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九十周年的校庆,办得隆重,不少校友都收到了邀请函。苏晚和贺延,当然也收到了,并且还是他们当年的老师亲自打的电话。
校庆那天,苏晚和贺延将儿子送去了贺老爷子家,就一起去了清大。
苏晚和贺延算来得早的了,但他们到的时候,校庆典礼的现场,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了,大家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聊着天。
看到苏晚和贺延出现了,不少人围了过来,笑着打趣他们这对曾经闻名全校的情侣。
校友聚会,向来就是发展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场合,今天的校庆,也是一样的。
今天来参加校庆典礼的人,可能有一部分是出于纯粹的怀念大学时光,而更大一部分的,除了怀念母校、怀念大学时光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发展人脉。
相比于大部分的人,作为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的创始人和主要掌权人,贺延自然成为了香饽饽。
没一会儿,就有人笑嘻嘻地,耍宝似地对苏晚说道:
”苏大机长,我知道你们夫妻俩朝夕相处也不会倦,但我们这些老校友也很久没有聚了,不知道能不能暂时将你们家的贺延借给我啊,你放心,待会儿一定完璧归赵。“
听到这话,一直笑着站在苏晚身后的一个女生,也爽朗地笑出了声,说道:
“贺总,我也想跟你借一下你们家的苏机长,可不可以啊?放心,我们待会儿也一定完璧归赵。”
因为两人的话,众人又抓着苏晚和贺延打趣了一通之后,才各自拉着人走往不同的方向。
这一天,苏晚见到了许多很长时间没有联系过的同学、比她早毕业的学长学姐、也有比她低年级的学弟学妹。
其中,就包括了张莹莹。
苏晚上一次见到她,还是两三年前。
苏晚笑着和她打招呼,“听说你现在是在戏剧院工作,已经是首席编剧了?真厉害。”
张莹莹谦虚地笑着,说:“哪里厉害了,我那都是小打小闹的,你才厉害……”
两人聊了一会儿,就有人来提醒说“典礼快要开始了”,苏晚和张莹莹一起往举办典礼的礼堂走去。
礼堂里,每个人的位置都已经安排好了,苏晚和张莹莹是在不同的区域的。
在快要分开的时候,张莹莹停下来,看着苏晚问道:
“苏晚,我想写一个以你为原型的故事,可以吗?”
苏晚是想要拒绝的,但她还没开口,就又听到张莹莹说:
“苏晚,可能你不觉得,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你的故事和经历,励志,充满力量。”
“我想要将你的经历写成一个故事,写成一部剧,让更多的女孩子知道,许多架在女孩子身上的框架,是可以打破的;许多阻拦女孩子的门槛,是可以跨越的……”
“让更多的女孩子知道,只要她们努力,就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张莹莹的话,将苏晚说动了。
苏晚想了想,说:“你可以写。但不要提我的名字。”
张莹莹笑着点头。
对于苏晚来说,张莹莹说的事,只是一个插曲。
如果张莹莹真的能够写出一部鼓励更多女孩子冲破界限的作品,那的确是一件好事。
但不管是创作,还是其他的什么,都与她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太大的交集,所以,苏晚也并没有特意去关注这件事。
很长时间里,苏晚都没有听到相关的消息。
就在她快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张莹莹突然出现,激动地邀请她去观看她新排的音乐剧的首场演出。
但遗憾的是,首场演出的那天,苏晚刚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飞行任务。
给苏晚留了几张票,张莹莹就遗憾地走了。
苏晚也没有多在意,看张莹莹拿来的票不少,带了几张分给公司里喜欢看舞台剧的同事们,就专心地准备要执行的任务了。
苏晚这次的任务,是要送一批重要的乘客往返米国。
等她再次回到首都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的事情了。
去看了剧的同事,跑来感谢她,激动地说:
“剧很好看!第二天我又买票看了一次!你都不知道现在这个剧有多火爆,都快一票难求了!”
“故事讲得太好了!真希望这个剧能一直演下去,这样以后我就能带我女儿去看了!……”
张莹莹应该也是一直关注着苏晚的,知道苏晚回来了,就马上打了电话过来,声音激动到几乎哽咽:
“晚晚,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晚晚,谢谢你……”
苏晚衷心地祝贺她:“莹莹,恭喜你!不用谢我,你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
张莹莹又给苏晚送了票过来,苏晚是和贺延一起去看的。
坐在剧场里,苏晚终于知道了同事会那么激动了,也知道为什么这个剧会一票难求了。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勇敢的女孩冲破层层阻碍和限制,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这本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
但编剧和创作团队,却用富有力量的舞蹈和音乐,将女孩冲破阻碍的决心之坚定、过程之艰难、结果的喜悦,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莹莹说这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的,但苏晚知道,这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故事,也是所有有梦想、努力冲破阻碍实现梦想的所有女孩的故事。
戏剧院的剧,都是上演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封箱停演的。
但这个剧,却是一个例外。因为爆满的上座率和观众强烈的呼吁,它成为了戏剧院的常驻剧目。
媒体对这个剧的报道,也从不间断过。
媒体将剧中女主人公的事迹和华联航的第一位女机长苏晚的人生轨迹作了对比,发现有高度重合和相似的地方。
因此,他们推测这部剧是以苏晚为原型创作的。
但这个推测,并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正面承认。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