式等到一些不纯粹的谷氨酸钠,在加入小虾和一些干货香料,磨成粉变做出了简易味精。虽然还比不上后世,好歹是能尝尝鲜。“这比我在苏州城里的醉仙阁吃的东西还好。”

听到尹素素的评价,李兆的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难道真的那么好吃?古人的味觉这么好满足吗?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开个酒楼呢,那不是大赚!“公子,不知公子这道菜怎么做的,如此的香,我家老爷也想尝尝。”

一个颇有礼貌的书生走过来。看这打扮就算是个下人,那也应该是有钱人家的下人,说话很有风度。“你家老爷吗?”

李兆偏过头一看,旁边桌子一个老头朝他善意的笑了笑李兆拍拍手:“老人家喜欢我做的菜,那我就多做一份。”

“那就多谢公子了。”

李兆两三下又炒了一盘端到老头的桌上,老头拱拱手:“多谢小兄弟,我以前在京城倒是吃过炒菜,后面出来以后倒是少见了。”

“无事,老人家随意。”

看来是一个怀旧的老头啊,李兆也没多想回到座位上小摊上,各种七嘴八舌的聊着各种话题,过了一阵不知是谁开始说到流民的话题,所有人都开始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老妇人道:“幸好我们这儿的流民少,不然呢,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

“要不是吃不饱饭,谁愿意背井离乡当流民。”

“朝廷不是在括户吗,肯定能治理好的。”

这括户政策就是弘治时期推行的改革之一,说是改革,这括户之法早在隋唐就在用,说简单点就是检括户籍,扩大纳税对象,稳定财政收入。不过在李兆看来,这括户政策只能治标不治本,这是社会的本质问题,括户能粉饰太平,却不能真正让大明脱胎换骨。“括户,失败,这个政策是真的失败。”

这个不和谐的声音正是李兆发出来,他只是发出心中的感慨,毕竟他大学写论文的时候,关于明朝的改革,在他看来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少有能出奇效的办法。原本还在安稳享受美食的老头,顿时脸色一变。身旁的下人也感受到老爷的不喜,于是站起身来:“这位公子,你说括户失败,那你说说,什么才是良策!”

“良策?”

李兆冷笑道:“为什么会有流民?天灾人祸?不是,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明朝衰亡的一大原因,这个原因甚至在小冰河期之上,土地不断兼并,地主勋贵自然得利,但底层怎么办?流民增加导致后期国内局势动荡,到处都在闹民变,甚至演变成李自成的造反,这都是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患。那老头恢复平静,忍不住叹了口气,接着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着李兆。这个年轻人能一眼看到问题的关键,光是这一点,很多朝臣都做不到。老头朝李兆点点头:“小兄弟怎么看土地兼并。”

“这不是改革的问题,是社会阶层的问题,无解。”

李兆也不愿意多说,毕竟说多了没有用,他也不想浪费自己的口水。过了片刻李兆看着老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推翻利益,重新分配。”

老头一愣,嘴里默念着这几个字:推翻利益,重新分配。简单的八个字如同晨钟暮鼓打在老头的心上,对啊,其实不复杂,推翻重来就行了,但说得简单,如何能做到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