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明朝时期辽东的环境是真不错。
完全没有后世工业基地的那种乌烟瘴气,看不见蓝天的情况。
尤其是小雪初晴以后。
朱涛站在脚下的温泉别墅,看着不远处的义州城。
他的目光停留在义州城外,那些依旧赶着牛羊出来觅食的蒙古人。
他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大规模圈养牲畜,在目前不太容易实现。
起码这个冬天是很难实现的了。
只有在他大范围的种植紫苜蓿以后,才能改善这个局面。
后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圈养,是因为后世的饲料种类繁多。
用青储的秸秆,牧草,加上各种饲料。
就可以满足圈养牲畜的需要。
可在入秋以前。
他只找到了很少的一部分高粱秸秆,准备了一些青储。
粮食或者是饲料就更不用想了,现在大部分的人还吃不饱呢。
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做饲料。
大部分的麦麸子,都成为人类的食物了,何况真正的粮食了。
所以目前能做到圈养牲畜的,只有镇远堡内的城主府属民。
以及娜木钟、蓝田玉格格,还有大玉儿他们,加一起的九百帐蒙古属民
之所以能满足他们这些人的圈养牲口的需要。
是因为朱涛要供应一万多常备军,还有两万的矿工以及其家属的吃饭。
才有大量的麦麸子,稻壳、豆饼粉碎以后做成的饲料。
配以稻草,青贮的高粱秸秆喂养他们的牲畜。
所以这些跟朱涛有着间接亲密关系的蒙古人。
目前的幸福感和骄傲,都能在他们的脸上流淌出来了。
他们再也不用发愁,在下雪天让自己的牲畜吃什么了。
即便现在草原上就有大白灾的发生,也跟他们这些人没关系。
不过巴林部的其他蒙古人。
也不是一点没有享受到朱涛带来的便利。
往年入冬以前,就必须大量宰杀的羸弱的牛羊。
在以前就只能做成肉干,不然冬天里这些牛羊也会很快死掉。
可是还不能多杀牛羊,至少要保存一定的数量才行。
因为没有足够的牛羊,别说红食跟白食了。
就是他们过冬取暖都成问题。
因为没有牛群就没有牛粪。
没有牛粪别说取暖了,想喝口奶茶都不容易。
今年他们只留了足够为他们,提供食物的奶牛,种牛以及羊群。
其他多余的牛羊,都卖给了天福商号。
然后从商号的手中。
换来了大量的酥油,糜子,麦子、茶砖。
最关键的就是那种,
可以不断火的蜂窝煤炉子,还有一块块的蜂窝煤。
比在帐篷里弄个火塘方便多了。
只要弄个竹筒连接在炉子上,再把竹筒子伸出窗外。
就不用担心有烟毒的危害,帐篷里也能一直保持足够的温度。
再也不用在寒冷的时候,一家人都跟羊群挤在一起过冬了。
所以这些蒙古人,也就没有必要保留大量的牲畜了。
现在的蒙古人炫富,已经不提自己家有多少牛羊了。
而且比自己家存储了多少粮食,茶叶,多少蜂窝煤块。
因为饲养的牛羊少了,游牧的需求也降低了。
辛苦一秋天收割的牧草,基本就够不多的牛羊吃一冬天的了。
当然了,没事的时候他们也会赶着几头牛,几十只羊。
去不远处的草地上,让牛羊啃点草根。
这属于生活习惯,而不是必须的行为。
慢慢的这样干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因为他们忽然发现。
赶着牛羊出去吃的那点草根,根本就不够牛羊走路消耗的。
所以围绕着镇远堡和镇宁堡的城外,聚集了大量的蒙古部落。
人一多,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治安事件。
为了维护镇远堡和镇宁堡周边的治安。
乌苏不得已又从部族中抽调人手,成立了维护治安的部队。
而可以在帐篷里猫冬的蒙古妇女,又在几位蒙古贵女的倡导下。
开始学习如何织毛衣。
毛线由几位贵女提供,她们保证回收成品。
以粮秣作为她们付出手工的报酬。
织好的毛衣,一件换三十斤高粱,或者糜子。
折合成银子就是一钱。
一个熟练的女工,一个月可以织五件毛衣。
足够一家四口过日子的了,每天一干一稀两顿饭,还是能保证的。
手套跟围脖的技术简单,产量又大。
所以的手工钱就低些,一副手套给粮食三斤,围脖五斤。
然后这些蒙古贵女,又把这些织好的毛衣,卖回他们原本的部族。
比如来探亲的阿巴亥蒙古,以及科尔沁蒙古的商队。
一件毛衣换一只肥羊,或者五两白银。
这属于强买强卖,她们的亲人还必须得买单。
其实毛线制品卖给蒙古人的是少数,毕竟蒙古人过冬都有皮袍子。
毛衣、毛裤、手套、围脖的真正受益者,是关宁军。
这些明军将士。可没有蒙古人那样的条件。每个人都有皮袄穿。
他们能有一件棉衣御寒就不错了。
可是在棉衣里面再套一件毛衣,就能暖和的过一个冬天。
手上戴着不怕冷风吹,也不怎么影响作战的手套。
脖子上虽然没有贵人围的狐狸皮,可是现在他们有围脖了。
还有可以戴在头盔里的毛线帽子,脑袋也不会被铁盔冰的头疼了。
别人不说。
刚刚才领了赏金的关宁铁骑,每人都置办了全套的毛线制品。
从头上到脚下,帽子、围脖、毛衣、毛裤,两双毛线袜子。
一个人只需要花费十两银子就足够了。八壹中文網
换在平时十两银子他们也是舍不得的。
可这不是刚刚才领了赏银吗,赏银来的容易,花的自然就痛快。
因为这样的装备,可以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有了战斗力,下次作战就能杀死更多的敌人、领取更多的赏银。
一万人的关宁铁骑,朱涛就赚了五万两银子。
没错,就是这么暴利。
这就是垄断的优势,谁让别人弄不出毛线来呢。
随着毛线制品,在蒙古和宁远等地的铺开。
良好口碑,自然就给朱涛带来了更多的订单。
现在连山海关内、甚至朝鲜的的商人都来购买了。
朝鲜的商人,还想购买铁炉子,跟蜂窝煤的授权配方。
山海关内有以绍钰名义开办的各种作坊。
所以炉子跟煤炭是不缺的,他们只要求购买毛线制品。
对于这些商人的购买要求。
朱涛的条件是不要钱,只要粮食。
谁的商队拉来了粮食,毛线制品就优先卖给谁。
他这是借用了,盐业开中法的思路。
对于朝鲜商人要买蜂窝煤的秘方的要求。
朱涛就一句话,不卖!
他只卖给朝鲜人烧块煤的铸铁炉子。
前面说了,铸铁的路子不难模仿,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生铁。
所以朱涛不怕他们仿制,这就是他效仿郑国渠的故智。
铸铁炉子简单,方便,对民生有很大的作用。
不管是贵族还是贫民,家里都需要炉子过冬
任何一个商人,都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
可铸铁在哪个国家,包括大明在内,都是限购的。
盐铁专营。
所以朱涛并不担心。
谁能大量的制造铸铁炉子,来冲击他的生意。
而蜂窝煤炉子就简单的多,也容易仿制。
但朱涛不怕他们仿制。
因为他们仿制完了蜂窝煤炉子,也只能烧煤块。
无法制造出合格的蜂窝煤。
但煤块的价格高啊,产量又少。
能烧得起煤块的,就不差铸铁炉子的钱了。
这是因为蜂窝煤,是用黄泥跟沫煤、木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
不知道这个配比,蜂窝煤不是燃烧不持久,就是不爱着火。
好东西就不能给敌人,这是朱涛的基本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