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再次仔细地看了一遍照片,最后说道:“可以拿去参赛,但选择照片时,请挑选看不到正脸的,包括我的,和这个男生的。”
女生并没有因为苏晚所提的条件而沮丧,反而笑得很开心。
“非常感谢你允许我那这些作品去参赛!我一定会按照你说的,选择看不到你们正脸的照片的。挑选好作品之后,我会拿来向你确认,得到你的应允之后才会递交给主办方的……”
对于苏晚来说,这件事完全是巧合,她并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直到过了好久之后,女生来告诉她,作品获奖了,并且,在那之后,在学校里不少白人学生看到她,都会好奇地打量她、对她善意地微笑。
甚至于,还有校园报刊的记者找到她,说想要采访她时,苏晚才知道自己的那个过肩摔,因为女生的摄影作品再次“出了圈”。
当然,这都是之后的事。
现在的苏晚,只知道,在她的过肩摔之后,当她走在学校里的时候,在半路上,李明再也不会突然窜到她的面前了。
而且,苏晚还注意到了,有好几次,远远的,李明看到了她,都会转头绕开。
对于这个结果,苏晚是相当满意的,甚至于,她还有些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点儿就给李明过肩摔了……
这段时间里,除了学校里的课程,苏晚几乎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飞行技术的理论学习和日常训练中。
这几年里,苏晚每天都坚持着体能锻炼,但日常的体能锻炼,和正式的飞行员日常训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培训学校安排的训练项目,包括高空飞跃、高空走钢丝、花式转秋千、活滚、固滚、旋梯……,这些是锻炼抗晕眩、抗颠簸能力的重要训练项目,也是最基本的训练项目。
在报名之前,学校就要求所有学员到专业的医院做了体检,以确保学员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能够承受得起各个训练项目的强度。
相比于普通人,苏晚他们这些学员的身体素质,可以称得上是非常好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苏晚第一次从训练场上下来的时候,腿脚都是软的。
不是因为心理上的害怕,而是身体机能和生理上的不适应。
其实,苏晚的反应,还是相对较好的。
好几个一起参加训练的学员,完全走不了路,最后是要人搀扶着,才从训练场里出来的。
不过,随着训练的进行,学员们身上出现的不适反应逐渐减少,直到完全适应,甚至是享受起各项训练来。
理论学习和基本训练项目到达一定的水平之后,就进入到了模拟驾驶舱,进行空中飞行操作模拟训练……
充实的飞行培训训练,苏晚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降低,当清大的朱老师召集他们这一批交换生,说回国的事情的时候,苏晚才意识到,她来到这里,已经快一年了。
他们这些交换生,都是公费交换的,当初就说好了,交换的时间,是一年。
现在,期限里的时间就快到了,也到了回国的时间了。
对于这件事,大家的看法不一,有喜有忧。
喜的,当然是为终于能够回家和父母家人、同学朋友团聚而高兴。
而忧的,则各有原因,或者是想要继续完成在这边的学业的,比如苏晚;还有就是,“乐不思蜀”,想要留下来的。
对于后一种,不管是清大校方,还是教育部层面,都是非常重视并警惕的。
他们这些交换生,拿的都是公费交换的名额,清大校方和教育部共同承担着他们这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获得了照顾和利益,理应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清大和教育部投入这么多的经费,将他们送出国来交换学习,就是希望他们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国内,回馈学校和国家。
最初的那几年,有不少的学生,拿着公费交换的名额出国,但出了国,就再也不愿意回去了,导致学校和国家的钱打了水漂,期盼成了一场空。
这也是为什么会安排朱老师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
朱老师,明面上是负责照顾交换生,为学生解决难题,但实际上,有一点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的。
——朱老师最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交换生的思想工作的。
有过与学校的白人学生交往过密经历的人,几乎都被朱老师找过,聊过不少的天。
苏晚因为经常往学校外跑,就不止一次被朱老师请过去喝茶聊天。
“……我们回国的时间也快到了,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这段时间大家就可以开始收拾行李了,这样,最后手续办好了,就可以马上回去了,我们也都能快点儿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我都想家了。”
因为回国在即,平时都是满脸严肃的朱老师,难得地在学生们面前笑了起来。
想要回国的人,听到朱老师这样说,都高兴地笑了起来,还和同伴低声聊着,这几天要四处转转,买一些礼物回去送给家人朋友们。
而另一些人,则是在会议解散之后,并没有离开教室。
朱老师也很默契地没有催人离开,而是等到教室里完全安静下来之后,严肃着脸,目光凌冽地一一扫过还坐在教室里的人的脸。
“你们有什么想法,说说看吧。”
看坐在下面的人,都没有人愿意主动说话,苏晚开口道:“老师,我还有学业没有完成,可以申请延长交换时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