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左侍郎-杜从约是圣人元舅,左仆射狄仁杰的高足,为人敦厚和善,做事谨慎圆滑,是个人人称道的老好人。 是的,如此强大的背景,又不喜与人争斗,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与之相交呢?毕竟,多一个能在御前说得上话的朋友,比敌人要强的多。 杜从约也不在乎他们是真情还是假意,他心里永远记住外甥告诉他的,凡事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 今儿与往常一样,下了值,邀上三五个好友,焚香品茗,写上几首打油诗,打发时间。 国子监主簿-罗居道,拿起桌上礼盒中那方墨砚,惊诧道:“来来来,诸位,瞧瞧这块墨!竟然是麟趾砚!”
此砚为前隋越国公府独有秘制,乃是杨素的最爱,与文人墨客书信往来时,非此墨不可。 听闻杨素曾经作了一首共七百字的五言诗送给番州刺史薛道衡,气势非常宏大,风韵出众,堪称一时的上乘之作。 写后没几天,杨素就死了。薛道衡叹息说:“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语也变得很友善了,难道就是像这样的吗?”
吏部郎中-恒安也是从旁附和:“这么稀罕之物,也就只有杜兄能拿的出来。”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杜从约喜好文房之物,家中书房中摆放的文房数量超过书籍。而且,这里就九成的东西都是皇帝赏的。 但这方墨,还真不是御赐之物!可也差不多,乃是他上个月,去显德殿喝茶,太子送他的。 “寿方兄的幼子出生,此方砚聊表心意,不成敬意!”
“期望麟子能继承寿方兄衣钵,为我大唐又一清正御史。”
马寿方,故中书令、吏部尚书马载的次子,现职左肃政台御史。虽然没有他老子那么惊艳才绝,可斗量天下官吏,但也算是言官中崛起的领袖之一。 与那些抱着规矩,整天揣着绳子,想着以死进言,死后配图凌烟阁的疯子们。马寿方倒是理性温和的多,只讲道理,坚决不撒泼。 杜从约就不止一次听他的皇帝外甥夸赞过马寿方,说他觐见从容,条理清晰,以理服人,是一代言官的典范。 也正是因为敬佩马寿方的官箴,看重他接人纳物的性情,杜从约才愿意将这种极品的文房相赠,表达自己祝福的诚意。 马寿方也是文人,自然也好此中之道,否则也不会与杜从约走的这么近。见猎心喜,送的又是贴心之物,自然是要表达一番谢意。 当然,同僚的恭维也没错,这种极品的文房,除了皇宫大内,又上哪儿寻去呢?如此想来,有一位外戚做好友,总是利大于弊的,不是吗? “兄长的心意,小弟自然是要领的。可看到了这方砚,有句话小弟不知当不当说。”
杜从约摊了摊手,在座的既然都是至交好友,自然是无所避讳,该说的,不该说,都可说说。 马寿方頟首点头,随即言道:“不知各位都知道,长安的动向?”
百骑最近为反贼武攸绪之事,抓了数十位大小官吏,给事中-萧德还被江湖游侠所杀,弄出了不小的动静,自然是无人不知。这可是永贞六年以来,京畿官场最大的波折。 皇帝少年时锐意进取,杀伐决断,不管是裴炎这种权奸,还是武后那种权后,皆不能制,尽皆授首,身死魂灭为天下笑。 这些年来,朝廷不断提升官员的待遇,除了贪官污吏,对犯错的官员,也都是从宽处理。不少人都觉得陛下人到中年,越发的深沉内敛了,待人也和气多了。 所以,一些人生出了倦怠之意,在朝人浮于事,私下里男盗女娼,自以为可以瞒过圣天子,也给了贼人以可趁之机。 可通过这次百骑的行动,让长安官场为之一震,皇帝依然是过去那个刚愎雄猜的帝王,而他们也为德行的缺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人人得而诛之,这自然是没得说。不管是御史台,还是清流,对此都没什么意见。 但因为一个武攸绪,将所有的犯官都打为反贼,是不是有些过了? 五天前,马寿方上了一份奏章专论此事,他奏章的中心意思是:若犯官为反贼武攸绪爪牙,暗中对朝廷不利,悖逆君恩,以反贼论处,自无不可。 若犯官仅因为私德有亏,贪财好色,为人所趁,不得不从贼,那罪名就该另当别论。毕竟前有严苛的官律,后被反贼拿了把柄,他们没得选。 自武德年起,朝廷颁《武德律》,到贞观、永徽两朝完善,至今日的近乎完美的《永贞律》,里面都写着,大唐王法之下,犯到哪条治哪条。 甚至皇帝自己也说过,永贞一朝的律法虽严,却不肆意加罪,枉杀人命。 如果,继续把这些犯官交给百骑,罪轻的罪名也得夷灭三族,阖府上下满门抄斩。如此一来,多平添多少条性命,造下多大的杀孽? 马寿方在奏本中请皇帝理性看待官员被拉下水的问题,如果的确不是蓄意参加叛党,意图谋反的,该移交三法司就移交,不能一根棍子把一船人都打翻。 可奏本送上去五天,犹如石沉大海,皇帝既没说留中,也没说不准。马寿方身为人臣,没法直面问皇帝,当然他也不敢,便想请杜从约这位元舅旁敲侧击一下。 毕竟枉杀人命对天子的声誉影响不小,请杜从约从旁劝一下,既能保证矫枉过正,也能挽救他外甥在天下人面前的形象,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马寿方不是那种为了名利,就罔顾君父颜面的,所以他选择了这种温和的方式,再一次进谏。皇帝再刚愎雄猜,对待亲娘舅,总还是能多听一听。 此言一出,杜从约拱了拱手:“寿方兄不愧是言官的中流砥柱,陛下口中办事牢靠之人,从约敬服!”
马寿方哪敢受元舅之礼,闪身到一旁回道:“马家自太宗朝,三代蒙受皇室的恩典,受三代天子信用,臣怎敢不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