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不负大明不负卿 > 第1420章 压力山大

第1420章 压力山大(1 / 1)

张泰征尽管收到朝廷的旨意,鉴于刚接任真定府知府不久,可不必辞官回家守制三年,只放三个月假。

然而,这件事需要承受的压力之大实在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毕竟当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时,他没有第一时间向朝廷辞官,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回家守制。

的确,因为朱翊镠的暗中授意,他在等,等待朝廷再次授意。

朱翊镠出征在外,给他造成巨大的压力,生怕等不来朝廷挽留他的旨意。

结果如愿以偿等来了。

虽然不是皇上的圣旨,但也是皇后的懿旨。皇上出征之前,颁旨由太子监国皇后听政,那么皇后的懿旨与皇上的圣旨便具有等同的效力了。

可即便等来这道旨意,张泰征依然感觉压力山大很不得劲儿。

他能明显感觉到同僚看他的眼光有别,仿佛能听见他们在背后议论什么。

瞧,这个贪图禄位的家伙,为了当官,父亲去世居然还不辞官回家。

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有什么资格坐在知府的位子上?

世道变了吗?

变得不再推崇“孝道”?这到底是人性的歪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张泰征百爪挠心,甚至有些难听的话都已经传到他的耳中了。

由于不甘,争强好胜,他承认自己当初确实有贪图禄位之心。

可当接到父亲去世的讣告时,说心里话他还是倾向于回家守制。

当初就不该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希望皇上的预言不要成真。

等到预言果然成真时,他却已经发现自己没有回头路了。

让他怎么回头?

当初是他答应接任真定府知府,朱翊镠特意派王安前来征询他的意见,没有逼迫他非得接任。

既然接任了,这会儿还能回头吗?

倘若回头,他便成了不守信诺出尔反尔的小人,而且还违背了皇上的初心有负皇上的圣恩。

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向前。

只是这压力,同僚们的冷嘲热讽甚至谩骂抨击,让他喘不过气来,感觉与这个世界已格格不入。

……

申时行同样承受了莫大的压力。

冯保当时就指出来,申时行自己也意识到了,皇上出征,朝廷的抉择理所当然都认为出自他这个首辅之手。

居然支持不辞官回家守制?

无论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将遭到人们的攻击与谩骂。

关键知道内情的人很少,他们不知道其实这是皇上的意思,只以为这是郑皇后与内阁决策选择。

结果申时行很快被言官弹劾了。

而且明面上不敢说,私底下还有不少议论郑皇后听政能力不行。

这不是胡来吗?

好在朱翊镠不在,弹劾申时行的奏疏最后依然落在申时行手里。

但势头之猛攻击的言辞之犀利,也让申时行局促难安。

甚至有人将他拿来与张居正比,说他不愧是张居正的门生。

当初张居正为了名利而被夺情,如今申时行也支持父死不回家守制。至于为什么支持,没人关心。

……

正如同冯保所料,郑妙谨倒是没有受到多大的波及,绝大多数官员将矛头对准申时行与内阁。

皇后毕竟是女子,且只是听政,真正决策并执行的是内阁。

最多私底下议论她两句,皇后是不是不适合听政?与当初李太后秉持国政时相比,似乎不可同日而语。

郑妙谨虽然看似不想搭理外头的议论风评,但其实通过冯保与王安等人也时刻在关注,守制确实是大事。

这天冯保来了。

郑妙谨便问及张泰征一事。

冯保回道:“皇后娘娘,申先生承受的压力很大,不仅六科都察院言官,亦有其他朝臣上疏弹劾攻击他。”

“最终拍板决定的是我,朝中没有人针对我吗?”郑妙谨问道。

“据奴婢所知,好像没有。”

“申先生怎么想?”郑妙谨又问。

“他还能怎么想?忍着呗,决定之前就已经想好了会有今天这般情景。”

“也不能让他压力太大,自皇上登基以来,申先生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

“皇后娘娘不必为申先生担心,被人弹劾便弹劾呗,又不能拿他怎么样。”冯保抚慰道,“他们弹劾他们的,申先生继续当他的首辅便是,不碍事儿的。奴婢以为,反倒是张泰征这时候承受的压力肯定更大,很需要人安慰。”

郑妙谨点点头,当机立断地道:“那我一会儿让王安去一趟吧。”

“这样也好。”冯保同意,“张泰征这时候心态倘若崩了,承受不住压力,不利于万岁爷的政策推行。”

……

翊坤宫里两宫太后也在议论此事。

不过相较于外臣,她们两个非常清楚朱翊镠`侍生不侍死`的理念,也知道朱翊镠有心改革守制大礼。

故而议论的侧重点不一样。

“妹妹你说,关于守制礼仪的改革能成吗?”陈太后担忧地问道。

“哎,不知道,感觉这个很难。”李太后感叹地道,“两百多年,准确地说是上千年的老传统,岂能说改就改?而且这会儿镠儿还不在,更加棘手了。”

“皇后还是很有魄力吧?”

“嗯。”李太后点头,知道陈太后与郑妙谨关系一向好,但还是本着内心,“不过我也调查过,这次多亏了王安反应及时,不然张泰征会承受不住压力的,有皇后的懿旨支持,至少他不会妥协,从而让镠儿的心思白费。”

“镠儿对王安为什么如此器重呢?”陈太后毕竟不及李太后了解。

“一方面是镠儿识人的眼光非一般人所能及,另一方面是王安本人有着卓越的接受与领悟能力。这一点王安要远超出同时代同年龄段的人。”

不久前台湾一去一回,李太后对王安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所以对王安还是十分赏识的。

但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太后似乎更佩服儿子有着识人之明,以及善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想当初儿子发掘王安时,王安还只是一个摆地摊儿卖瓜的小公公。

后来将王安送入内书堂进修,而后便是王安突飞猛进的提升。

与其说是王安厉害,不如说是儿子眼光好,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王安身上的潜力——人都是需要激励的,关键是如何激励,这一点儿子无人能及。

正说着,近侍禀报说王安求见。

说曹操,曹操到,李太后忙让近侍引王安进来。

“奴婢参见仁圣、慈圣太后娘娘!”

“王公公有事求见吗?”李太后问。

“太后娘娘,因为皇后娘娘担心张泰征知府承受的压力过大,所以吩咐奴婢赶紧去一趟真定府。”

“去作甚?”

“安抚张泰征知府,皇后娘娘怕他承受不住压力而退缩,这样万岁爷之前的努力就等于白费了。”

“哦,那你去呗。”

“奴婢马上就去,但有一件事儿,奴婢觉得需要向两宫太后娘娘禀明。”

“什么?”

“万岁爷出征前刻意交代奴婢,要负责后三宫的安全。”王安小心翼翼道,“奴婢想着,万岁爷行事一向有心,应该是需要提防什么,否则断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叮嘱交代奴婢的。”

“那你觉得需要提防什么呢?”李太后神情一紧,忙问道。

陈太后也坐直身子。

……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 谍影凌云罗飞羽 皇叔宠我入骨十四晏 明末大权奸 大明:长相凶残的我竟然是皇子! 大明第一能臣万里天和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守护之光 宰执北宋 大乾苏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