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读@告^在线免。费阅&读!
当这些人抵达中国后,经过仔细盘查,从中抓出了2万多名持假证件进入中国的犹太人。这些假证件并非是假护照,而是各种假学历证件以及各种推荐信。
这些犹太人知道中国接收有专业能力的法国人,他们也很清楚,如果留在法国,会遭到纳粹势力的迫害。为了获得前往中国的资格,这些犹太人发挥了造假能力,靠假学历证书和假推荐信获得了前往中国的资格。按照中国之前的安排,这些犹太人被安排去了西贡地区的犹太人居住区。
何锐处理的都是这些大事,印度支那地区独立的流程设计书也被送到了何锐面前。令何锐比较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而是李润石提交的每月印度支那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度。
中国接管印度支那地区后,立刻展开了基层工作。尤其是开始土改的准备工作。土改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资产重组解决就业问题,在中国、日本、朝鲜、阿萨姆、上缅甸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流民遍地一定会导致国家治理的崩溃。导致流民遍地的原因往往都是人民失去了生产资料后失业了。不管是工业社会还是农业社会,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社会矛盾立刻空前激化。战争就会爆发。
虽然存在出现超大规模自然灾害引发的大规模生产中断而导致的失业,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的没出现单纯因为大规模自然灾害而导致的亡国问题。相反,中国历朝历代基本都搞过大规模平分土地的政策,其目的就是要提供就业机会。
李润石提供的交易数据令何锐很满意,由于李润石领导的管理部门用正常价格购买印度支那地区的商品,而且从中国购买了大量的商品以正常价格销售,印度支那地区3600多万人,即便每个成年人只买一件衣服,一家人买两件铁制农具,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市场。
这些数据已经根据中国的经济模式进行过分析,分析报告令何锐相当满意。在中国北方,即便有土地也不能保证人民不被饿死,处于一年3熟地区的印度支那地区人民只要有自己的土地就能活下来。只要不存在帝国主义以及本地区的食利阶层的剥削,处于农业时代的印度支那地区人民消费力在同为农业地区中甚至处于中上水平。
而且印度支那地区还适合种植热带作物,中国临时管理部门接收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种植园,这些种植园内出产甘蔗、棕榈油、橡胶、剑麻等热带产物。根据中国在上缅甸的经验,只要制度合理,在种植园工作的当地劳动者很快就能摆脱贫困。
以中国的市场,印度支那生产多少热带作物都能被中国市场充分消化。未来的当地政府也能通过这些热带作物进出口关税获得大量收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几个月过去,印度支那本地人并没有出现反抗中国临时管理的斗争,当地印度支那人最大的感受是困惑。他们接受了中国政府的管理,却不知道重回印度支那的中国人会定下什么样的新规矩。
几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看完了印度支那的报告,何锐基本看完了国防军的报告。报告中都是好消息,国防军的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海空军的巡逻已经开始。掌握了印度支那地区,一部分以海南岛为锚地的中国海军把锚地放到了柬埔寨,把中国海军的出发点向南推进了3000公里。
3000公里意味着军舰每小时跑60公里,也得跑50个小时。一节为每小时1.852公里,也就是32节的航速。
最近几个月,中国舰队的新锚地附近经常出现英国、荷兰、美国军舰的身影。国防军虽然没有驱离他们,却也派遣舰艇伴随航行,空军也派出了飞机进行监视飞行。虽然英国、荷兰、美国三国并没有提出抗议,但是双方的军舰,尤其是美国军舰与飞机的表现越来越强硬。
何锐看着菲律宾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名字,觉得以这位老兄的暴躁性格,他迟早会搞出事情来。何锐虽然不怕麦克阿瑟搞事,却不希望现在就和美国打起来。
前往欧洲撤侨的几个航母编队在远航行动中证明了中国各型号舰艇设计合理,制造精湛,也总结出大量以前中国舰队没机会去总结的经验。此时中国海军的短板只在于舰艇数量不够,训练不足。现在开战的话,对于暂时拥有数量优势的美国最有利。
如果美国要和中国开战,何锐当然会立刻选择应战。如果美国那边没有主动开战,何锐认为36个航母编队全部编入现役就是开战的时候。既然这个条件还没被满足,何锐也不乐于做出与美国开战的决定。
通宵看完了资料,何锐上午参加了两个会。中午时分,何锐甚至不想吃饭,只希望能够立刻睡下,直到自己被饥肠辘辘的饿醒为止。
正往浴室走,秘书接起了电话,没多久,秘书赶上来答道:“主席,罗斯福继任了。”
何锐本来还觉得心里有点什么事,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一身轻松,便答道:“我要睡了,不要打扰我睡觉。”
塔读@ 秘书答应一声就退了出去。何锐站在淋浴下冲着,温热的水流让何锐感觉很舒服,心情也愉悦起来。这次大选中,美国共和党人主打一个“选择罗斯福就是选择战争”的基调。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告诉选民,“罗斯福上台,就意味着你们的儿子、丈夫、情人会被送上战场。只有我们共和党是反战的!”
罗斯福那边没有直接出来应对这样的攻击,只是由罗斯福夫人出面来安抚选民的不安,罗斯福夫人告诉美国选民们,“我们美国有着优良的保守主义立场,诸位值得尊敬的保守主义者们,当下的局面最需要的是政策的稳定性!”
在何锐看来,即便共和党当选,美国最终还是会被动参战。但是罗斯福当选意味着欧洲的战争对美国民众的刺激很大,罗斯福才得以连续第三次当选。这也足以证明美国民众对自己很有信心,对战争的接受度其实很高。
洗了澡,一身轻松的躺倒在床上,何锐觉得心情也很轻松。既然罗斯福注定进行战争,也不能算是坏事,至少排除了非常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能睡个好觉了。
这一觉睡醒了之后依旧觉得困,于是去趟厕所后继续回来睡。中间好像醒了两三次,等完全睡醒的时候看到天是黑的,表盘上的夜光指针指在6点10分的时间。
穿衣服起来还觉得脑袋有点晕,但是走出卧室的时候就觉得完全清醒了。却见光子正穿着居家服在准备饭。何锐坐到餐桌边问道:“现在是早上6点,还是晚上6点?”
光子同情的看了何锐一眼,“亲爱的,你多久没有早上6点起床了?”
“……好像很久了。”何锐也想不起上一次能够以正常的生物钟作息是什么时候。能够比较清晰记起来的正常生物钟是在军校上学的时候。
“恭喜你,现在是早上6点。”光子说着,就把刚炒好的鸡蛋端到何锐面前。
“同喜同喜。”何锐这才觉得自己身体很虚,明显是缺乏食物带来的虚弱感,但是何锐偏偏就不想吃饭。最后何锐从冰箱里拿了瓶酸奶和面包片吃下,就直奔书房继续工作去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上午8点,何锐参加了会议。10点多会议结束,总理吴有平没立刻走,而是拉了何锐到旁边的小会议室里,“主席,这次罗斯福继续连任,证明美国真的要和咱们开战了!”
何锐见吴有平不是很想以罗斯福为对手,便问道:“美国对于他们的宪法和制度有着异乎寻常的顽固,可以看做祖宗之法不可变。你是否认为罗斯福代表了美国的一次变法?当然,罗斯福不是第一个变法者,上一个变法的是林肯。”
吴有平不太去考虑这种时间跨度很大的问题,作为总理,吴有平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处理必须几个月内就得出结果的工作。听了何锐的讲述,吴有平觉得自己着实不愿意再进行不擅长的思考,便说道:“主席,你就别指望我能自己思考出结果,你直接说推演过程。”
何锐很同情吴有平这位老朋友老战友,吴有平虽然还不到50岁,却长时间承担了过于沉重的工作。如果不是营养好,以及吴有平的医生和家人几乎是逼着吴有平进行健身运动,吴有平现在身体只怕就撑不住了。
而且吴有平几次向何锐表示,只要战争结束,他就要退休。即便是没有退休金,吴有平也不再干了。见老战友连挑战脑力活动的愿望都失去了,何锐同情之余也不再引导,而是讲述道:“既然是变法,就可能会失败。满清就因为彻底失败而被彻底否定,满清的历代满朝文武,呼吸都是错的。我自己以为在坚持走平和中正的路线,想起满清,依旧觉得恶心。
中国人也没什么特异之处,中国的感受别国也会有。罗斯福连续三次当选总统,如果美国遭到了巨大的失败,美国人就会认为变法错了!会要将美国拉回到变法之前的制度上去。”
吴有平嘴上说自己不想思考,听何锐说到这里,他摇摇头,“不应该吧。美国难道不该另寻新路么?”
何锐觉得吴有平或许是把中国思路简单的代入到美国思路上去,便解释道:“我们彻底否定满清,其实也是复古。复古到唐宋若是还不行,那就复古到秦汉这种以强亡的时代。美国的历史中,1929年前可是美好的旧时代。1929年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11年,美国的反思也已经不再将1929视为邪恶年代,而是认为1929年没有错,错的只是当时美国过于放纵。只要制定了对邪恶资本家与邪恶银行家的监管,美国就能回到美好旧时代。你觉得美国的那个美好旧时代对中国是否有利?”
吴有平这次只是思索片刻就答道:“若是那个时代的美国,其实挺不错的。但是美国人民只怕是搞错了什么。”
见吴有平的理解还是有一点偏差,何锐继续纠正道:“所以说罗斯福的当选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罗斯福这个人以及他身边的少数精英们理解到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源来自于美国缺乏世界市场。这批人理解到这些后,决定趁着世界局势大变的当下,要成为引导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美国人民怎么想,我觉得也不能说是美国人民的想法是错误的。就如那个笑话,美国大萧条中,有两个乞丐挤在冰冷的路边睡觉,突然来了个乞丐大声说道,太好了,总统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经济。躺下的年轻乞丐大喜,问道,真的么?而旁边的老乞丐则冷静的说道,这有什么可高兴的。总统拯救的是经济,而我们就是那个代价。”
吴有平倒是看过这个笑话,不禁莞尔。却听何锐继续说道:“美国人民的想法没错,他们就是那个代价。罗斯福新政决定了美国联邦政府将有能力组建上千万军队,与外国进行为期数年的惨烈战争。如果这上千万美国军队在战场上斗战死了,这个联邦政府的合法性在哪里?有平,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不是中国这样的中央集权国家!”
听到这话,吴有平愣了楞,随即立刻明白过来。原来何锐所图的甚至不是美国的战败,而是美国秩序的崩溃。如果一个导致上千万米国人民死亡的中央政府还能继续存在,那可就太不美国的传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