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好在并不是每年都会碰见疫病,最多就是隔几年一次,有些时候也能度过,有些时候就会全部损失,反正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养兔子的人,在开始之前,就被叶大伯母劝说过。
心里虽然难受,可也没想过怪叶大伯母家。
最多就是凑在一起想办法。
“我说你们就是活该,人家养兔子都养不活,就你们以为能养活,这下亏了吧,啧啧,真以为叶家人是神啊,跟着就能赚银钱,做梦吧。”
“我说叶大嫂,你这可就不道义了,要不是你怂恿大家养兔子,也不会亏损这么多,你家也赚了不少银钱吧?这次大家损失这么大,肯定要负责赔偿吧?不然以后让村民怎么相信你。”李张氏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对着叶大伯母就一阵奚落。
叶大伯母都气笑了。
“你自己嘴碎,没有占到好处,日子过差了怪谁,难怪大家都不爱跟你来往,干活的时候偷懒,说人闲话倒是积极。”叶大伯母嗤笑一声,对李张氏好不嘴软。
“你都说这里是我家了,那你还不快滚。”
“你,你……果然是,日子过好了就是嚣张,以后怕是会变成地主家的做派吧。”李张氏阴阳怪气地说。
还一边想说服村民恨上叶家人。
最好到时候去找他们麻烦最好了。
她自己家里的日子不好过,叶家凭什么越过越好!
李张氏眼底全是嫉妒。
“呸,我是吃你家米了还是占你家地了,你有本事对着那些地主老爷胡说八道,欺负我家正直性子好是吧,欺软怕硬,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叶大伯母直接把人骂回去,然后说:“公道自在人心,你要是能三言两语就让大家改变开发,这个世道也就没有什么好人了,那到时候也好啊,看你不爽就直接扇你,谁还跟你说这么多话,浪费口水!”
“叶大嫂别生气,你不知道,李张氏听说在家里总被她婆婆找麻烦,李大山也跟她吵架,日子过得不好,才跑来看我们的笑话。”
“也不看看,我们就算是兔子养死了一些,可也赚了不少,就算是种地也还要看天色呢。”
“就是,要我说,她就是活该,只知道嫉妒别人,干活儿就没见她动过手,李家也是倒霉,娶了这么一个败家媳妇儿。”
“要我说,她越想看我们笑话,我们越不能让她看。”
“走,我们这就一起去找兽医。”
“我去上香,让佛祖保佑。”
“我回家去找我娘,我娘以前说过有一些古方,可以治疗兔子的病。”
李张氏不仅没有说服大家,反倒被奚落了一阵,还被一群妇人推搡,身上的衣服都皱了起来,头发无意间不知道被谁挠了一下,整个人狼狈得不行。
“你们这群见钱眼开的。”李张氏气喘吁吁地怒吼。
这话可就得罪了大家伙儿了。
瞬间,所有的妇人联合起来,直接把李张氏给赶走了。
还有人趁乱呸了几声,李张氏跑出去的时候身上都是口水。
自己气得回去当晚就病了。
李大山只看了一眼,就没管了,家里也没人给她送饭,第二日李大山转身就去了镇上码头上干活儿。
同时,他每日要拿回家的银钱,也没有那么多了。
一日的工钱,至少有一半,他留了下来,每日就在镇上找吃食,发现日子竟然过得比以前在村里好多了。
他有好几次,还跟着工友一起,去叶南的铺子吃了炒红薯粉,还有喝冰冻的酸梅汤,甚至还在镇上卖冰棍的小子手里买了冰棍,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至于李张氏,在村里日渐消瘦,可却没有人同情她,到后来她也只能每日干活儿,再也没有空闲时间找人说闲话,因为不干活儿就没有饭吃,在生病那几日被李家人饿过几日后,李张氏就再也不愿意感受饿肚子的事了。
饿肚子太痛苦了。
不过就是一日,她就饿的全身颤抖,虚弱极了。
这边。
等叶萧把齐大夫找到村里来。
齐大夫听叶荞说了消毒液的功效后,觉得很好奇,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然后检查了一番。
然后告诉叶荞,他看不出用的什么药材。
“其实不是药材。”叶荞抓了抓头发:“是从石头上提取的。”
“石头也是药材啊。”齐大夫反驳。
叶荞恍然大悟,“哦,对,就是,那齐大夫你再看看,就是这几种石头。”
林大夫研究去了。
并且还有沉迷其中的趋势。
等到了吃饭的时候,都不出来。
叶荞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汗颜。
叶母说:“你啊,别给齐大夫找活儿干,他年纪不小了,不吃饭哪里行,对身体不好。”
叶荞摸了摸鼻尖,“我也没想到齐大夫这么有钻研精神啊。”
“那你就跟他说怎么回事吧,免得老人家饿着了。”
叶荞只能老老实实去帮忙了。
第二日。
村里养兔子的人家就开始用消毒液消毒。
齐大夫又开了药效重的药,让叶奶奶他们喂给兔子,这次下了猛药,原本还有些萎靡不振,不爱吃东西的兔子,不过半日,就恢复了一些精神。
而这次用消毒液,不仅是兔子窝那边需要使用,就连养兔子的人也需要往身上喷洒消毒。
就这么折腾了快十来日。
总算两个村子里的兔子疫病解决了,苏家兔子疫病也解决了。
只不过,这次兔子还是损耗了三分之一左右。
解决完这件事,叶奶奶才有功夫睡个好觉。
等叶荞回过神来,一看时间,不就下个月就是乡试了么。
她连忙让徐关键去镇上的时候,把贺远叫了回来。
当天晚上,贺远坐在桌旁,叶母三人盯着他看。
“咳咳,阿远,怎么样?王清这次去参加乡试吗?什么时候出发?”叶老爹率先问。
贺远点头:“要去,准备过两日就出发了。”
“这次学堂里去参加乡试的学子并不多,镇上的夫子就只是秀才,大多考上秀才的学子,都去县里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