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无题(1 / 1)

今年的春节对大唐君臣来说可谓是非常的惬意,四夷臣服,将来的史书上他们的评价又会漂亮许多。

与之相反的则是藩属国的使节团,一个个都表情凝重,尤其是和大唐关系不那么好的,更是如丧考妣。

在大唐炫耀武力之后,一条条情报信息,被各个使节团的信使被送回自己的国家。

总之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大唐不可敌。

对此李世民心知肚明,却没有作出任何阻拦动作。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震慑诸国给大唐争取更多发展的时间。

等诸国反应过来不对的时候,大唐已经成无敌姿势碾压不服了。

不过他也没有天真到以为,有大炮就能震慑住所有敌人。

“大炮对那种三心二意的势力效果会很好,对本就和大唐不和睦的国家来说,作用并不会太大。”

“如薛延陀和西突厥,并不会因此减少对大唐的敌视,我们和他们早晚必有一战。”

李世民霸道的道:“就算他们想和大唐和睦相处也没有可能,他们太大太强,已经威胁到了大唐的安全。

“且一个处在北方草原,妨碍获取战马,威胁河西走廊。”

“一个坐落在西域,阻碍了大唐西进的脚步,这就是他们灭亡的原因。”

陈景恪听的也是热血沸腾,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失去这种霸气了呢?

前世有一种说法,中国对国防的认识趋于保守,也就是自己国家安宁,家门口比较和平就足够了。

至于别的地方,就认为和自己没有洗不管了。

这种思想对小国很管用,可是不适合大国。

你想保守,别人就一定会和平相处吗?

作为大国就应该有鹰一样的视野,俯视整个天下。

倒也不是说和欧美一样,四处扇风点火搞的全世界一团糟,而是必须要有所防范,要赶紧作出针对性措施。

别到时候敌人打到家门口了,你一脸懵逼,这个强大的敌人是哪来的?

“陛下说得好,我们就应该向雄鹰一般,从天空俯视天下,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猎场,而不是自我禁锢等着敌人上门。”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你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我大唐就应该以天下为战场,成为真正的天下之主。”

李承乾也激动的道:“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陈景恪说道:“对此我深信不疑。”

不过他随即又说道:“不过大炮可不是万能的,不能过于依赖。”

李承乾也颔首道:“略微懂一点兵法的都能看的出来,大炮最擅长攻防战不擅长野战。”

“不论是西域还是草原,都是地广人稀,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陆军野战。”

陈景恪想起前世看过的某外国电视剧,连连点头道:“确实如此,在野战时可以以骑兵对炮兵发去突袭。”

“只要冲过第一轮轰炸,突入炮兵阵地,或者和大唐军队厮杀在一起,炮兵就很难发挥作用了。”

那部剧讲的是当年法国入侵俄国,法国是火枪火炮,俄国以哥萨克骑兵发起冲锋,成功突破战阵双方发生短兵交接。

结果是法国损失了三万人,俄国损失了四万,差不多算是平手。

莫卧儿帝国也用同样的办法对付过英国的火器军队,也获得了胜利。

至于满清为什么失败了,只能说已经烂到根子上的政权不配赢。

真正终结骑兵时代的不是火枪和火炮,而是机枪和坦克。

李世民却大为不满的道:“你两个对军事一窍不通,景恪不通就算了,承乾你竟然也不通,实在不该。”

李承乾脸上的笑容一僵,诚惶诚恐的道:“让阿耶失望了,我以后一定多和诸位将军请教学习。”

李世民摇头道:“有些东西靠嘴巴教是学不来的,等有机会就让你去战场亲眼看看什么是战争,免得将来成为纸上谈兵之人。”

李承乾却眼前一亮,能上战场历练的太子有几个?他自然很高兴啊。

“谢阿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说道:“方才你们说炮兵不善野战,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事无绝对。”

“兵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名优秀将来就要做到化不利为有利,避免火炮的短处发挥其长处。”

“可知道当年卫青是如何对付匈奴人骑兵的吗?”

李承乾眼睛一亮,说道:“车阵。”

李世民颔首道:“对,大家只记得霍去病率骑兵迂回千里,封狼居胥,就以为大汉打败匈奴靠的是骑兵之利。”

“其实不然,大汉用的骑步战法。平时赶路用的是骑兵,能追上敌军。”

“真正决战的时候,则以战车结阵以弓弩射之,等敌人士气低落时再以骑兵发起最后的突袭。”

“当年李陵以五千步兵抵御匈奴三万骑兵十余日,杀伤匈奴人近万人,靠的就是车阵和弓弩。”

“后来也是弓弩耗尽,且军中出了叛徒才兵败被俘。”

“这种方法一直到现在都在使用,我大唐打突厥骑兵就用过。”

“但同样的阵法不同的人用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突厥人也想效彷此法对付我大唐骑兵,结果依然是他们败了。”

李承乾不禁连连点头,确实是这个理,他现在已经有些知道李世民要说什么了。

陈景恪则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当故事听了。

虽然卫青霍去病和李陵的故事,他早就看过不知道多少遍,可由李世民的视角来讲,还是很有意思的。

李世民继续说道:“大炮比弓弩更好用,神威大将军炮太重不方便意动。”

“可是虎蹲炮重量轻,射程也较近,用来和弓弩车阵配合,效果会更好。”

听到这里,陈景恪下意识的接了一句:“把火炮缩小成几斤重,单人就可以用手举起来使用。”

“发射小拇指那般粗细的弹丸,射程能有两三百米。”

“这玩意儿弹药体积小携带方便,造价也比复合弓便宜省事儿。”

“训练也比弓箭手简单,只要能举起来能瞄准方向就能射击,是个人训练几天都能……”

说着说着发现李世民和李承乾都直勾勾的盯着他,心中有些发毛的道:“你们看着我干啥?”

李世民恶狠狠的道:“此法为何你不早说?”

陈景恪解释道:“那不是当初大唐的钢铁产量不足……额,好吧,当时是觉得没必要。”

李世民感觉手又痒了,这次他没忍着,直接噼头给了一巴掌。

不过没有使太多力就是了,而且力气全都落在了发髻上,没有打到人。

“该打,以后再有此类奇物,一定要第一时间拿出来。即便暂时无法大规模使用,少打造一些做实验还是可以的。”

陈景恪连忙道:“好的好的,我现在就把火铳给画出来。”

说着就拿来笔墨,把火枪的样式和原理给写了下来。

李世民吐槽道:“你这字,一点进步都没有,浪费了这么好的字体。”

陈景恪无奈说道:“我这是忙啊,哪有时间练字?”

“不过这字体我教给小兕子了,将来她就是正宗传人,怎么能说浪费呢。”

“您到底是不是小兕子的亲爹啊。”

李世民下意识的又给了他一巴掌,顿时觉得念头通达。

早就想抽这个臭小子了,以前忍着没抽。

今天终于完成零的突破,以后没事儿就多抽他两下。

这种混蛋,就应该多抽。

还有李泰那个混球,真把书院当家了,过年都差点不回来,也该抽。

有看了一眼李承乾,最终决定还是给他留点面子吧,毕竟是太子传出去不好。

不过要是他不好好干,该抽也待抽。

陈景恪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要面临什么,老老实实的把火枪给画了出来。

他给的是前膛枪、后膛枪以及燧发枪三种,至于该使用哪一种,就是工匠和军方的事情了。

李世民接过那三页纸,越看越是满意。

虽然不能彻底取代弓弩,但这种火铳的优势实在太大了。

制造简单,保养方便,使用简单,真就是随便来个正常人都能操作。

弓弩呢?一把强弓从准备材料到制作完成,需要一两年的时间,还有怕火怕潮等等缺点。

关键是弓箭手的训练难度太大了,从军队挑选最强壮的士兵,打熬双臂的力气。

一名合格的弓箭兵,训练完成就需要几个月乃至一两年时间。

而且强弓射击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力气,就算是神弓手连续射十来箭也要停下来休息,否则双臂就会拉伤。

火铳只要有弹药可以一直射击,不用发愁体力的事情。

越想他就越觉得这东西实在太好用了。

也不需要大规模普及,先打造十个八个折冲府的火铳部队实验一下效果。

打仗的时候抽调几个过去,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等时机成熟再慢慢打造更多的火器部队。

至于普及火器会不会给动摇皇室对国家的统治,他完全没有考虑过。

甚至就连被大家诟病的宋朝也没有考虑过这些,毕竟火铳最早就是宋朝发明的,明朝就开始大面积普及。

只是明朝后期问题太大了,以至于对火器的研发落后于西方。

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采购乃至彷照西方的火气,武装军队。

只有满清,为防止天下人造反限制火器的研发和使用。

但也只是限制使用,并不是完全不用。

满清也是有火器营的,至于战斗力吗,前期还行中后期就彻底拉了胯。

从李世民这里离开,陈景恪照例去了立政殿见到了李明达。

小姑娘又长大了一岁,小脸蛋渐渐长开,已经有了祸国殃民的趋势。

用前世的话来说,苍天带走了她一些东西,也给她了一些别的。

她天生遗传了父亲的高血压和母亲的孝喘,可是在智力以及容貌上,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

其实陈景恪还有些担心,小姑娘长大了会不会叛逆,不喜欢包办婚姻。

不过目前来看这一切都是多余的。

小姑娘懂得害羞了,虽然开始和他保持距离,但亲昵却一分都没有少,反而更多了。

他要是三天不来宫里,她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失落。

所以现在他都是三四天来一趟宫里,或者她去外面找他。

然后陈景恪就会带她到各种地方玩耍,体验外面的世界。

和其她从小就被养在深宫,嫁人前几乎没机会出宫的姐妹比起来,她的童年更加的完整。

等陈景恪到达立政殿,李明达早就已经等在这里了。

其实这是长孙无垢的安排,知道陈景恪进宫,就会提前把小兕子从学堂里接过来。

一见面陈景恪就关心的道:“小兕子,最近有没有乖乖吃药啊。”

李明达苦着小脸道:“嗯,吃了,好难吃呀。”

陈景恪安抚道:“这些药当年我都吃过,咱们这叫同甘共苦。”

李明达顿时就开心起来,道:“嗯,哥哥放心,我会好好吃药的。”

听着两人略显幼稚的对话,长孙无垢作出一副肉麻的样子,转身离开。

留下两人在这里玩耍。

李明达的身体渐渐长成,关键是孝喘终于发作,孙思邈给她配置了药物进行治疗,以期能在十四岁之前彻底控制住。

至于陈景恪的病,因为缺少专业以期进行检测,他也不知道治疗到何种程度了。

只是从十四岁以后就再也没有犯过,前世错过的事情,这一世终于得到弥补。

……

很快上元节结束,诸侯国的使节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告辞离开。

很多信息通过信使是无法转达的,他们必须要第一时间把返回国内,亲自向国家的首领和掌权者解释此事。

禄东赞走的也很快,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特意去紫霄观和陈景恪告别。

陈景恪自己都没想到,在意外之余也颇为感慨,若不是各为其主禄东赞真的是个不错的朋友。

可惜没有如果。

送走禄东赞,陈景恪也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

紫霄观陪伴家人孩子,去书院工作忙碌,偶尔去皇宫陪陪李明达。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草原上,王方翼和李孝逸两人率领千骑顶着寒风来到定襄城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老子是悍匪 发展封地从系统开始 三国之开局先答个题 请仙 三国:我关索干翻乱世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回到大明当皇孙茶书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