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三个英才(1 / 1)

大明的朝堂上最近很不消停。

隔三差五的就有一个御史,或者六科言官被爆雷。

都是涉及为人或者为官的根本之事,不是人品有重大瑕疵。

就是贪污腐败、账目不清,巨额家产来源不明。

开始还是谢老六等人在把握尺度,都是东林党人爆料一个。

隔几天再把阉党的人爆料一个。

后来就不用谢老六他们操心了。

东林党被拿下一个,东林党就会挑选一个阉党成员祭旗一个。

然后反过来阉党再挑一个东林党开刀。

谢老六他们的作用也从开始的爆料,到后面根据两党爆料进行审核。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

一百一十个督查院御史,七十个六科给事中。

其中因为各种爆料被拿下,或者自己引咎辞职的,就达到了十八人。

其中阉党和东林党平分秋色。

然后阉党的几个内阁成员,和东林党的几个阁佬都坐不住了。

他们现在也感觉到不对了,相互弹劾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

尤其是首辅叶向高。

他明确的指出,朱涛这是在唯恐天下不乱。

因为锦衣卫是皇帝鹰犬,它就是皇帝手中的利刃。

现在利刃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对大明朝来说很危险。

所以不能再任由朱涛这样搅闹朝堂了。

而刘一憬却有不同看法。

他甚至觉得朱涛这事干的漂亮极了。

韩鄺也认为,虽然朱涛的密谍司行事出格了。

但现在真就没人有闲工夫弹劾孙承宗了。

而且他还认为被密谍司爆料的。

那些亲近东林党的御史言官,也真是把他们这些人蒙蔽住了。

如果不是锦衣卫的密谍司,揭开了他们身上的迷雾。

这些人的很可能会在日后,对大明朝造成很大的影响。

现在把他们清除出去,对大明朝是好事。

不能因为这些人是故旧是亲朋,就给与包庇。

尤其是当他拿出孙承宗派人送来的亲笔信,给几位阁佬看了看之后。

几位阁佬谁也不说话了。

因为孙承宗虽然是蓟辽督师,但他身上也有东阁大学士的阁老身份。

更何况孙承宗跟刘一憬的私交极好,跟叶向东关系也不错。

最关键的是,孙承宗在信中提出。

锦衣卫密谍司最近的一切行为,朱涛都是跟他商量过的。

孙承宗也认为,有必要借此机会整顿一下科道言官。

毕竟言官就应该是朝廷的良心所在,如果这些人不能秉持公心。

那么他们就不配坐在那个位置上。

在信中孙承宗还提出,他要调几个人去辽东,让他们给与方便。

第一个人是现任户部贵州司,从六品主事卢象升。

他是天启二年的进士。

刚刚任命他为临清仓督察,但人还没上任。

孙承宗想调他为辽东广宁观察使,以正六品任用。

第二个是现任吏部稽勋司正五品郎中,代州振武卫人,孙传庭。

他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家里有世袭的百户军职,但他是余丁。

孙承宗拟调任他为锦州城知州,以从四品任用。

除了他们俩之外,还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这个人不但叶向高,就连刘一憬跟韩鄺也闻所未闻。

因为他只是一个举人,乡试的成绩不错。

他是江西省乡试第三名,但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了。

现在正在吏部等待遴选。

孙承宗征调他为辽东屯田都是,以从七品简拔。

叶向高看了看韩鄺跟刘一憬,语气很是不解。

“孙督师怎么会要这三个人?你们对他们了解吗?”

刘以憬和韩鄺都纷纷摇头。

叶向高苦笑着说道:“看来这三人是有大才。

否则孙督师不会以私人关系,跟我们开口要人。

以孙督师的圣宠,只要一个奏疏递上来,陛下没有不准的。”

叶向高等人压根就没怀疑过,孙承宗要这三个人的目的。

因为他们知道,孙承宗为人正直,从不徇私。

既然孙承宗指名点姓的要这三个人,那么他们三个就必然有可取之处。

孙传庭还好说,他在吏部任职负责考功的,很可能跟孙承宗有过交集。

可卢象升是天启二年的进士,那个时候的孙承宗已经去辽东了。

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什么交集。

反倒是举人宋应星,他们不太在意。

孙承宗提拔举人也不是第一次了。

最近提升的那个孙元化,就是以举人之身被孙承宗看重的。

尤其是孙承宗在信里说了,是让宋应星负责屯田事宜的。

也就是说宋应星在农事上,应该很有建树。

还是刘一憬首先说道:“既然孙督师要这三个人,又不肯上奏疏,我们就公事公办的调人吧?”

韩鄺点点头:“看来孙督师很爱护这三个人啊!”

叶向高也笑了:“他最近风头太盛,树敌又多,阉党一直在盯着他。

他如果上奏要人,就把这三个年轻人推成众矢之的了。”

刘一憬撇了撇嘴,语气含酸的说道。

“是他运气好,从天而降了一个福星,否则现在有的他头疼。

如果我当时选择去辽东就好了,那以后名垂青史的就是我了。”

这话说的韩鄺和叶向高哈哈大笑。

却没人会误会,刘一憬是嫉妒孙承宗。

都知道,他是在替老朋友高兴呢。

因为早在十年前,孙承宗主持应天乡试的时候。

只是因为试题上写了孙承宗的语录,从而遭到其他党人的忌恨。

当时的楚党试图利用官员每三年一次的考核,将孙承宗逐出京师。

当时就是身为学士的刘一燝力保孙承宗,孙承宗才得以豁免。

韩鄺摇摇头,有些不赞同的说道。

“广宁伯此人,不是一句福星就可以解释得了的。

以我观之,此子胸有韬略,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叶向高也点点头:“韩阁老说的不错。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扶摇之上,真是愧煞吾等。”

刘一憬有些不同意见。

“二位阁佬对广宁伯,有些夸赞太过了吧?

我也承认广宁伯布局辽东做的很有章法。

尤其是联合蒙古共抗女真人之举,确是神来之笔。

可在铁岭卫囤积上万人,坐困堡寨,却是有些不负责了。

有草菅人命之嫌。

更何况,他能抓住女真人的弱点加以针对。

也是因为他在沈阳城做了几年密谍,知道女真人的弱点在哪里之故。”

韩鄺摇摇头:“我们派在沈阳城的密谍足有上百人。

为什么能抓住建奴弱点的,就只有广宁伯一人?”

叶向东也说道:“至于铁岭卫的人,那是没办法。

那么多的人,是不可能从容撤离女真人控制区的。

强行撤离也会折损大部,甚至全军覆没。

与其白白的牺牲掉这些将士的性命。

还不如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坚固的堡寨固守呢。

反正他们是必死无疑的。

固守堡寨还可以等待时机,不至于马上就死。”

刘一憬想说没有援助,那些人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再充足的物资,也有吃完用完的时候吧?

那时候怎么办?

可他转念一想。

就是自己处于朱涛当时的位置,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安置这些人。

在乱世中,能多活一天总是好的。

何况据说堡寨里的各种物资,可以用上几年无虞。

他并不知道。

朱涛自己就有办法,可以不断的给龙首山送补给的。

女真人要是想困死龙首山堡寨里的人,是不可能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小生真不是书呆子七月喜神 南宋:我,岳飞之子!反了!九孔 我在唐朝做捡史 三国:家兄典韦,开局硬刚吕布年轻宦官 书生凶猛 回到清朝做盐商 红楼春秋我为王 真桃花石帝国 二十七载Rongke 大唐小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