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已经传来了消息,如今已经彻底掌控了三韩。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大家就议一议吧。”
刘备将从海上传来的情报随手下传,众人互相传递着观看。 “竟然有如此顺利?三韩之地,居然无一人抵抗。”
庞统翻看了情报,十分诧异。 实在没想到,三韩之地约摸着也有一个郡的大小,全是一群异族,吕蒙的军队才一登陆,居然未曾遭到任何的反抗。 而这三韩部落之间,居然互相的坑害,抢着为吕蒙带路。个个说自己是忠良,哭天喊地的求者王师到来。 董良听了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庞统手中拿过情报,细细翻看。 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董良对于这些异族的古代历史了解的并不详细。 即便是一些邻国,但是倭国和朝鲜半岛上的历史,最起码在公元刚开头的这段时间,内地的学生了解的是不多的。 而董良对于三韩之地的人,从来没有放在心上,无论董良了解到的哪一段的历史,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一群难以抵抗周边邻居的人。 他们的战斗力实在是有些不值一提。 但董良怎么都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这群人还处于一些比较原始的状态,居然仍然没找到一丝一毫的血性,他们怎么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望风而降了呢?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说明,即便是要做二狗子,那也是需要一些脑子的。需要的是一部分的私心和一部分的软弱。 但是对于一些原始部落来说,即便他们不够聪明,有一些卑劣的狡猾,甚至是唯利是图、背信弃义,无论用什么样的负面词汇去形容他们,但总不可避免的给他们一种原始而又野蛮的定义。 越原始,越贴近于野兽,骨子里总是有一些嗜血和狠辣的。 可明明对比中原王朝十分原始的三韩人,甚至对比一部分西南夷夜郎国都显得有些原始的三韩人,居然连一点原始人的血性都没有。 他们比较落后也就罢了,可和落后的种族相比,居然也没有优点。 这真是让董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人怎么就这么废物啊? “这并不奇怪。三韩部落的人素来都是这样的。”
一个清朗的声音打破了众人的疑惑。董良抬起头来,正是诸葛亮略带得意,笑呵呵的摇着扇子。 想来他又是知道关于三韩的一些记载。 “这片岛上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边与咱们的辽东相连。从昔日的箕子到后来的卫满统治的都是北边。”
“是高皇帝立了汉室,这北边逐渐便立下了四郡,将这片蛮荒之地纳入了汉室管辖。”
“此地地处边疆,有不少别族,其中主要生活在辽东的,是昔日从徐州、青州迁移过去的东夷人,到了辽东形成了濊貘族。也可以叫他们扶余人。”
“建昭二年由扶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建立了高句丽政权。现在半岛上的北边就是高句丽,南边就是三韩。”
听诸葛亮这样说着,董良掰着指头往前数,建昭二年也就是公元前三十七年。 前面的情况董良不清楚,但说到这里,董良已经大致知道一些了。 毕竟,生活在后世的人,难免与三韩的人有些冲突。 和那些找不清祖宗的人进行骂战,总是需要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来龙去脉。 这个高句丽是由汉的扶余人建立的,后来趁着中原动荡扩充势力。不过他们一般掌握的都是北半部分半岛,以及辽东的部分。至于半岛的最南端的三韩,在后来的几番摩擦之中,形成了新罗百济。 欺负这群三韩人最多的就是这些扶余人,也就是这些高句丽。 新罗百济,也曾多次请求中原王朝的帮助,因为他们实在不是高句丽的对手。在唐朝的时候,新罗人最喜欢把自己国家的女子送去中原做新罗婢。 再往后数就要数到唐朝将高句丽灭掉,其中扶余人都大多西迁进入了辽东,算是与唐朝融合了。 半岛上剩下的家伙这才得了喘息之机趁机扩大,从此统治了半岛。 而唐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与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地方的百越之间的战争。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矛盾都属于内部矛盾了。 而在唐朝被灭掉的这个高句丽与十世纪在半岛上新建立的高丽并没有继承关系。 算起来应该是从三韩到新罗百济再到后来的高丽,这是属于董良生活的时代,那个南朝鲜的发展脉络。 不过很可笑的是,在董良的那个时代,南朝鲜人喜欢把高句丽认作自己的祖先。 若让他们新罗和百济的祖先泉下有知,恐怕棺材板都摁不住了,毕竟这些人算是他们讨厌的那个大国的少数民族,是他们的世仇啊。 不过也说不准,即便知道了后代子孙这样丢脸的做法,新罗百济人也未必会生气吧?毕竟他们三韩人骨子里就是这样的呀。 董良看着情报,听着诸葛亮的诉说,思绪纷飞,想了很多。 便听到了诸葛亮言说王莽篡汉时期那个家伙一意孤行,非要干掉高句丽的首领。 手下将军没能阻止,便只好把高句丽首揍了一顿。 从那时候开始,这个地方上的少数民族便与中原朝廷有了矛盾,不太愿意听话,随着中原地区的动荡,他们便慢慢的壮大。 至于如今被吕蒙拿下的这群三韩人,他们素来是没有骨气的。 大汉朝廷在辽东地区的麻烦,是属于自己内部的少数民族之间的麻烦。而那些三韩人实在不配成为什么麻烦。 过去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每当有什么在中原地区混不下去。流窜那半岛上的什么人这都能给那群三韩人带来巨大的冲击,顺便把他们收拾一顿。 而三韩人一遇到麻烦,便祈求中原爸爸来救他们。 如今在那半岛上,高句丽的人的势力算是不小,对比从中原迁移去的扶余人,三韩人实在不是对手啊。 估摸着他们也被欺负的不轻。所以见到中原爸爸的旗帜来到了这片土地上,自然就磕头纳拜了。 “我想我们也许可以通过辽东作为跳板,与公孙氏进行联系,辽东的战马不错,我们可以进行通商,若将来与曹操起了战事,南北夹击,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董良还没有提出自己的想法,便先有一人提出来了。 通商和辽东战马,这两个消息实在是让董良感觉惺惺相惜。 本想看看是哪路豪杰,结果抬眼一瞅,映入眼帘的,居然是张昭的那满脸褶子。 想想也释怀了,张昭确实有这个眼光。不管有多少人调侃张昭,张昭的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可惜张昭的消息有些滞后啊。 刘备笑着点了点头,没做出其他的评价,却提起了另外一件事。 “徐州陈应传来消息,曹操派程昱到徐州查询军粮缺失一事,程昱有勇有谋,敢打敢杀,刚忍坚毅,这难免让当地的一些家伙感到害怕。”
“如今已经开春,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我们也算是兵强马壮,所以现在要议一议出兵的问题。”
“徐州许多人都托陈应传来消息,愿意响应我的号召,只要我大旗一挥,他们立刻起义。”
“如今曹操正在河北啃硬骨头,你提前做了准备,可毕竟袁本初死的仓促。如今,曹军已经面临军粮不足的难题。”
“我们在这个时候起兵北上,曹操腹背受敌之下,决难抵挡。而徐州有无数人与咱们心意相通,愿意响应,到那时,曹操就是三面受敌。”
“无论怎么看,都是胜算。”
“所以……” 刘备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大家,他对于出兵是非常期待的。 生活了大半辈子了,没有打过这样的好牌。 如今这样好的局势放在手里,实在让他有些跃跃欲试。 而他前半辈子总是被曹操他们欺负,现在终于轮到刘备扬眉吐气欺负他们的时候。 如果能击败曹操,那算是把曹操和袁绍都踩在了脚下,绝对是让人提气的一件事。 刘备虽然嘴上没有说过,心里未必没有奢望过,从底层一点点的挣扎,一点点的往上爬,就是在等待这一天。 所以自得了徐州来的情报,他已经非常的心动了。 刘备这样一说,原本形态各异的坐着的人立刻都振作了起来,跃跃欲试。 董良此刻都顾不得自己有些屁股腿发麻,挺直了自己的腰背。 一时间还有一些梦幻的感觉。 最后的大决战就这么来到了吗? “若要起兵,可分几路兵马?”
周瑜两眼放光,他希望能单独带着自己的海军参与战争。 刘备没有答话,看了看一旁的诸葛亮,又看了看一旁的周瑜,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关羽身上。 董良在一旁取出了早早准备好的作战地图。 冲着关羽,刘备点了点头。 站起身来,走到上首,将图挂在墙壁上。 相比于张昭,董良知道的内情更多一些,这些事情都已经提前商议过。 大致已经有了一个草案,今天再拿到明面上来,大家互相公开的讨论讨论。 “大家请看。”
“第一路兵马可由庐江出兵。翼德将军此时正驻扎此处,由此直接向北进攻豫州。”
“豫章有刘磐,宗预、黄忠等将,可通过水路迅速北上,各路兵马汇聚于庐江,有翼德将军统一指挥。”
“此为西路军。”
“第二路兵马则在中。”
“徐庶、徐元直在丹阳经营半年,亦可直接领兵北上,与合肥甘宁邓芝汇合。合肥经过半年不停的修建,如今筑成坚固,且有三座辅城围湖而成。”
“彼此之间互为犄角,四通八达。此处可作为中转中心,中路军以此为大本营,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协调东西南北各方物资。”
“若从此斜插西北,可直接威胁许昌。由不得曹孟德不惶恐震怖。”
“主公和关将军可领其余诸将从京口直接过江到达徐州广陵,与徐州地方势力里应外合,攻城略地,先将徐州吞入囊中,可作为东路军,随时西进,包围豫,兖二州。”
董良在地图上大致给众人讲解了一下战略部署、进军路线,但其实这个战术并没有什么过于出彩的地方。 有的仅仅只是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分兵攻击而已。 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带出一支具有威胁的兵马,给予曹操迎头痛击。而曹操在面对北边袁家和南边刘备两重夹击之下,实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我水军作何安排?”
周瑜有些着急了。 在场的诸位将领之中,他只比关羽的身份略低,虽然他是后来的降将,但是他的地位在刘备这里十分受到重视。甚至比黄忠等人还要高一些。 而且还专门与他成立了一部海军。 以他的身份地位,董良必然是要在作战部署中专门点出它的作用的,而不可能以刘备和关羽率领其余诸将等将他给概括。 可如今,如此简单的作战部署,三两下就说完了,却没有提到自己,周瑜难免着急。 董良微微一笑。 “周将军稍安勿躁,你海军一部可作为北路军。”
“北路军?”
难免有些人发出惊疑,毕竟是曹操在北,刘备在南,从南攻北,哪里来的北路军? “正是北路军。”
董良自然确定自己没说错话。 “周将军携海军一部至京口东入大海,随即立刻北上,在青州以东登陆。”
董良手里的小棍儿直接点到了渤海湾的地方。 “从此处登陆,有吕蒙将军为后勤,周将军可沿大河两岸发起进攻,也可由此直插西南,云南边。东西中三路兵马,合围豫州,直达曹操老巢!具体是向西还是向南,便全凭周瑜将军临阵决定。”
“妙!妙!”
周瑜忍不住的抚掌大笑。 以往水军征战,只是在这长江之上,都是小范围局部作战。 如今直接从大海之上跨越千里,如此大迂回,大包抄,何等的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