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夫们将一只只箱子抬进了院子里,放在地上。
楚耀祖大叫道:“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抬走。我不收你们王府的东西。”
“状元公,别急。”赖媒婆说着,给管家们使了一个眼色,管家们将院子里的箱子一一打开,然后介绍起箱子里的宝贝来。
“状元公,您看,这一箱子东珠,可是我们王妃当年的陪嫁之物。这东珠产自王妃的母家,历来都是贡品。整个大周国,再找不出这么多的东珠。”
“状元公,您再看这对儿夜明珠,是当年羿王爷刚出生的时候,老太后赏赐给羿王爷的生母,当时的孝娴皇后的。”
“这幅《猛虎下山图》,是前朝画家汤博虎的真迹,价值连城。”
……
与其说管家们是在介绍礼品,不如说,他们是在炫耀王府的财宝。
“好了好了。”汤圆打断他们的话,“知道这些东西很珍贵了。还是请王府自己好好保管这些东西吧。
你们这般炫耀,也不怕贼惦记上了。”
王府的管家们被汤圆的话怼得脸黑如锅底。
“小郡主,您可看好了,这些东西,可是很多人一辈子见都见不到的。现在,都是你的了。”康嬷嬷道,“小郡主,不是我吹牛,这里面,好些东西,连皇宫里都没有呢。就比如这东珠,王妃的母家,每年给皇上进宫十颗东珠,皇上还稀罕得不得了呢。”
说着,康嬷嬷就顺手拿起一颗东珠,“小郡主,您看看,这么大的珠子,这么润的色泽。正配小郡主今日的妆容呢。”
康嬷嬷刚想把东珠放在汤圆的头上比比看可漂亮,不想,就在汤圆的头发上,看到了一颗珍珠,正同自己手里的一模一样。
“小郡主,您这……”
康嬷嬷愣住了,每年进宫给皇上的东珠,皇上不是自己戴,就是赏给宫里的娘娘们了,就连皇子公主们,也难得得到一颗。
小郡主的头上,却戴着一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康嬷嬷再一转头,赫然发现,旁边张氏的头上,也缀着一颗一模一样的东珠。
“这,这不可能?”康嬷嬷掐了一把自己的胳膊,怀疑自己在做梦。
“什么不可能?”汤圆取下头上的珍珠,故意把它凑得离康嬷嬷的眼睛更近,“哦,你是说这个吗?这个珍珠,竟然有那么珍贵?我都不知道呢。不过,再怎么珍贵的珍珠,也都是身外之物。不过,我这颗珠子,贵就贵在,它是从皇上的帽檐上摘下来的。”
“什么?”康嬷嬷怔住了,传说出,皇上从皇帽上摘下来赠与楚家的两颗珍珠,原来竟然是两颗东珠。
而皇上戴过,这更是给两颗东珠的价值加了成,康嬷嬷手里的东珠,完全被比下去了。
康嬷嬷忍住气,这一箱子东珠,只是聘礼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的聘礼呢,相信所有这些东西,定能使小郡主答应王府的一切要求。
“把所有聘礼都抬进来。”康嬷嬷强硬地吩咐。
一箱一箱的礼品被抬进来,楚家的仆人们怎么拦都拦不住。
最后,院子里已经摆不下,康嬷嬷得意笑道:
“小郡主,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呢。这么多的东西,总有小郡主能看得上眼的吧?”
“你们太过分了。抬了这么多东西来,白白占了我们家的院子。赶紧抬走。金山银山,我们都不稀罕。”楚耀祖嚷道。
汤圆也道:“王爷和王妃这是想利诱我?可惜了,我还是孩子呢,哪儿懂你们成年人的价值。这些东西在王爷和王妃的眼里,是珍宝,可在我的眼里,还不如那棵大树底下的秋千架珍贵呢。”
“你们快抬走吧。王府的珍宝不至于损失,我家的院子,也不至于失去空间,大家都开心。”张氏说道。
羿王府的人感觉不可思议极了,真的有人能对这么多珍宝不动心?
康嬷嬷觉得,他们定是在装模作样,恐怕心里早就痒痒得不行了。
“小郡主,状元公,我们王府,是真心想要求亲的。这些东西,可是王府的半数家产呀。不是我说大话,整个京城,能拿出来这么多东西的人家,就没有几个。而能拿出这么多东西当做聘礼的人家,绝对只有我们王府一家。”
“半数家产?”楚耀祖尾音上扬,表示不信。
“我要是有一句假话,立刻就让我被天打雷劈,死在你们面前。”康嬷嬷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汤圆冷冷地说道:“那还真是感谢你们王府看得起我呢。不过,这些东西实在是太占地方了,你们还是赶紧抬回去。过后,你们该聘谁家的闺女就聘谁家的闺女,我们管不着,也不感兴趣。”
张氏道:“我们家和王府,原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希望从此以后,依旧是井水不犯河水。”
康嬷嬷额头的青筋跳动,忍着怒气道:
“小郡主,若说这些东西占地方,这好办。”
说着,她打开小巧的木盒子,里面一摞,都是房屋地契。
“看看,看看,这都是王爷的地,有外面的田庄,也有京城里面的旺铺,二进三进的小院子,有的是。哪儿不能放东西呢?来,小郡主,拿着,这里的房屋呀,小郡主想住就住,想放东西就放东西。”
呵呵,反正今日抬来的这些东西,也早晚都会回到王府,所以放在王府的房子里面,很合理。
康嬷嬷把一摞纸直往汤圆的手里塞。
汤圆吓得赶紧往后跳了一大步,仿佛康嬷嬷手里的不是地契,而是毒药一般。
可不敢碰那些东西。
“我不要。您赶紧拿回去。弄丢了,我可赔不起。”
楚耀祖和张氏也离着康嬷嬷一丈远。
“你别这样,我们可没有碰过你带过来的东西啊。”
康嬷嬷快气疯了。
一旁的赖媒婆算是看出来了,这一家人,还真是不一样,竟然面对这么多财宝,一点不动心,还躲得远远的。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人啊?
赖媒婆倒是对楚家人,有些钦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