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财源(1 / 1)

对于长孙无垢的反应陈景恪很满意,这算是穿越者的一点小恶趣味了。

不过他也没忘了正事儿,说道:“是的,这些东西崖州上都有。”

“再说夷州岛,这座岛屿上倒是没有大型矿产资源,但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扼守东南门户,想开发南洋就必须先开发这里……”

“这座岛屿中间是山脉,左侧是广阔的平原非常适合耕种。右侧是一个狭长的山谷平原,我们称之为纵谷平原。”

“纵谷平原南北长三百六十余里,东西最窄处四五里,最宽处十余里……这里土地贫瘠不适合耕种。”

“但是如果在这里种植苜蓿等牧草,就是最好的牧场,足以饲养五万匹马。”

“停。”长孙无垢再次喊住他,道:“南方能养马?”

陈景恪知道她的想法,南船北马几乎是共识,现在突然有人说南方适合养马她自然不相信。

但对此他的回答是:“当然可以,而且您绝对想不到大唐最适合养马的地方是哪里。”

长孙无垢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说,别卖关子。”

陈景恪可不敢和丈母娘耍脾气,连忙道:“最适合养马的地方是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能种出最壮硕的牧草,地势平坦可以任由马儿驰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原王朝不在这里养马呢?是他们不知道吗?

不可能,他们比谁都清楚。

“历朝历代之所以不在这里养马,是因为这些地方是中原腹地,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土地都用来种庄稼了,自然没有地方养马。”

“人和马哪个更重要,我不说您也知道的,断然没有把耕地改成牧场这一说。”

长孙无垢不禁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但历史上有朝代这么干过,那就是元朝。

元朝的统治者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忽必烈把河南山东等最肥沃的地方划成了牧场养马。

元末明初的起义军从来都没有缺过马,原因就在于此。

从河南、山东的马场获得了足够的战马,然后用这些马组建骑兵推翻了元朝。

不得不说,这是恶有恶报了。

再说说南方,这里其实并不是不适合养马。

要知道岭南有百色马,云南有滇马。还有世界三大小矮马之一的果下马,也产于南方。

还有一些其他不出名的马种……刚刚解放的时候,两广地区仅百色马的数量就有百万匹之多。

只是因为南方地形多山缺少大平原,这些马种体型都比较矮小,不善于长途奔跑无法作为战马使用。

还有一个左证,古代大统一王朝多会在南方驻守一部分骑兵,比如明朝一度在南方布置了数万骑兵。

还有战乱年代,北方的骑兵进入南方作战,有时候可能要停留好几年。

史书上并没有因气候问题导致战马大规模折损的记载,那些战马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活的好好的,证明南方的气候是可以养马的。

只是因为地形多山川缺少平原,无法养出体型高大耐力足够的战马。

但寻找一块合适的牧场,从北方引进马种,是可以自己培育战马的,夷州岛的纵谷平原就是一处合适的地方。

这里地势狭长高山环绕,气候湿润水源丰富适合牧草生长。长三百多里有足够的空间供战马奔跑,锻炼耐力和奔跑能力。

高山阻隔寒流,让这里最冷的时候气温也普遍在十七八度以上,冬季牧草也能存活,可以缓解一部分青储饲料的压力。

就算真的有部分马匹不适合南方气候病死了,只要不是全死,能有一部分活下来就足够了。

大唐现在不缺马,在南方养马只是为将来打算并不着急,用活下来的那些马慢慢繁衍就可以了。

之所以选纵谷平原而没有选岛屿左侧的大平原,是因为左侧大平原更适合人类居住,用来当牧场太浪费了。

还是那句话,要先紧着人来。

而纵谷平原土地贫瘠,在没有化肥的年代改造成牧场是最合适的。

苜蓿号称牧草之王,除了能适应多种环境,还有一个原因是它不挑地。

种它不但不消耗土地肥力,还有养地的效果。这一点和大豆有点类似,只是它养地的效果不如大豆好。

在纵谷平原种植苜蓿改造草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战马培养基地。

最后陈景恪总结道:“大唐纵横天下无敌手,北方草原亦臣服于我们,现在大唐并不缺战马。”

“但未雨绸缪,我们必须要考虑万一的可能性,给我们的后人留下后手。”

“一旦事情真的发展成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夷州岛上的牧场就能提供一个翻盘的机会。”

长孙无垢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大唐初立的时候颉利可没少在战马上卡脖子。

李渊倾尽全力收集了八千匹马,专门在陇右划了一片土地进行培育。

而也正是这八千匹马,繁衍出了大唐的骑兵,为后续击败颉利创造了最基本的硬件条件。

虽然现在的大唐不缺战马,但正如陈景恪所说的那样,未雨绸缪。

“此事我会转告二郎的,到时派一些人过去试一下就知道是否可行了。”

陈景恪也只是这么提一嘴,一方面是刚好想起这件事情;另一方面是给李世民更多的动力,让他尽快开始对南洋的开发。

而开发南洋,夷州岛和崖州岛就是最好的前哨站。

他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还是医疗体系,这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也关系着华夏的未来战略。

所以他就及时把话题转了回来,道:“有了盐和茶,再加上崖州的铁矿和铜矿,足以解决财政压力开展医疗计划了吧?”

长孙无垢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问道:“你长辈留下的后手肯定不止于此,你就别藏着掖着了,都说出来吧。”

陈景恪接连摇头道:“这些已经足够了,别的说了您短时间也无力去做。等您把盐茶和崖州的铜铁矿开发出来,再说别的吧。”

长孙无垢脸色一变,哀伤的道:“我对你那么好,连最疼爱的小兕子都嫁给了你,你竟然……姨母太伤心了。”

“打住。”陈景恪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的道:“您可是力争要当千古一后的人,能不能不要用这一招,传出去太有损形象了。”

长孙无垢自己也笑了起来,道:“呵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我就是想争千古以后也没有办法呀。”

“这件事情就连二郎都没有办法,姨母能仰仗的就只有你了。快说说,还有什么来钱快的买卖。”

她都这样说了,陈景恪知道自己要是不拿出点东西是不行了,于是就说道:“来钱快的东西也有,骨瓷。”

长孙无垢脸上顿时浮现一抹欣喜,道:“什么是骨瓷?”

陈景恪道:“在瓷土里加入骨粉,烧出来的瓷器是奶白色,非常的精美好看,我们称之为骨瓷。”

“以牛羊骨为佳,牛骨最佳。添加百分之二十五的骨粉即为骨瓷,添加百分之四十五的骨粉为最佳。”

“最好的骨瓷质地细腻通透,彩面润泽如玉……只不过它有个缺点,就是因为材料含杂质的原因,会带着一点不明显的澹红色。”

长孙无垢大为惊奇的道:“骨粉竟然也能烧瓷器?你不说我还真想不到。”

陈景恪并没有解释太多,说太多她也不懂,只是道:“但骨瓷的烧制并不容易,我也只知道大概的配料,具体能烧成什么样子只能看工匠们的了。”

长孙无垢道:“知道骨粉能烧制瓷器就足够了,大不了让工匠们多试几次。”

陈景恪想一想后世瓷器达到的高度,就说道:“白瓷和青花瓷发展潜力最大,可以让工匠们多研究研究。”

“我见过最好的瓷器,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甚至可以用来做灯罩,只可惜不知道烧制的方法。”

中国瓷器发展源远流长,最早是褐瓷和青瓷,汉朝出现了白瓷但因为技术原因质量不好,也没有得到发展。

直到唐朝时期白瓷技术迅速成熟,北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后来因为战乱工艺失传。

直到二十一世纪生产出来的最白的白瓷,在白净度上也没有超过北宋最好的白瓷。

这可不是吹牛,而是有出土实物做对比的。

骨瓷是英国人为了模彷出北宋白瓷的特点,进行大量实验发明出来的,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由外国人发明的瓷器种类。

现在属于陈景恪了。

至于青花瓷,是白瓷技术成熟后才发展起来的种类,此时也属于发展阶段。

陈景恪说白瓷和青花瓷潜力无穷,还真不是瞎说。

关键是这两种瓷器的生产技术正处在成熟的关键节点,如果长孙无垢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应该能更快的拿出成熟产品。

成熟瓷器的吸金能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吧,前世中国的英文名称就源自于此。

而白瓷和青花瓷,可以说是瓷器中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两大品类。

长孙无垢要是能拿出成熟的白瓷和青花瓷,再加上骨瓷,又是一个不亚于玻璃的财源。

她自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商机,郑重的把这件事情给记了下来,等后续自会找工匠去尝试制作。

至于医疗体系她更是动心。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是《左传》所言的三不朽,是中国人最大的追求。不只是男人有这方面的追求,女人也一样有。

长孙无垢身为皇后,身体力行以为她人表率,立德这一块已经做到了。又亲自编写了《女则》,此为立言。

《女则》和《女戒》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容完全不同。后者是对女性的约束和禁锢,前者相反鼓励女性勇于拼搏。

《旧唐书·长孙皇后传》: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

由此可见《女则》是歌颂、鼓励女人勇于行善事的书籍。

只是可惜,到了宋朝对女人的束缚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理学之后女子就彻底沦为附庸。

《女则》这种鼓励女性的书籍就失去了市场,很快就失传了。

但到了明朝初期还有残本留下,朱棣的徐皇后就曾经评价过《女则》说是邪书,还说长孙皇后教坏天下女人,贤后名不副实。

顺便提一句,毒害中国女性两千年的《女戒》是汉朝班昭所写,她是班固和班超的亲妹妹。

可以说立德立言长孙无垢基本都做到了,最缺的就是立功。

虽然她辅左丈夫当上皇帝,又辅左他治理国家,可这些都是幕后工作要大打折扣的。

而且历史上这么做的皇后并不少,她做的这些和别人比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

但,如果她真的能把医疗体系打造完成,那就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大功,不亚于男儿的大功。

到那个时候,她说自己是千古一后才真的名副其实。

更何况陈景恪已经把完整的计划摆在了她面前,还给她解决了资金问题,她怎么可能不动心。

然而,尽管如此她依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道:“事关重大,我要和二郎商量过后才能决定……不过那本医书你可以先让孙真人写着。”

陈景恪知道她动心了,也知道这么大的事情必须和李世民商量过后才能做决定,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行,我等您的好消息。医书的事情师父已经在写了,保准不耽误您使用。”

之后长孙无垢又细问了医疗体系的事情,对中途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推演,并寻找解决的办法。

直到小兕子等的不耐烦频频的在门口打转,才算是结束这次谈话。

这次陈景恪和小兕子倒没有和以往那样跑去玩耍,而是练习起了书法。

前面已经说过,陈景恪练习的是赵孟頫的小楷,这种字体拿到唐朝自然震惊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垢。

当陈景恪说要把这种书法传授给小兕子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这种字体将来必然会风靡天下,小兕子若习有所成,靠着这个字体就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名垂史册。

本来他们希望小兕子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被陈景恪给否了。

那么小的小人连笔都抓不住练什么字,别到时候字没练成,反倒是让她对书法产生厌恶之心。

一直拖到现在小兕子六岁,他终于开始教她书法。

练字没有别的技巧可言,就是临摹,练习,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他专门写了几张字帖供她临摹,字帖上只有一个字,永。

着名的永字八法,算是最常见的习字方法了。

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这个字将会成为小兕子书写最多的字。

不光是她,其实陈景恪自己每天也会临摹几张永字,以此来练习自己的书法。

一直在宫里待到宫门快要落锁他才离开。

而长孙无垢则让人把李世民请到了立政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老子是悍匪 发展封地从系统开始 三国之开局先答个题 请仙 三国:我关索干翻乱世 穿越寿王李琩:我的对手是皇帝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回到大明当皇孙茶书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