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亭之战,自负神勇的孙策十三骑便敢在刘繇上万大军眼皮子底下溜达,于是一战惊骇了整个江东! 但是今天,孙策却是见识到了一个貌似比自己更富有血勇胆气的英雄豪杰、作为一方诸侯,北方强敌虎视之下却居然敢易装亲自出访一方。这比自己当初带着十来名个个武技高强武将在神亭游荡高出了不止一个档次啊! 纵然孙策也知道,张绣不做过多防备便身赶赴江东是“有恃无恐”的,但是这依然不能不让人佩服张绣的胆气。 在现阶段,张绣和孙策两方势力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张绣的淮南需要一个钱粮富足的盟友支持其对中原的抗战,孙策也需要张绣吸引北方各强大势力的注意力,给孙策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兼并整个江南以及荆州地区,最好能够使得孙策充分囤粮练兵以备征战天下。 一方面因为根本利益的相互需求,另一方面实在是对方对自己没什么威胁。在这种状况下张绣和孙策交好是必然性的结果。事实上孙策早在半个月前便派遣了使者携带重礼赶赴寿春,也预料到淮南方面也会派人来联盟,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淮南的交好使者来的这么快,而且不是别人,正是张绣本人! 所以孙策今天能够看到张绣,是一件意料之中却也出乎意料的事情。 两方的结好是必然性的结果,那么张绣来江东自然不会受到孙策方面的刁难,反之还会暗中保护。虽然说实际上这一行张绣的小命被人捏在手心,但是孙氏集团高层只要不傻,就根本不会对张绣有其他心思。 毕竟照现在的情况来说,两方联盟是最好的结果,完全没有必要去软禁要挟或者伤害张绣的必要。到时候不仅张绣的淮南部属们的反应会超出孙氏能够把握预料的范畴,而且对于刚刚跻身诸侯之列的孙氏也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所以别看张绣此行江东貌似是轻率无备的,但实际上对于风险的评估张绣却是把握的清清楚楚,甚至对于利益与人心的把握中张绣做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 有本事你们就软禁要挟我,杀了我你们也是很难染指淮南的。毕竟要是我出了事,淮南集团会败亡,但是你们绝对没办法没实力在曹操眼皮子底下吃下淮南。到时候曹操兼并了淮南,刘大耳那尿性也是铁定要丢了广陵的,占据了整个中原的曹操虽然仍然会把注意力用在与袁绍的对决,但是像曹操这样有吞吐天地之志的乱世奸雄,是肯定会对崛起中的孙吴政权有动作的。 所以我张绣平平安安,实在是你们孙氏所能期盼的最好结果了。 所以,张绣有恃无恐的不带一个侍从,就敢赴江东谈和。甚至敢在半路设计拐带了孙策的臂膀周瑜! 当然,其实带随从了也没什么卵用,孙策要是真想干自己,带几百亲骑进了这吴县也是无用,白白搭上几百性命而已。而要是一个随从不带,既可以在诸如周瑜此类人才俊杰面前展现自己不输于孙策的胆识,也能有利于自己在和孙策的谈判中有更多的底气和筹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张绣既然敢放下淮南所有军政要务来江东,表明了张绣集团已经步入正轨,表明淮南这一方势力已经文武军政自成体系,有能力抗拒曹操争霸中原战场! 而这些,在张绣与孙策谈判的时候,就化作了张绣的本钱筹码,以此张绣可以在这个即将成立的联盟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综合以上种种考虑,张绣于是做出了赶赴江东的决定。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步棋的效果是极为成功的。比如,孙策现在心里对张绣升起了一股由衷的钦佩。 一般人见到一个类似于自己某方面的人,要么惺惺相惜要么攀比嫉妒。不同的态度反应取决于这个人的涵养和气度,出身江东世家的小霸王孙策自然不是一个没有涵养且气量狭小的人。所以他对张绣的胆识,生出了一种倾心敬服的感觉。 而张绣此刻对于孙策的感觉,却是感叹多于唏嘘的。唏嘘是因为孙策是个短命英雄,感叹却是因为又见到了一个乱世豪雄,一个真真切切存在于历史的人物。 孙策此时已经是有了周瑜重择道路的预料,要说没有舍不得那是假的,但是孙策更是知道自己这个少年挚友是有很强的主见的,是有他自己的考虑和想法的!历史上,作为东吴主战派,周瑜领衔鲁肃等人携手卧龙诸葛断绝孙权降曹之心、使其劈案抗战的事迹可不是吹出来的! 再说,在自己起家之前他孙策和周瑜两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从家族背景来说周瑜的家族甚至更为显赫,毕竟出过三公级别的人物,放在现代也就是家里有*****级别的人物,典型的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世族! 而孙氏呢,虽说在江东广有声望,但是那是孙氏多年剿匪御贼打杀出来的名头,孙氏说到底是出身地方豪强的大族,跟周氏这样的三公士族可是天壤地别的差距! 孙坚死后,在江东树敌众多的孙氏连江东老家都不敢待,在舅舅吴景等叔父护佑下孙策带领家族搬迁到了父亲原来的上司袁术地盘。孙策也就是这个时候和出身庐江世族的周瑜认识的。 那时还是周瑜主动让出了自家宅院,和孙策一起像亲生儿子一样奉养孙策的家人。此时孙周两人的交情可以说是深厚到比亲兄弟还亲。 等到孙策供职于袁术军中,再后来借兵光复江东,整个时期孙策与周瑜都是兄弟相称。周瑜也在孙坚最关键的时候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两人的关系仍然不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 要知道,袁术虽然喜欢作死,但是也是有点眼力界儿的。既然都能看得出来周瑜有才,自然清楚孙策绝非寄人篱下之辈。于是只打发给孙策三千兵马,本意是想让他在毫无粮草军械补充的江东自生自灭。 但是,就是这个时候,周瑜却是带着自己时任丹阳太守的叔父周尚的部分兵士补充给孙策,并明里暗里给孙策不断扩张的军队提供粮草,并且一直到孙策在江东足以自给自足。这个时候袁术才得知了自己手下有人胳膊肘往外拐,当即免了周尚的太守职位,并且召其回寿春。 给袁术打工的周尚只得带着自己的侄子去给袁术请罪,毕竟周氏族人还都在江北的庐江舒城。周瑜接到叔父消息,也只能是告辞孙策,返回淮南。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站稳脚跟的孙策势力越做越大,周瑜也一直暗地里策划投奔江东。终于,张绣战败了袁术,周瑜得以将族人解救出舒城。等到曹操讨伐淮南,周瑜终于把自己家族完完整整搬迁到了已经安稳下来的江东。 甚至不止搬自家家族,周瑜连带自己的故交鲁肃的家人也一起搬到了江东。只是鲁肃祖母病死,而鲁家是极重传统儒家的大族,鲁肃便护送灵柩回老家安葬,还得在老家守孝三年。这也大大减轻了张绣招揽江东俊杰的工作量,此行只需要先说服周瑜便算已经达成目的! 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说明一点,周瑜直到现在与孙策并不存在任何的从属关系,两人只是有当君臣的倾向,但是这个倾向却是已经被张绣生生截胡了! 所以孙策除了惋惜遗憾,再没其他想法感觉了。 ······ 张绣只在吴县呆了三天,便直接和周瑜远路返回,回了丹阳。 除了周瑜之外,没有第四个人知道孙策和张绣那晚彻夜相谈的内容。 第二日张绣好好享受了一把江东野味美食,正宗松江鲈鱼,大江尾鲤,连小米粥都似乎比丹阳那边的好喝。 第三日,张绣准备返程。周瑜和鲁肃的一应家眷族人本来是应该一同带回淮南的,但是张绣却以搬迁不易、舟车劳顿、淮南强敌环伺、匪患未息为由没有要求周瑜带回家眷族人。又是使得孙策周瑜两人对张绣缜密的思虑与胸怀打心眼里钦佩赞叹。 别人会因为尚不熟悉新臣而会力求保险,但是张绣却是因为后世所了解的,知道孙策和周瑜都是行事光明磊落颇有英雄风范的人物,绝非私下会做一些为世人不齿的事情的人。特别是孙策,在人品方面张绣本人可是给孙策满分的! 用张绣对孙策的评价来说:要是孙策称不上光明磊落,那么整个三国也就没有所谓真英雄和性情豪杰了。 这同样也是张绣敢于单身赴江东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要是连孙策也是像曹操那样利用亲眷的卑鄙奸雄,那么这个三三国水就太深了太黑了。自己也没有继续玩下去的必要了。孙策都这么不讲道义,那么“生性善良淳朴还没有经历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张秀”根本是拼不过有着赫赫奸雄之名的曹孟德以及一直韬光养晦的刘皇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