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妃说:“那当然不是,我就是觉得,以太子目前的状况,要让他监国恐怕他没有这个能力。”
“不是还有那么多大臣吗?有他们辅佐他,不会出差错的,最主要的是,就连房大人也投了反对票。”
“这不就对了,要不是太子有问题,房大人怎么会反对他监国呢?”
李世民说:“我知道我这个儿子是不争气,可是他终归都是要坐上皇位的。”
徐惠妃立即跪倒在地说:“皇上,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你不能因为他是长子就一定要交大唐的江山交给他吧?”
“爱妃这是何意?”
“后宫不得干预朝政,我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太子的行为实在令人不安,隋朝就是很好的例子,就是用人不善,才造成了他们二世而亡,皇上,你不可以以小失大啊。”
李世民脸上已经呈现出不快,站起身说:“今天这是怎么了?人人都和太子过不去,联以为你是个例外。”
说完,对徐娜说:“送惠妃,联不舒服,要休息了。”
徐惠妃十分尴尬,道:“臣妾告退。”
废立太子,他不是没有想过。
长孙皇后临终前最担忧的就是这件事,他不能违了她的意愿,让九泉之下的她不得安宁。
皇子们之中,除了几个嫡生的儿子,杨妃生的李恪更是出类拔萃,因为他复杂的家庭背景,他从来没有和他走的太近。
太子是国之根本,他何尝不知选择后继者的重要性。问题是三个嫡子之中,李治太小,李承乾天天胡闹,也只有魏王李泰最得圣心。
正因为这样,任何时候他都会偏心一些。
他透过窗户,遥望着父皇李渊陵墓的方向,心中感叹不已,此时他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皇上面对自己所爱的孩子分出仲伯有多难?
或许当年他也曾有过和他一样的时刻?
“皇上,房丞相求见。”
听到房玄龄来了,他立即来了精神,大手一挥说:“快请。”
房玄龄已经走了进来,倒身就拜,李世民一把扶了说:“爱卿不必多礼,这是后宫,不是在太极殿。”
房玄龄那里肯起来,说:“皇上,臣今天违背了你的旨意,特来请罪。”
李世民笑道:“朝堂之上,联希望多听不同意见,你大义灭亲,何错之有?”
“皇上,作为你的近臣,臣当揣摸圣意,为您分忧。可是作为太子的岳丈,我只能表示反对。”
“这又是为何?作为他的岳丈,你更应该支持他才对。”
房玄龄道:“皇上,作为大唐朝的丞相,必须为国事为重,然后才考虑家事,太子是我的姑爷,也算是我的家事,所以我先考虑的是国家大事,站在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太子不适宜监国。”
“为何?你不要只说结果,不说原因。”
“皇上,我认为太子为一个小和尚在东宫高立灵位,是冒天下之大不违。一个家中,只可以敬父母,敬祖宗,怎么会将一个和尚敬在宫中?
这是其次,再者,作为大唐江山的继位者,应该为大唐子孙的繁衍着想太子大婚时间不短了,到现在太子妃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就连魏王都已经有了子嗣。”
李世民一听,笑道:“亲家,你的话我听明白了,你这是在变相地责怪我教子无方嘛?你放心,我马上传旨于他。”
房玄龄恭身道:“皇上,给臣十个胆子,臣也不敢埋怨皇上,老臣只是急于抱孙子而已。不瞒你说,他母亲以为她身体有问题,还找了好多名医给她诊脉,一点问题也没有。”
“房公,就因为这两个问题你就反对太子监国?”
房玄龄摇头说:“还有第三个原因,臣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联准许你随便说。”
房玄龄小声说:“皇上,今天下朝后,你知道魏大人去了哪儿吗?”
李世民吃了一惊问:“哪儿?我今天是生了一肚子的气,下了朝就回后宫休息了,怎么会知道?”
“他去了魏王府。”
李世民抚须一笑说:“那又怎么了?他是他的老师,以前两个人一起为前太子守过陵,关系自然比别人要近一些。”
房玄龄站起身来,意味深长地说:“既然皇上这样说,就当老臣什么也没说。这个魏怼怼,什么时候能顺着你就好了。老臣告退。”
李世民反问:“你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事吗?”
“当然,臣说了皇上不爱听的话,请皇上宽恕。”
李世民挥了下手说:“去吧。”
目送房玄龄离开,李世民的心中翻起了波浪。
姜还是老的辣。
为什么那么多文武大臣,唯独房玄龄在关注着魏征的去向,因为他反对太子监国,他对他有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