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南京盛况
三百万两能做什么?
已经筹备了很久的,讨伐残元辽阳行省的战事,经费大抵是这么多。
毕竟大明岁入看似不少,但花销也多。每年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打仗,已经是朱元璋手腕了得了。换到朱元璋子孙那里,连最基本摊子都支撑不住。
所以,在财政上有些调整,那是必然。
而太子此刻告诉何夕,却是有拉拢的意思。
在南洋战事上,太子与何夕是有分歧的。但太子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特别太子而今在朱元璋身边,看似是助手,其实承担的是丞相的责任。大量庶务都是太子来办的。
对大明财政,太子最熟悉了。
只要能给大明增加这么多财政收入,什么样的政策,太子都支持。
在拿下南洋之前,太子心中暗自嘀咕,打南洋,劳民伤财。但是,什么南洋,南洋是帝国的明珠,是大明命脉所系,大明不能失去南洋,就如汉唐不能失去西域。
什么,你说我之前不支持南洋战略?你一定误会我的本意。啊,你说你没有误会。来人,锦衣卫在什么地方?
这一次迎接南洋诸国使臣,对于太子来说,使臣不重要。只要不失礼就行。毕竟很多时候,临之以威,也要怀之以德。让南洋总督唱黑脸,南京这里就要唱红脸了。要让南洋使臣们,在南京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圣天子的关怀,让他们意识到,大明天子是好的。而南洋总督最讨厌了。动不动就想打仗。动不动就向他们要钱。
不过,太子只要态度到了,这些使臣也不会说什么。赔小心还来不及的。
太子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何夕缓和关系,弥补裂痕,所以,太子将这一件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提前透露给何夕。
何夕听了大吃一惊,说道;“殿下,南洋初定,什么都缺,正是花钱的时候。不能这样啊。”
太子说道;“我知道,南洋的难处,你放心。我已经与户部商量了,该给南洋多少钱,户部固定列支,是可以商量的。不过,专门一种赋税对应一件事情,这有些不合规矩。当然了,我已经与六部尚书商量过了,今后重刑犯,全部流放南洋,另外各地有乞丐逃荒之事,全部转运南洋。今后,我还准备专门成立一条航线,从刘家港到旧港,百姓只要迁徙南洋,都可以免除一些手续,免费上船。”
“今后,只要我在一日,给南洋的支持,一样都不会少。另外,爪哇那边是不是需要一个藩王镇守,你最熟悉爪哇形式。你要好好想想,这一番热闹过去之后,估计就要提了。”
何夕在船上的时候,还担心太子反对。
而今心中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下来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你觉得很多人与你作对,仅仅是因为你失败了。你只要成功了,大部分人都会变得和颜悦色的。在家庭之中,是这样。在朝廷之中,也是这样。
其实,在何夕想来,南洋最缺少的并不是钱。而是人。有很多事情,花钱是没有用的。只有在足够汉人人口,足够劳动力之下,花钱才是有用的。
一些政策上的倾斜,比单纯花钱更好。
何夕说道:“那就请太子大兄,多费心了。”
太子微微一笑,说道:“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放心便是。”
这么多使臣来到南京,是南京城的一场盛事,不仅仅是面子工程。总之,朱元璋大宴使臣,一片欢声。更是与百姓同乐,各种烟花,各种灯火,十分之热闹。虽然比不上隋炀帝,将丝绸都绑在树上,但也没有失大国之体面。
不过,很多正事就只能往后面放一放了。
------
所有欢声笑语,似乎与丁显无关。
其实,丁显最近也是步步高升。
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官报的地位在节节高升。
原本,太子并没有将官报当一回事,看重自然是看重。但到底有多看重就未必了。只是秘书监下辖一个小部门而已。但是时间一长,太子顿时觉得,这官报真好用。
而今数年过去了。大明天下几乎所有衙门都有官报,甚至官报也成了南京特产。很多人有幸来南京,都会将官报带回家乡。甚至有人专门做一种生意,就是将前家所有官报收集整理起来,汇编成册。然后雕版印刷出来,价格不菲,但是还真有人买。
毕竟,朝廷一年最重要的政令都在其中。
不管是作为史料价值,还是用来揣摩朝廷动向,都是很重要的。
而官报在这种情况下,发行量也越来越大,已经有三万张。更重要的是,在今年做到了日刊。除却节假日之外,全面都发行。
如此一来,官报就不是一个小机构了。官报整个衙门也从根本没有品阶的衙门,变成了五品衙门,而且是太子最看重的师弟,方孝孺主持。方孝孺广邀人才。官报的编辑部,已经有一两百人之多。
每一个人都是饱学之士,这才支撑起官报每日发行。
而丁显作为最开始就在官报之中的老人。自然也步步高升。现在也有七品官身了。而且很清贵。作为官报的老人,在官报上,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再加上丁显学问还算不错。在何夕手下学习过,见解也很犀利。
在报纸上常常刊登文章。在士林之中,也有一定的名声了。
不过,丁显用是笔名。没有人知道,丁显就是当年在皇帝面前反复的丁显。而且时间是最伟大的力量。在时间的伟力面前,很多事情也都遗忘了。再加上,何夕当年也没有大肆宣扬。丁显的事情,本来就在小圈子里面传播,这数年下来,这事情更隐秘了。
似乎没有人记得了。
按理说,丁显而今不错,虽然蹉跎了几年。但是人生在世,难免有一些磨难,蹉跎几年,看似大事,但其实也很寻常。
但是丁显是何等心高气傲的一个人。他如果不是这样一个人。他也不会在朱元璋面前做那样的事情。当时他那么做,不就是觉得自己才华远超众人,一定会被朱元璋赏识的。
而今,他看何夕从南洋载誉归来,成为天下知名人物,即便是青史之中,只要提到南洋,定然有何夕浓墨重彩的一笔,更不要说,他同时的黄子澄,已经是辽东重臣。据说做的也不错。八壹中文網
这一次南下的杨寓杨士奇。才不过二十岁上下,就已经名传天下。杨士奇在满刺加斩杀爪哇使臣的壮举,更是给杨士奇增添了很多传奇色彩。这一次杨士奇在南洋没有回来。估计,杨士奇在南洋定然会高升。甚至将来成为坐镇南洋的重臣,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国子监中,其他与何夕关系亲近,学问相近的人。被提拔的更多,特别是工部。工部之中一些具体技术工作,已经是何夕徒子徒孙的天下了。
或许这些人官职不高,但是地位都很关键。这些人同时不干活,连工部尚书也未必能玩得转。
所以工部已经成为最亲近何夕的部门,不管主官是谁?只要是何夕的人,一进去就能找到熟人。
但是对于丁显,工部就不是那么友好了。
平日也就罢了。今日丁显看着满城烟火,举城欢歌,看似庆祝大明声威震慑南洋,万国来朝。但是在丁显看来,这都是为何夕而歌,他心中更是嫉恨难当。痛饮美酒,内心之中越是悔恨,就越是愤怒。越是愤怒,就越是恨何夕。
很多东西本来应该是他的。只是被何夕夺走了。他心中暗道:“何夕,你等着。终有一天,我要报此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