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 > 第一章 赏罚之道

第一章 赏罚之道(1 / 1)

第一章赏罚之道

乾清宫中。

从北巡回来的朱元璋,不洗风尘。看着手中的奏疏。

朱元璋从辽东回来。也用了两个月。而今是洪武二十年冬季。

整个江南混乱的局面。在这两个月之内,被太子一一处理完了。而今朱元璋看到就是这些卷宗。他一一看这些卷宗。这些反贼大多被斩杀。只是远远未到朱元璋满意的地步。

朱元璋说道:“就这些吗?”

太子说道:“各地清丈已经推进下去了。平均各府清丈出来了两成土地。明后年,大明能够增加赋税大概五百万石到六百万石之间。不过。这里有一些问题。一些土地太单薄了。只有一些流民耕种。在山间林中,不承担赋税或许还能存活,一旦承担赋税,儿臣恐怕有不忍言之事。是以------”

朱元璋说道;“你想减税?”

太子说道:“量出为入,为天下之正道。朝廷治理天下,岂在财货?在德。而今朝廷虽然南征北伐。赖有陛下仁德。一直以来都有剩余。更不要说,开海以来,有关税数以百万。足以补充朝廷之缺。何必与庶民争夺寸土之利,上面严一分,下面就严十分。儿臣担心。会因为这一项赋税让下面百姓冻饿而死,就不是朝廷新政之美意了。”

朱元璋说道:“既然土地单薄。不足以养民,就不应该在南方生活。北方一直乏人,这样吧,凡是此种情况,全部迁移辽东。给荒田百亩。农具一套。三年口粮。这一点我能保证。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一愣,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自己养出来的儿子,与他斗心眼。太嫩了。

太子说的这种情况存在不存在?存在。但是大明律也是很完善的。对赋税征收是有细则的。上田与下田有完整的换算。亩征五升,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已。如果是产量特别低的旱田,就好像西北一些贫瘠的土地。一亩才几斗。自然不会征收那么多。至于具体怎么换算。就不在这里细说的。总之。朱元璋勤政爱民。堪称事无巨细。如太子说的这种情况。是今天清丈才发现。不是。一直都有。怎么可能没有解决的。

太子说此事,而意不在此。

在太子看来,这一次对南方各地,要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巴掌已经打了。而今给甜枣了。当然了。进二退一。依旧在江南各大家族刮出一层油,而今手中松松。安抚一下。

毕竟大家今后还是要合作的。

在太子看来,这些大族依旧是大明的根基所在。要斗而不破,该争取的利益一定要争取。但是该维系的关系也是要维系的。

但是朱元璋看来却不是这样。

朱元璋的腾笼换鸟计划,已经在按部就班地来了。对于南方这些士大夫。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朱元璋会慢慢地将这些大家族从帝国根基之中剔除。

且不说朱元璋,本来就对这些人不客气。根本没有想与这些人继承处事下去。

而且或许在太子看来清丈田亩。增加税额这一件事情。已经不错。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刻就让步了。将来怎么办?所以朱元璋直接提出了移民辽东的方案。

这个方案。何夕绝对会举双手赞同。毕竟何夕此刻有一个痛苦的烦恼。那就是人太多了。最准确的是高丽人太多了。本来是以汉人融合高丽人。但是如果辽东地区高丽人成为主流。这可不是何夕想要看到的。

不歧视其他民族,海纳百川的前提,是以汉族为主体,这一点是万万不能搞错的。

辽东汉人本就不多。即便而今何夕治下的人口中,也有大量蒙古人,女真人。还有当地一些说不上名字的小部落。汉人核心是以马-云叶旺带来的大队人马为主。

也就是十几个卫所。四五万人与家眷而已。

不过。北方胡汉杂居时间长了。一些人虽然说是异族,但是在行事作风上与汉人无异,也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只是数以百以计的高丽人过来,依然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辽东无比渴望汉人人口。甚至一个汉人,到了辽东很容易就从里长甲长开始。虽然这职位也不算官。但是手下总是能管得住几户人家的。

也算是有地位。如果再有本身。成为庄头,成为河长,渠头。或者提拔到军中,当地行政体系之中当一个小吏员,也是不无可能的。

朱元璋说道:“太子以为朕此计如何?”

“父皇。”太子说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繁则易碎。今日大动干戈。威以立,恩不足。儿臣这样做。也是为了缓和一下局面。否则南方就要人人自危了。”

朱元璋说道:“不错。治国之道也好。用兵之道也好。驭人之道也好。都在恩威赏罚这四个字。只是,赏罚一乱。则天下法度不存。天下法度不存。则分崩离析有日。”

“就此事来说。谁有功,谁有过。该赏谁,该罚谁?太子殿下的恩典。是给谁的。”

太子自然很明白,他本意就是给江南大族一些好处。好拉拢这些人为自己所用。而这一次闹事的幕后黑手。太子不清楚具体是谁?但是凭借利益关联。太子其实也能圈定怀疑范围。

他安抚也未必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

他大动干戈几乎南方数省的军队,有一半以上都调用了。俘获乱民数万。甚至贵州,广西一些偏远地方,而今战事还没有打完。还在围山。这才有妥协缓和一下。

太子说道:“父皇,天下不能纯以赏罚而论。这是你教育孩儿的。”

朱元璋沉默了一阵子,这道理还真是朱元璋教育太子的。

是的。很多事情是非曲直并不是太重要的,就好像胡惟庸一党,都是该死之人。自然不是,胡惟庸一党,其实很多都是李善长用老的人。胡惟庸本人也就是李善长的人。

这一批人主持钱粮,为朱元璋支撑了平定天下大业。哪里是个人都是罪人。

不过,胡惟庸乱政。以元代丞相为榜样。而且明朝刚刚建立,体制不健全。朱元璋在政治上,也难免有些简单粗暴,是以才大开杀戒。

有些人眼里,天下是黑白分明的。有些人眼中天下是混沌一片,灰色为主的。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道:“佛教有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而今朕算是明白了。”

朱元璋起兵之初,并没有想那么多。纯粹是以一腔热血,也算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是第一重境界。到渐渐成为一代帝王。也吃了很多亏。被无数人背叛过。他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疑心病,而是吃过亏,几次差点丢了性命。然后再看天下局势,自然到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一眼看过去,算是权谋。光明正大之下,全是勾搭。

朱元璋未来确保自己的统治。自然也是大开杀戒。

但是,而今朱元璋北方一行,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在历史之中,其实是很渺小的,在时间的伟力之下,任你千古一帝,能做的也是很少的。

之前儒家的世界观以静为主。对于古今差异,常说道德沦丧。人心不古,而今朱元璋的却完全接受后世所谓的先进与落后,动态的历史观。

自然愿意顺势而为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不负大明不负卿 谍战1929 五胡烽烟 我在大秦开酒楼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签到在神话明末 土法造大明 大上海1929 大明:郑成功之孙,打造日不落不死奸臣 抗日从亮剑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