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帝随即又道:“那么张卿真实意图是做什么?”
“让人走出去。”
“走出去?”
天启皇帝诧异的看着张静一。
张静一道:“我大明就算不计辽东,生民亿兆,关内两京十三省,前年重新彻查了户籍,计有一千三百万户,人口近万万人!”
万万人就算一亿人口。
当然,在此之前,人口问题都是一笔糊涂账,大明有专门的户籍制度,可是这个制度有很多漏洞,尤其是明朝晚期的时候,大量的流民出现,还有许多的士绅和富户为了免税的需要,所以藏匿人口,因而,在册的人口数,这承平日久了两百多年的大明朝,竟和明初经过了远末大乱时差不多。
不过在此之后,尤其是新政推行,大量的人开始深入府县,进行人口清查。
另一方面,因为分发土地的原因,原先藏匿的人口,还有流民,也纷纷浮出水平。
开玩笑,这时候不站出来,分田都没你的份了。。
在这一次清查之后,朝廷总算得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那即是关内的人口九千七百多万,而关外,也就是辽东,人口也已接近七百万之多。
这个人口规模,至少在这個时代而言,绝对称的上是鹤立鸡群,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有百万人口的规模,就已算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了。
天启皇帝听到这里,倒是满面红光,毕竟这个时代的认知里,在自己的治下,人口增加是好事。
此时,只见张静一又道:“而且臣还察觉到了一个情况,那便是近年来的新增人口,增加也是极快。”
“噢?”天启皇帝道:“是吗?”
“是的。”张静一道:“这都是托陛下的洪福,新政推出,天下大治,不说其他,单说粮产量,就连年增长,这天下的饿殍,早已少了大半,从前减少人口,无非就是天灾以及人祸而已,而我大明承平,关内外几乎没有大的战事,粮食的问题也大大的缓解,还有便是当下医药的发展,从前百姓生五个孩子,便要夭折两三个,现如今,已是压缩到了夭折一两个的水平了,这是千年未有的事,可喜可贺。”
“所以臣认为,未来人口一定会迅速增长,臣这几年,曾派人至一些府县的村落进行考察,绝大多数的村落,人口的增加都是往年的一成甚至是两成以往。十年前,一村若是一年能添丁十人,那么现在,便能添丁十二三人,更可怕的是……夭折率大大的降低,臣甚至认为……二三十年之后,即便大明人口翻番再翻番,至四万万乃至六万万,也不无可能。”
天启皇帝听罢,倒吸了一口凉气,吃惊地道:“这么多?”
“人满为患,自然有好有坏,可是这么多的人丁,固然称得上是极盛之世,可臣却以为,我大明也需未雨绸缪,应当适当的鼓励一些人,走出辽东,也走出关内。到天下任何一个地方去,或是安家落户,或是进行经营,唯有如此……一方面,我大明的人丁依旧还可继续增长,另一方面,也大大缓解这些问题。”
“否则,这分出去的土地,原先一人可得十亩,三五十年之后,一人可能连一亩地都分不着了。而这些人无论是出海也好,还是前往西域也罢,自然也是我大明深入天下各处的……嗯,该怎么形容才好呢,就说棋子吧,将来无论如何,我大明血脉于天下各处开枝散叶,有何不可?”
“最紧要的是,他们要在各地立足,就免不得需要大明的支持,大明兴,他们才不至被人排斥,为人所排挤。甚至他们可以借助语言和习俗的优势,负责为我大明建立贸易网络,也为我大明无数作坊的货物找到销路,陛下,这才是百年大计啊。”
天启皇帝若有所思起来,口里道:“只是人离乡贱,何人肯去?”
张静一便道:“因而需要一整套的方案,一方面,要进行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大明需与诸藩国制定出一个保护侨民的方案出来,除此之外,也要善用厂卫的网络,人过去了,厂卫也要随着一道去开枝散叶。因此……臣以为……陛下不可妄开边衅,可以往的朝贡体系,却需更改,与各国的朝贡……该先保证通商,要令我大明与诸国互通有无,其二是切保商贾和侨民的安危,确保他们可自由的在诸藩之内,购置产业。商贾先行去了,少不得购产,购产之后,又少不得有人需去打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愁人不去?何况我大明,也需天下的资源为我所用,藩国的矿产和特产,也有价值,难免会有人垂涎,愿意前往,说不准能一夜暴富,有了这个动力,臣倒不担心人走不出去。”
天启皇帝听罢,又是若有所思。
张静一认为未来会人满为患,那么将无数的人口疏散出去,在疏散的同时,又可大量发展商贸,只是……如此一来……各国肯定会有所戒备。
谷嚟</span>毕竟……国中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汉人,而彼此之间语言不通,对方往往有带了不少钱财,天生就比本地的土人更有优势,而且他们随时与大明有联系,可以说对于未来的行情比当地人要更加通透,这些人不出几年,便可借助大明高质量的货物,成为当地的富户,并且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
这等于是直接将各国原有的社会结构,统统打碎,天下各国的王公贵族们,不心存疑虑,那才怪了。
于是天启皇帝便狐疑地道:“他们肯吗?”
“自然是不肯的,不过我大明也有两个优势。一方面,是列祖列宗们早已建立了朝贡体系,对于藩国较为优厚的条件,也不曾觊觎他们的疆土,因而……口碑还是有的,有个好口碑……至少可以确保他们的王公贵族,不至担心我大明有鲸吞他们的企图。这其二,便是辽东方面,八旗和流民军一路向西,所过之处,四海振动,如今谁不晓得,我大明军势已至极盛,一旦惹怒,免不得寸草不生,灰飞烟灭。各国也难免需掂量一二,明哲保身。与其与我大明交恶,受我大明征讨,倒不如拱手称臣,接受这些条件。”
天启皇帝道:“朕听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张卿倒是想到了许多年之后了。张卿之言,其实朕也有所疑虑……”
他有所疑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和长久以来的价值观不一样,天启皇帝的列祖列宗们,对于出海的百姓,视为弃民,而且十分不鼓励百姓们出海谋生。
在这个时代,市井之中,也是如此的思维,认为离开家乡的人,往往轻贱。
当然,张静一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不过他认为,迁徙人口并非是完全正确的事,只不过从利弊来说,趁着大明最强势的时候进行迁徙,反而是百利无一害的事,甚至对于千百年之后,都有巨大的影响。
天启皇帝倒是干脆,随即便道:“不过既然张卿认为这般对我大明有利,那么朕就恩准了。”
礼部的效率很高,在揣摩了天启皇帝的意图之后,尤其是张静一几乎每日都登门督促,很快一份章程便送到了天启皇帝的面前。
天启皇帝大抵地看了里头三十多条各种详细的条款,从与大明和藩国的关系开始,再至外交、经济、司法都有所涉及,因而,便下旨令内阁执行了。
内阁这边,在孙承宗的带领之下,火速拟定了诏书,分发诸国。
此时……在京城里盘桓的倭国使节,是最先得到消息的。
在看过了诏书之后,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担心。
实际上……这诏书里头除了说你打你之外,基本上限定了大量的倭王以及诸侯们的行为,除了必要的朝贡之外,甚至还直接涉及到了倭国的司法、通商甚至是民典的问题。
这对于倭人而言,显然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不过倭人看到如此‘严苛’的条件之后,这第二个反应,居然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讲实在的……他们来之前,做的最坏打算是大明找一个借口,说不准水师就抵达倭岛,然后就二话不说的开揍了。
倭人不傻,当初尼德兰人强迫他们开国,让他们见识到了尼德兰人的坚船利炮,现在尼德兰人都被大明打的满地找牙了,这大明倘若当真对他们动手,就势必是灭顶之灾。
现在对方提出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反而让人松一口气,这就好像做买卖一样,若是对方笑呵呵的什么都好说,那么十之八九人家压根不是来跟你做买卖的,而是打定了主意来抢你的。
反而这种苛刻的讨价还价,倒像是真的买卖人。
这一下子,心里舒坦了,还好……至少……这不是最坏的结果。
…………
推荐一本书《轨道之主》,作者不放心的油条。上架五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