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在汉末戏天下 > 第二十六章 喧嚣外,伏波岭规模初成

第二十六章 喧嚣外,伏波岭规模初成(1 / 1)

刘协现在不太想掺和朝堂上的事情。

在他看来,伏波岭那边的发展,才是自己眼下的重点。

但是在下了朝会之后,还是第一时间选择了去蔡家,帮着蔡邕收拾行李,而不是直接返回伏波岭。

所谓一不做二不休。

他这次,就是要干净利落的带走整个蔡家,绝对不会让任何意外情况出现。

反正蔡邕回到洛阳,也不过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实也没多少东西好收拾,最大的一份家产,或许就是那一卷卷的简书了。

当然了,这种事情放在刘协的眼里,可压根儿算不上什么问题。

蹇硕随便打个招呼,就可以轻松搞定。

于是,不到午时,一行人就再次畅通无阻的回到了伏波岭……

这会儿的伏波岭,可不是四个多月之前的那个伏波岭了。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岭上那掩映在如荫丛林间,星罗棋布还未能完工的建筑。

及走到近处,才发现这些从岭上一直蔓延到南麓,又在开阔平地上同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群,竟然在风格上,与当前的主流建筑特色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异。

汉代的建筑,虽然已经形成了传统的抬梁、穿斗、井干这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并趋于成熟化。

但是,这显然并不符合刘协的胃口和要求。

毕竟,木质主体的建筑,美则美矣,但是住起来,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了。

隔音、防寒、采光啥的就不要说了,单只是一个防火问题,就足够让人提心吊胆的了。

所以,借助北邙山地质多粘土的优势,他干脆在岭北一带,直接建造了几个砖窑来烧制青砖。

虽然暂时还办法挖到煤炭,但是大批的木材还是应有尽有的,哪怕是松木,在这个年代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之所以必须选择松木,原因就在于普通的木头烧窑,还是有所欠缺,窑内温度烧到八百度没问题,但这和砖窑需要的近千度高温,还是差了点儿。

而松木本身则因为富含油脂,所以热效率极高,烧砖窑还是可以凑活一下的。

当然了,之所以选择青砖,也是因为原材料好解决,虽然相较于红砖的烧制有些略显复杂,用于建造房屋也不如红砖实用,但比起木质建筑来,还是优点多多的。

以砖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物,就是以砖石为主,木质为辅,在保留了当前夯土筑基的风格上,直接以青砖为主体承重结构,然后以三角木质主梁以及辅梁,再搭配顶板、石灰质和弧形瓦落成。

虽然看上去,没有汉代建筑那种高台雄伟的壮丽,但在实用性上,显然已经超出了好几个档次。

这也比较符合刘协的习惯和要求,最起码不用怕被人轻易一把火就给烧光了。

正因为如此,他才借助伏波岭这边白纸上好作画的巨大优势,选择了按照自己的心中蓝图,来规划和打造伏波岭。

所以,蔡邕一到这边,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有些另类的建筑风格。

没有殿宇楼阁等宏大的建筑,没有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也没有文人最讲究的那种天人合一意境。

什么望楼、仓楼、水榭、门楼、飞阁什么,统统没有。

给人的感觉,就是俩字:朴实。

不追求古朴的意境,也放弃了人文上的内涵,甚至抛弃了代表祥瑞的各种雕饰寓意,而是仿佛回到了返璞归真的实用性上。

一下子就把蔡邕给深深吸引住了。

当然了,之所以被吸引住,可不仅仅是这些初具雏形的建筑,关键还在于那些忙碌于其间的身影上。

不管是从军的、做工的、维持日常巡查的,还是其它的人员,这些人的精气神里,都明显流露着一种极其少见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就是那种眼里带着光彩,浑身带着劲儿,看上去就能感受到对未来日子有了奔头的样子。

这就让蔡邕觉得很有些不可思议了。

要知道,这么些年以来,大汉各州郡可谓是天灾人祸一直不断的。

从旱灾、蝗灾、瘟疫,再到黄巾之祸,各地叛乱。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真是遍地饿殍、民不聊生。

就连京畿之地,都没能得以幸免。

以至于整个洛阳城上下,都没有了以前的繁荣和安定,这难免会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

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的底层生活中,别说奢望看到到这种生活状态了,能不被直接饿死,或者变成一具生气渐无的行尸走肉,都算是一种万幸了。

但是在这里,就在这个北邙山里,一个小小的伏波岭上,却让蔡邕见证了像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画卷。

他不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人口,但大体上目测一下,能看到的,估摸就得有几千人以上。

这,就更让他觉的此地显得很不一般了。

刘协看到了蔡邕脸上那怔住的表情,却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张辽带着人迎了上来,又把护送他的禁军给打发走了,这才冲蔡邕微微一笑,“我带蔡公四下里看看?”

蔡邕连忙谦让,“岂敢劳烦殿下,还是待邕先安顿好家眷,再找机会慢慢四处观瞧吧。”

刘协哈哈一笑,“也对,那就暂时安排在岭下吧,等过段时间,岭上的那些宅院修好了,再搬过去正式安家落户可好?”

伏波岭上除了给刘协建造的上清苑之外,还修建了很多大小不一的宅院。

倒是没有夸张到五进六进的程度,但还是别出心裁的突出了小而精致的宜居特性。

刘协也随手把后世一些九曲回廊、移步换景的园林特征,给一并鼓捣的融合了进去。

所以,那些建筑在修建上的速度,就显得缓慢了许多,毕竟,精工才能出细活嘛。

倒是岭下的这片建筑群,包括作为功能区划分开来的民宅建筑,其建造速度在经过短暂的磨合和熟悉之后,已经建成了一小批可供随时入住的宅院。

刘协便从这里面,特意挑出了一栋比较清静的,作为了蔡家的临时住所。

这些宅院都属于小型院落,院落布局也相对简单的多。

但是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宅门、照壁、东西厢房、正房、左右耳房,到后进后罩房,可谓是应有尽有,住蔡邕一家人,自然是绰绰有余。

带过来的东西,自有蹇硕带人和蔡家的几个下人一块儿搬运。

刘协则带着蔡邕和女儿蔡琰,里里外外的转悠着四下里看着。

比刘协大了5岁的蔡琰,已经快到了及笄之年。

但却完全没有后世初中女生身上该有的那种的活泼和跳脱。

虽然看上同样的青涩稚嫩,但其言谈举止间,所流露出来的气质和涵养,却让刘协第一次读懂了什么叫做大家闺秀。

汉代的礼教制度,还没有宋朝那么变态,男女之间的礼防,也没有过于出格的严苛,所以社会风气还算正常。

但蔡琰还是跟在父亲的身边,莲步轻碎,缄口不言。

只有那双秋水剪瞳似的眸子,看着不论是外观还是结构,以及内部的装饰和摆设,都明显与当前主流风格不一样的布局,不时会洋溢出几分或天真或雀跃的神色。

想来对于这里很多物件上的超乎想象,也颇感惊讶吧。

其实不止是蔡琰会感到惊讶,蔡邕同样没有例外。

毕竟整个宅院新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抛开整个设计和材料上的差异,单只是那些已经摆设好的家具,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了。

正房里的方桌、条案、官帽椅、套机,书房里的博物架、书案、书架,卧室里的暖炕、妆台、高脚圆桌等,真的是让他们父女俩颇有些大开眼界。

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但是,当这些东西摆在了眼前,那种整体风格上的统一和谐,还是隐隐透出了一种厚重的人文气息。

设计和工艺倒还在其次,重要的,还是那份内在的大气和稳重。

八壹中文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莽夫 弱冠请长缨 秦时之我真不是嫪毐啊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老子是悍匪 发展封地从系统开始 三国之开局先答个题 请仙 三国:我关索干翻乱世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