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复州攻略(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复州攻略(三)(1 / 1)

好,松岩,你配合刘一迪的工作,不过一迪负责战术布置和后续手段,你负责情报探查,你们的工作不可以混杂。”

“大人放心,卑职明白了。”二人一起答道。

“恩,很好。”严亦飞是不希望情报机构、参谋机构和作战指挥职权不清,毕竟分工精细化是现在军队的特征之一。

“大人,那伏击计划是什么?本次作战我军有多少可用的士兵?”

“我决意,在这条路上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用新编制的一把总四百余名步兵挡住并击溃建奴逃窜的部队,然后松岩率领骑兵千总剩余一半的兵力,也就是约一百五十名骑兵追击,力求歼灭敌军。”

紧接着,严亦飞就大略介绍了一下他的想法,尤其是对着几个随军出征的新任参谋军官说的,因为他知道,在现在的阶段,还是有必要引领参谋军官的思路的:“伏击点最好离开复州一段距离,我希望看到一群疲惫的建奴和战马,然后路上寻找有利地形,他迫使们下马作战,我将亲自指挥步队击溃他们,并迫使他们原路返回,最后投入松岩的马队进行无情的追击。”

“大人确信复州的建奴一定会逃跑?”张文斌此时提出了一个根本性问题。

“我有八成的把握。”

严亦飞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把握,是因为在严亦飞穿越后,天启三年的驻扎辽南的后金兵都是处于神情高度紧张的状态,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况且在真实历史上,张盘确实用疑兵之计,成功的吓跑了驻守金州的后金军,他们旅顺军都能做到,换成是名声更大,战斗力也更强的石城军,自然也有很大机会能够成功。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即使如此,咱们想用四百步兵击溃六、七百骑兵,是不是冒险了一点?”一同随军出征,却一直不太发表自己观点的监军郝睿明此时谨慎地提出了意见:“就算能迫使对方下马也很不容易做到,原路

返回就是向复州方向走回头路,俗话说穷寇莫追,建奴一定会拼死作战来逃出险境,虽说我石城军战力出众,但恐怕也没有十足的取胜把握吧。”

必须承认,郝睿明的担忧是很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严亦飞既然已经料敌先机到这个地步,战略上已经可以说是完美无缺了,严亦飞知道接下来就都是战术问题了。

“不错,郝公公,我们石城军就是要用四百步兵击溃七百到八百的敌军。一迪,这次出战的是你练的兵,你可有信心么?”

刘一迪闻言立即站了起来,铿锵有力地回答:“卑职有信心!”

好,郝公公,是这样的,我们要迫使复州的建奴驻军不战而逃,就必须让他们以为我军的人数远多于他们,虽然我们可以让当地的壮丁加入我军阵营以壮声势,但是建奴肯定也不傻,如果我们放在复州城下的战兵人数太少,是根本吓不跑他们的,所以经过我的计算,这四百多步兵加上一百五十多名骑兵,已经是我军能拿出用于堵截逃敌的最大人数了。”

郝睿明闻言点了点头,遗憾的说道:“还是我石城军的规模太小,严将军可要多多努力,咱家哪天也想看看千军万马是一种什么阵势。”

“哈哈哈,郝公公放心,我石城军,会有这么一天的!”

……

天启三年四月初二日,石城军从海路摸到复州附近海域,趁夜偷渡上岸。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上岸后,石城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泽坤率领,直奔复州城下而去,而另一路四百多名战兵和一百多名骑兵一起出发,赶赴张松岩早已挑选好的伏击地点。

赶到预定地点后,严亦飞连续派出探马侦查,战兵们则就地开始休息,随军的一些辅兵则纷纷开始工作设置路障和壕沟。

张松岩挑选的这个地方十分优越,在他报请严亦飞批准时,严亦飞也对这个地方是赞不绝口。

这伏击地点西边是一条颇大的河渠,一

直流入大海之内,河渠那边十几里处,便是复州城。

河渠的右边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丘陵,上有一个瞭望台,当地人称之为烟墩,墩台高约两丈六尺,墩墙周长三十四丈,当然,早先驻防此处的明军守护此处的墩军早己不知所踪。

离河渠几十丈之处。紧挨墩台右侧,便有一条蜿蜒的官道,这官道宽约一丈多,不过由于年久失修,道路上面布满了年深月久的车辙印痕,显得颇为凹凸不平。

墩台前面约十丈的官道上,搭着一座小石桥,用于两岸交通,不过这处只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水也并不深,最深处不过刚过成年人的腰身罢了。

据当地人说,河两岸原本密密的都是麦田,不过建奴占据此地之后,田地大多荒废,此时倒是生出了不少杂草,只在杂草丛中,还东倒西歪的钻出一些旧时播下的禾苗,如此才能看出此处原本是一处麦田。麦田一直蔓延到烽火台的东侧,直到几里以外的地方。

小石桥的另一端,立着一块已经快要倾倒的石碑,碑文内容早已被风化吹蚀的模糊不清,只有落款处隐约可见“大明正德年立”几个大字。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在这周边几里,便是这条官道好走,余者不是凹凸不平的田埂,就是河渠,或许步兵与骑兵可以从荒废的田地间通行,但要想快速通行,就非要走这条官道不可。

从烽火台沿着官道往永宁监城方向行大约二里路,沿着官道右侧,还有一个小小的屯堡,不过堡内此时自然也早己空无一人。

再怎么说,该堡堡墙也高达两丈,放眼周边村落,只有这个小堡毁损最不严重。

此时,在这个堡内,传来了严亦飞与刘一迪的议论,刘一迪对严亦飞道:“大人,这烽火台不错,连带上那小河与石桥,凭我四百多战兵,就最少可以挡住鞑子两千大军。”

严亦飞也点头道:“这辽东之地一直是我大明防卫的重点地区,光这一个屯堡就是建得如此厚实,只可惜如此绵密的防线,因为没有一只称职的军队驻守,因此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但若是我石城军驻防此堡,如果有粮草,铳弹、子药充足,便是守上一个月,也是无妨。”

而在此时,在烽火台与石桥的防御中,刘一迪千总中的把总黄明昊正在与把总中的资深旗队长张宝福商议接下来的阻击事宜。

张宝福向黄明昊建议,在一个把总的六个旗队兵中,其中两个旗队兵力布置在桥头后侧,其中一个旗队的长枪兵,一个旗队的鸟铳兵。

而在石桥两翼河边沿线处,则各布置一个旗队的长枪兵,以应对可能渡河而来的建奴战兵,他们则有虎蹲炮以及千总中的几十名最优秀的散兵鲁密铳射手作为支援。

最后余者两个旗队的鸟铳兵,则布置在烽火台以及四周的高地之上,作为远程火力支援。

而在桥头这边,则堵上了几辆辎重兵的独轮车,每辆独轮车皆是侧立,朝桥的那面辕条上插上了防护的硬木挨牌,足以抵挡后金兵们射来的利箭。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在战车前面直到桥头那边,还撒满一地的铁蒺藜,锐利的尖刺朝上,每颗都闪着渗人的寒光。

从黄明昊的角度看去,石城军驻守的这边的地形,从西边一直到石桥,两岸都是颇为陡稍,不易通行。

而东边的河岸,虽是平缓不少,河水并不丰茂,倒也容易通行,不过岸边不过七、八丈远,就是那占据高处的烽火台,以石城军的强势鸟铳而言,火力可以遍及周边百步之内,若是后金兵敢从那边过河而来,烽火台上以及墙边的两个旗队的鸟铳兵,便会让那些胆大妄为的后金兵吃不了兜着走。

张宝福是第一批到达石城岛的居民,在石城军建军之初,便是军中的伍长,参与对几乎所有对后金兵的恶战,因此就算以黄明昊把总之位,也要重视张宝福的意见。

况且如此布置,他一点也挑不出毛病来。这样的阵型,可以最大限度挥石城军火器的威力,黄明昊当下便欣然同意将此布置报告千总刘一迪。

昨日到达烽火台后,二人便分工合作,由张宝福领两旗队兵守桥,黄明昊领两旗队兵守烽火台,而沿岸的两个旗队则有张宝福在烽火台上的旗语指挥,因此指挥配合起来倒也颇为顺畅。

黄明昊此时精神振奋,便精神抖擞地从烽火台内出来,在几个护卫的协助下,他披好自己的铁甲,然后再带上一顶丝质的软帽,最后再戴上铁盔。

有了内帽,原本头上那股冰冷寒意以及坚硬的感觉大大减少,如此颇为舒服。

最后黄明昊又穿上披风,戴好手套,这一身倒甚是威武。

他双拳猛地向下一抖,威风八面地扫视了自己身旁四个护卫一眼:小子们,准备好没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四个护卫个个挺胸抬头,齐声大吼:“

准备好了,把总大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老子是悍匪 发展封地从系统开始 三国之开局先答个题 请仙 三国:我关索干翻乱世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回到大明当皇孙茶书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