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朱标当年与朝中的文臣武将那可是老交情了,朱元璋那杀气四溢的暴脾气,好多次都是朱标劝下去的。
可以说,对于不少人来说朱标对于他们都是救命的恩情。
更别说朱标多次监国,对于治国一事来说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可朱允炆呢,他倒是想照猫画虎的学一学朱元璋。
但他却压根没意识到。
朱元璋之所以能霸道的一句话就让文臣武将乃至藩王们,那是因为他乃是一手创立大明的洪武皇帝。
而朱允炆却被黄子澄之流教得认为文臣武将天生就应当对他这个皇帝俯首称臣。
当然了,这也跟黄子澄和齐泰两个“好老师”也有关。
这两位看似饱读诗书,可实际上却从未接触过具体的政务,嘴上倒是说的挺利索,听起来似乎头头是道。
可真实情况却是,这就是俩嘴炮党。
他们提出的各种计划、方案,看似没问题、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可真要是放到实际中用的话,是会出大事的。
就好比他们提出的“建文新政”!
想法是好的,取消酷刑、恢复古制地名、减免农业赋税……
乍看起来简直是圣君所为啊!
可实际上却是黄子澄、齐泰二人读书读傻了,非得追求所为商周时期圣君、圣人盈朝的盛世景象而瞎想出来的。
就好比取消酷刑,差点连砍头这事儿都被废了,想要改成刺字、流放……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朝廷的威慑力也就没了。
毕竟杀人放火都不需要杀头偿命了。
并且那所谓的减免农业赋税,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好消息。
可偏偏这政策是这君臣三人拍着脑袋想出来的,压根没注意到户部尚书想死的表情。
那可是一大笔的财政收入来着,对于整个大明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朱允炆这会儿是死盯着消藩这事儿不放了。
而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朱柏!
……
建元元年三月,建文帝诏令。
“北王无德,窃据帝位,传召北王入京问罪”
这诏令一出,大明内部可谓是暗潮汹涌。
但凡有点见识的,谁不知道北王朱柏压根就没在大明内部发展,而是自立门户而去了?
人都好好的成为一国之主了,又岂能让朱允炆一封诏令给叫回来?
而且,朱允炆真当自己是朱元璋了?
还入京问罪?
不少人此刻乐呵呵的等着看热闹!
其实朱允炆等人也明白,朱柏肯定不会入京。
他们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就是给天下人,尤其是天下所有的藩王看看而已。
他们早就谋划好了,一旦朱柏那边不奉昭,那他们就占据着大义名分直接出兵。
甚至,传旨的太监才刚刚出动,都还在去大华的路上呢。
这边齐泰就已经开始筹备南征的事宜了。
在齐泰心中,区区大华小国,以大明的国力、军力,定能做到一鼓而破。
要知道,本次他可是直接征调了十万大军。
按照计划,他将七月份的时候自金陵南下,远渡重洋直取上京。
……
而此时的上京皇宫中,朱柏的儿子朱炳已经三岁了,白白胖胖的臭小子如今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
看着那跟自己几乎一个模子出来的臭小子,在自己身旁各种折腾,朱柏对着一旁的蓝梦耸了耸肩道。
“这小子下月便开始启蒙吧,不能让他这么闲着了!”
蓝梦看着身旁自家夫君,还有一旁的傻小子,满满的都是幸福。
对于她来说,这辈子最骄傲、最幸运的是,莫过于嫁给了朱柏。
朱柏对于她的宠爱,可从未改变过。
如今连儿子都三岁了,自家夫君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就是没能多生几个,让她感觉有点遗憾。
她总觉着还是得多多开枝散叶才行,再多几个孩子给朱炳当帮手也是好的啊。
不过听到朱柏这意思,下个月就要启蒙,那岂不是要让朱炳开始读书?
她犹豫了片刻,看着朱柏小声问道。
“夫君,孩子才三岁,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朱柏摇了摇头,知道孩子他妈心疼孩子了,可他也不是胡乱安排的,他一把搂过蓝梦道。
“好梦儿,你得想想,咱家孩子以后可是要当皇帝的!”
“偌大一个帝国交到他手里,方方面面可都是要学的,不然怎么承受得住?”
“我可没打算一直霸占着皇位干到老,我还想着早点退位,到时候带着你到处走走看看呢!”
被朱柏这么大庭广众之下亲密的搂在怀里,哪怕孩子都已经有了蓝梦还是羞红了脸。
她轻轻锤了朱柏两下,勉强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抗议,就不再对孩子教育的事儿多嘴了。
倒是朱柏又补充道。
“当然了,孩子启蒙的教育,我会亲自安排的!”
“那些什么儒家经典,暂时先不学!”
“那些东西,文人要学、臣子要学,可皇帝却没必要学!”
“儒家是社会的基础,却不是帝国的基础!”
蓝梦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她虽然有些不理解,但她相信,朱柏绝对不会拿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开玩笑的。
……
黄昏时分,自大明而来的传旨太监终于到达了上京港口。
远远看着那比金陵城皇宫还要巍峨、宏达几分的大华皇宫,小太监头皮都在发麻。
尤其是见识到码头上那时不时来回巡逻的精悍的军士,小太监这会儿总感觉自己这一趟旅程怕是连回头路都没有了。
他在原地沉思了好一会,又苦着脸到处打量了片刻,深深吐出一口气后,他跺了跺脚,最终还是决定前往上京皇宫传旨!
大华上京城!
小太监虽平日里终日在宫中忙忙碌碌,但也曾听闻过这雄城的名声。
当然了,都是平日里能进出宫城、消息灵通的侍卫,以及那些位高权重与臣子有交情的大太监们漏出来的。
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凭别人嘴里如何说道,终究还是不如自己亲自看上一眼。
现在一看,光凭眼前这码头,就让人心中惶惶了。
这小太监来往大华之前,便是在大明港口登船的,自然也是见识过大明港口的繁华的。
初见之时,还颇为大明港口之繁华自豪。
可到了大华才发现,大明港口忙归忙、热闹归热闹,但污水、污渍遍地,行人、货物亦是乱糟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