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钱塘观潮遥想太祖
时隔一段时间,系统机械且冰凉的声音,又在朱佑俭的脑海中响起。
【郑和宝船,长约65米,五桅杆,排水量2000吨,全新宝船一艘150万两。】
朱佑俭听这个数,只觉后槽牙一阵酸痛。200万两,开玩笑!我不如直接买个航空母舰算了。
还没等朱佑俭询问别的船只,就听系统又发出了一段声音。
【宿主可以根据宝船的新旧,折价购买已经产生折旧的宝船。】
朱佑俭现在暗赞道:“哈哈,还是这个系统好!知道本宿主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还可以折价购买,太好了!”
“如果要折价购买,一艘宝船大概多少钱,快告诉我!”
【5成新宝船价格100万两,8成新宝船160万两,以此类推。】
朱佑俭将这个价格在心中做了一个盘算,他发现这个折旧价,就是按照船只折旧的百分比,在价格上直接算出来的。
折旧一半,那就只收一半的钱,折旧八成,那就是八成的价。
朱佑俭算了算手中的钱,又根据现有所需要的数额,盘算了一阵。
“这样吧,系统,购买三艘5成新宝船。”
【三艘五成新郑和宝船,约合300万两,是否购买请宿主确认。】
“确认购买,不过系统,这三艘船应该如何得到呢?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如果这样的话,那朕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呢?”
朱佑俭最恨的就是那些神棍,如果要是让他,在天下人面前扮演神棍的话,他是虽然不会拒绝,可多多少少有些心理障碍。
【提示:三艘宝船将在两日后的海宁潮上出现。】
听到此处,朱佑俭看向阿九,笑道:“华梅提督,最近要有钱塘潮了,怎么样,可愿与朕一起去欣赏一番?”
刚才还在说船的事儿,现在突然要看什么钱塘潮。朱佑俭的话,让阿九一时摸不到头脑。
“父皇,这大江大浪都见过,海中的风浪,不比这钱塘潮还大吗?这钱塘潮有什么可看的?”
“哈哈,你不懂,这观潮不在于关他的大小,而是要体会那种千军万马向你冲来的感受,很壮胆的。”
阿九白皙的脸上,写满了疑惑。而朱佑俭看到他如此表情,心中更是按照有趣。
“对啊,嗯,还有两天啊,我们去看一下钱塘潮,说不定会有什么惊喜呢。”
一旁的王承恩说道:“可是,陛下,就两天的时间,你要去到海宁,这车马调度,人员安排,行程保护,多少事情,现在去,是不是有点来不及?”
朱佑俭道:“没错,你说的有道理,嗯,那这次就不会摆什么龙辇了,那咱们就微服私访吧。”
当天,朱佑俭便叫来了军机处的几个大臣。因为还有一些政务要处理的原因,朱佑俭并没有让所有的人都跟着。只是让于保、钱谦益和释衍三人同去。
另外,还吴六奇和沈炼,两人各带了几个高手,防护左右。而阿九这边,则是所有人全部出动。
虽然这应天距离海宁路途几百里,但是由于运河的方便。几人坐了大船,顺江而下,也就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到了海宁。
“陛下……”
“老钱,不要这么称呼我了,嗯,还是用在北京出来玩的时候,用的那个词儿,叫我五爷。”
“哦哈哈,是的,五爷。”钱谦益也是对这种称呼非常有兴致。
上次在北京,他们路遇大成子的事情,让钱谦益终身难忘。因此这次的微服私访,钱谦益的心中是非常期待的,他还是希望有些很有趣的事情发生。
“我们这次去海宁,嗯,无论如何,也请您去我的绛云楼。”
“嗯,看机会吧。不过,五爷我真的想去,听说这柳如是沏茶的本领一绝,五爷我当然要去尝一尝,另外你这绛云楼所藏的古籍图书,几年也看不完,我很想……”
钱谦益说道:“既然五爷喜欢,那就将这些书籍都送您好了。”
钱谦益满面堆笑,但是眼角还是不停的瞟向朱佑俭。
“哈哈哈,开玩笑的,啊,老钱呀,这样吧,嗯,这些书还放在绛云楼。不过呢,你要成立一个图书馆,好好将这些图书保管好,切莫引起什么火灾呀!”
穿越而来的朱佑俭知道,这绛云楼和楼中的无数珍本,就是毁在了一根红烛之下。
“臣按五爷的吩咐,一定把这些书保护好。”
“嗯,好的,你记住这些书不仅是你的,更是天下人的。为国保文,功德无量呀!”
“明白,谢五爷!”
“哦,对了,老钱这海宁一带的风土,你可熟悉?”
“这个嘛,回五爷的话,那你还真不是特别的清楚。”
“怎么这常熟于海宁并不远啊。”
“虽然不远,但是海宁一地,算是盐商的老巢,那些盐商生活在扬州、杭州等富饶之地,但他们的出盐之地,交易之所,却是在海宁。”
听到这里,朱佑俭嘴角微微一笑。
按照钱谦益的说法,海宁一带,一个是盐商的天下,再加上有官员的保护,像钱谦益这样的大官,一旦进入此地,势必要被关注。
因此,钱谦益不知道里面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不过,”钱谦益又道:“此处有两点是值得五爷注意的,第一就是此处鱼龙混杂,皇亲高官、商人文人、贩夫走卒泥沙俱下。这第二……”
钱谦益有些欲言又止。
朱佑俭正要追问,就听释衍道。
“此处无论百姓还是商家,最敬重张士诚。苏州、杭州、高邮、嘉兴等地,直到今日,还有纪念张士诚的祠堂。”
“哦,这么多年了……”
听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事情,着实被这人心所向,吓了一跳。
张士诚,因为太祖爷的对手。虽然太祖对他的评价非常低,说他又是胆小,又是器小。
想当年,在先进攻张士诚,还是先进攻陈友谅这个问题上,朱元璋就断定若进攻张士诚,则陈友谅比出兵。而先进攻陈友谅,则张士诚定然不会进攻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