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会科尔伯特叽里哇啦的乱叫,卢象升就离开了营帐。
“开始吧!”
“是,提督大人!”
随着卢象升的命令下达,明军的火炮开始了轰鸣。
由于巴达维亚本身就是;临海而建,所以明军这边的火炮,根本就不用拆装,直接在船上,就可以炮击巴达维亚临海一面的城墙。
听到城外传来的炮击声,科恩知道自己的和谈计划已经告吹了。
气急败坏的他知道,凭借城池,是没有办法抵挡住明军的进攻的,只能是组织守军在城内和明军展开巷战。
但是,他也不打算让明军好过。
城头上的火炮,也开始对着集结在城外的五军营,以及海面上的舰船进行反击。
大明这几次的征战,根本就没遇到过敌方强烈的抵抗,甚至是很少有和对方火炮对轰的经验。
在荷兰人猛然的炮击下,明军竟然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还是给明军造成了一定损失。
卢象升见状,忙是命令道:“传令下去,运兵船立即离开这片海域,已经登陆的人,立即绕到城池的东侧!”
“是!大人。”
卢象观应声后,立即将他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已经登陆的三万多明军,开始迅速的转向,海面上的运兵船也已经离开巴达维亚港,向更远的地方驶离。
看着城头上的火炮,卢象升对那名华人老者问道:“老人家,你知道这座城池的防御状况吗?”
老者想了想,说道:“大人,这个巴达维亚城周围都建有宽阔的壕沟,就是港口这一侧,进入外城之后,也会有壕沟阻拦大军的进攻。
若是想要避开这些壕沟和城墙,只能是通过这条芝里翁河,进入城池。”
“这样的河流恐怕承载不了巨型海船吧?”
卢象升再次问道。
看了眼海面上的舰船,老者摇了摇头说道:
“那些大型的战船恐怕不能,但是一些小型的战船倒是可以,但是荷兰人在城内也有舰船,若是将河道堵塞了,王师可能就进不去了。”
这下子,卢象升有些挠头了,难道真的要强攻吗?
咬了咬牙,卢象升最还是决定,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同时命令郑芝凤率领水师堵截河口,坚决不能让荷兰人跑了。
就在明军开始再次对巴达维亚开始炮击之后,科恩也发现了他们的意图,深知自己在这里的兵力太少,无法兼顾所有防区。
便下令将巴达维亚南部,和西部城区的房屋都付之一炬,所有人撤回防御稳健的市北固守。
这样一来,卢象升只得再次命令水师,用船上的火炮对北侧的防御工事进行炮轰。
一时间整个港口上炮火轰鸣,硝烟弥漫。
眼看明军就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卢象观来报,说是发现大量的土人军队,出现在了巴达维亚的东部和南部。
卢象升顿时一惊,忙是问道:“对方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
“斥候来报,东、南两个方向共有大约三万多人,武器主要是以弓和刀为主。”
“立即命令其余的人迅速登陆,命令东侧的守军掉头,准备阻击!”
“是!大人!”
随着命令的下达,无数的小船,出现在了海面上。
此时的港口早已是面目全非,根本就停泊不了大型的舰船,只得通过小船,将士卒们运送到陆地上。
好在此时城头上荷兰人的火炮,此时已经不剩多少了,否则单单是此次登陆,恐怕就会给明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随着越来越多的明军登陆,巴达维亚城终于被明军给冲破了。
想想也是,荷兰终究只是一个欧洲小国,他们那里的战争一般也就是几千人的战争,人数上万的战争就属于是大战了。
而大明这边呢?自古以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战,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了,在双方武器装备基本对等的情况下,你一个几千人驻守的城池,怎么肯能抵挡十万大军的进攻。
哪怕是现在明军登陆的军队数量只有一半,但那也是五万训练有素的士兵。
在大军进入城池之后,卢象升命李重镇负责肃清城内的敌军,他自己则是乘船来到了城池的东侧,同行的还有之前的那名老者。
从卢象观的手里接过望远镜,看着前边的土人军队,对副将杨国柱问道:“他们是否派人来过?”
“大人,没有。”
“提督大人,小老儿能看看吗?”
老者指着卢象升手里的望远镜说道。
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老者,卢象升对其说道:“老人家,您看看是否知道他们是哪个势力的人。”
接过望远镜,老者仔细的看了看,然后对卢象升回答道:“大人,那是马塔兰王国的大军,他们应该也是来进攻巴达维亚的。”
“马塔兰王国?”
“是的,大人,这个国家号称是爪哇岛的实际拥有者,他们的苏丹·阿贡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但是荷兰人不承认这一点,所以他们才会进攻巴达维亚。”
老者对卢象升详细的解释道。
卢象升点点头,对杨国柱说道:“你现在这里,密切的关注对方的动向,若是他们向我方进攻,立即还击,本督会命人过来支援你的。”
“末将领命!”
在吩咐完杨国柱之后,卢象升又命令西侧的明军,赶到巴达维亚的南侧,虽是准备阻击马塔兰王国有可能的进攻。
在卢象升安排好这一切之后,就在亲兵的护卫下,通过小船,进入了巴达维亚。
此时的巴达维亚,正在进行惨烈的巷战。
嗯,确实是惨烈的巷战,只是惨烈只是对于荷兰人和他们的仆从军而言。
海上马车夫终究是要比面条国坚韧许多,在城池已经失守的情况下,依旧和明军进行输死搏杀。
好在明军无论是在火枪还是在人数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所以倒也没出现什么较大的损失。
“进攻!”
荷兰的一名指挥官,抽出自己的细剑,对手下的印度仆从军大声喊道。
印度仆从军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火枪。
明军这边也立即散开,寻找合适的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