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看守所 “郁修!”“到。”
“穿好衣物,跟我们走。”
“是。”
距离我苏醒只过去一个小时,护士给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指标检测后,叫来了几名警察。看上去,他们似乎是要带我出去,至于去哪儿,则没有透露半点。 不过,不管是去哪儿,总比回到牢房要强吧。 穿戴整齐后,两名管教押着我等在门口,却迟迟不见车来。一直等了半小时左右,一个年轻警员匆匆跑来,说是因故还要延后一小时。 管教只好准备押送我回牢房暂候。 “等一下。”
在回去的路上,我叫住了管教,我可不想一个人再回到牢房,呆在没有梁择栖的单人间,这于我如同炼狱。
“什么事?”管教露出些许不耐烦的神情,毕竟才刚刚白白站了半小时。
“那个,我想去阅览室看会书行吗?”“现在?”
“是啊。”
“你以为在这里度假吗?”
“你知道,我精神状态不太好,在牢房里关出个幽闭恐惧什么的也不合适吧。现在又是开放时间,就一个小时,拜托二位大哥啦。”
两个管教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过了片刻才对另一个使了个眼色。 “行吧,别想耍花样。”
“你以为美剧啊,这里是中国,我能耍什么花样?”
得到同意后我略显口无遮拦,不过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的我赶紧捂住了嘴。 12月23日 阅览室 选择到阅览室来一方面是不想回到那个封闭的空间,另一方面这里或许能够帮助我思考。 我试着猜想梁择栖会怎么做,上一次来这里他看了什么呢?他看了林教授的作品,然后看出了林教授对何茼英的爱慕,随后又抢人家的博物大百科看,看出了何茼英用的相思豆毒。 哦不,怎么是他呢?他即是我啊,也就是说,当时抢人家书那个是我!这也太尴尬了!想到这幅画面,我实在难以接受现状,那种自傲且粗鲁的家伙,居然就是我。 那么,当时在我读书的时候,同一时间并没有梁择栖在读书,他之后推理所引经据典的内容都是我的记忆……可不管怎么说,“我”这个人格还是没有“梁择栖”有用啊,他看了跟我同样的书,却提取到了许多有用的讯息,而我,看书顶多也就能陶冶一下情操。尽管梁择栖说我就是他,可是脱离了梁择栖人格的我,显然就是个废物。 我一边苦恼着,一边又走到古典文学的书架前,那本《山海经》依旧在原地,除了我以外,想必也没人会看这种枯燥的东西。不,如果不是和林教授有关,甚至我也不会碰这本书。 我拿起它,轻轻拂去一些灰尘。 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读了这本书,只是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欸,但是说来也奇怪,梁择栖那家伙好像也看了这本书啊,这也是他唯一没有读出什么门道来的一本书。 那我还要再读一遍吗? 我内心有些犹豫,虽然林教授对《山海经》似乎有着特殊的偏爱,但是已经读过两遍也读不出什么线索(梁择栖那一遍也算我读的吧?),没必要再读了吧。 虽然一边这么想着,一边手还是不自觉地翻开了它,书页很自觉地停在了156页,右上角的栏外标题显示此页内容属于东次二经。 这并非是一个巧合,因为在我翻动的过程中,由于书缝中间的压痕,让我很容易地定位到了这一页。这说明,上一次阅读恰好看到这一页,并且停留许久。 是我看的?还是梁择栖?抑或我们的记忆也是共生的,又或者他根本没看过,那都是我的幻想。至于我上一次是不是看到这里,我也记不大清了,实话实说,《山海经》每一章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只是不同的动植物在不同的地方出现罢了。 我向前翻了一页,来到154页,这是‘东次二经’的开头。如果当时我确实读到156页了,那么这里我应该读过了才对,可是我对此却没有任何记忆。也许果真是梁择栖读过的也说不定……我抚摸着书缝的压痕,略显粗鲁的看书方式,这的确不是我的习惯。 那么,不管怎么说,就从这里读下去吧。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邻食水,东望沮吴……” 看《山海经》的一大乐趣便是地理知识,这东次二经属于东山经,专门讲的就是现在的华东地区,这空桑山会在哪儿呢?我循着注解看去——空桑山,在今山东曲阜市北。 曲阜市?巧了,这不是莫群的老家吗?我接着往下看去。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名曰軨軨,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野兽,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水灾。
再往下,“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这里并没有说明曹夕山现在的具体位置,但由六百里推断,应是山东青岛附近。 再往下,“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下方的注解说道:葛山,在今朝鲜半岛。这下可令我糊涂了,山东往南,怎么也去不到朝鲜啊,这样看来此处就是误记了。 于是我跳过这一段,再往下,“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娥之山……”这余娥之山即余娥山,在如今江苏徐州附近。 徐州……我记得连环杀人中有两起都是发生在徐州,一起是李豪之死,一起是纵火。 这其中是否有所关联呢? 我来不及思考太多,继续看了下去。 “有兽焉,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意思是说有一种名为犰狳的兽,只要一出现就会导致蝗灾,危害庄田。其实现实中的犰狳并不有害,他们以食白蚁为生,只是在书中出现的大多是一些恶兽。
再往下,“又南三百里,曰耿山……”耿山未做注解,不知在哪里,跳过。 接着往下,“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耿山在今连云港市附近,那么原文里所说的南也就不准确了,应为东三百里,不过这对于年代久远的《山海经》来说,并不算什么大误。 只是,连云港……孟千泉就在连云港被杀,这些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我赶紧看下去。 “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沙水是发自灌云的大沙河,流向连云港方向,那么卢其山的方位判断应该是对的。 “其中多鵹鹕,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啊!这一句看得我冷汗直流,意思是这种叫鵹鹕的鸟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这难道不是在影射孟千泉之流吗?上古的神话暗合了几千年后的现实,这实在无法不让人惊叹! 更诡谲的是,这几个地方也暗合了连环杀人案的案发地点,除了……临沂。 我再往回看去,既然卢其山的方位已经明确,那么前面指代不明的耿山…… 果然! 如果把卢其山在连云港作为已知条件,那么耿山就是从连云港往北三百里……是临沂! 没错,耿山如果在临沂,那么除了葛山,其他出现在“东次二经”的路线便能完全说的通了……杀害路菲菲的案发地临沂,没有缺席,四个案发地点——全部出现了! 还有!既然鵹鹕看似是在影射孟千泉,那其他几个地名后面出现的动物会不会也代表着什么呢? 首先是位于空桑山名曰軨軨的野兽,一旦出现则导致天下水灾,是不折不扣的恶兽,但是除了恶以外没有明显的迹象代表是指代莫群。 其次是位于余娥山的犰狳,也是导致蝗灾的灾兽,蝗灾意味着什么呢?我没有什么头绪,或许单纯的有害动物已经能够代表李豪了吧? 还有就是耿山了,方才跳过没有看完,后面原写的是:“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有恐。”
意思是哪个国家出现哪个国家就会发生令人恐慌之事,如果这朱獳是指路菲菲,那对于她而言批判稍显过甚。
尽管后面动物的指代并不算十分贴切,但就目前看来,四个地方对应四起杀人案,这已然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了。另外,假设连环杀人案确实与《山海经》有关的话,那还有一起发生在徐州的火灾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尽管他也是林教授手稿中描述的五行之一,但是其他任何地方都表现得那么孤立,这起火灾真的是连环杀人案的一部分吗? 东次二经继续往下,就去到了浙江部分,看上去和案情也似乎没有了关联,我依旧翻回到前半部分,反复琢磨着其中的缘由。 连云港、临沂、曲阜、徐州组成了一个封闭的四边形,东次二经中所有的方向全部为向南宁,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即使把所有向南的指向都予以纠正的话,穿插其中的葛山也仍旧十分突兀,虽然当今的考古认为是在朝鲜,可是却完全不合乎逻辑。 曹夕之山,向某一方向三百八十里……是葛山。 又向某一方向三百八十里……是余娥之山。 我试着用手在空中笔划出一个虚拟的路线,可是这条路线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这时我看见,葛山后面还有一句“东流注于余泽……” 而余泽考古判断是江苏邳州,现在已经干涸,那么葛山也就位于邳州之西……而邳州就是隶属于现在的徐州,邳州之西正是徐州的主城区!这样的话,葛山岂不是也在徐州? 我明白了!整个东次二经里,只有这一段“南三百八十里”出现了两次,而这两次并不是指先向南三百八十里后再向南三百八十里,而是两次均从曹夕之山出发,南行三百八十里,到达徐州。那么也就意味着,葛山、余娥山都是位于徐州的! 这也正与徐州出现两起案件相符! 一切都厘清了!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我解锁了梁择栖的大脑,我突然感觉现在思维迅捷。 那么,如此惊为天人的巧合则必然是人为的了,并且凶手对于《山海经》的研读超乎想象,在此基础上我稍作推演,分析出一种可能的情形:凶手发现莫、孟、路、李和未确定身份的第五人,他们的所在地竟然与东次二经的五个地点完美契合,油然生出一种“天意如此”的使命感,促进了他的杀人动机,而作为林教授的狂热粉丝,研读《山海经》也着实合情合理。 那么,这个凶手会是谁呢? 我对着眼前的《山海经》开始冥想,试图找到一些思路。 但是,管教们不合时宜地出现了。 “郁修,车来了,跟我们走了。”一种怅然若失袭上心头,光是知道以《山海经》作为路线并不能破案,我对凶手仍然一无所知。 “就一分钟,让我再看一分钟。”
我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说道。
葛山后面的动物是什么呢?我还没看。 “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等一下! 为什么? 为什么是食之无疠?吃了它就不会感染瘟疫。 这不是灾兽,也不是恶兽。 为什么呢? 难道说杀死珠蟞鱼,为了救人治病,所以也必须要杀死吗? 如今似乎也只能这样理解了,亦或是凶手参考《山海经》本就不在乎是否契合得有多完美,光是地点的契合已经足以让人神经兴奋了。 就在这时,管教已经出现在我面前,把我手中的书一把抓去。 “哟,《山海经》。”
他看着书的封面,假模假样地念了起来,“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上古生活的百科全书……可以啊,挺爱学习啊。”
“你说什么?上古奇书?”
我顾不上他的嘲讽,抢过书来看着封面,上面的推荐语赫然写着《山海经》与《易经》、《皇帝内经》并称“上古三大奇书”。 上古奇书——这个仿佛非常熟悉的词突然蹦进我的耳朵,但是我到底在哪里听过呢? 对了! 没错!是从石岭成那里听到过! 他说莫群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路菲菲也参与其中,而读书会的主题正是——上古奇书研讨。 “我要见石岭成!”
我立刻对着管教大喊,但是管教也许被我突如其来的模样惊到,一动不动,我扯着他的衣领继续大声说,“我有重要的线索,请让我见石警官一面!拜托了!”
“你……开什么玩笑。”
“我没开玩笑!”
“我管你开没开玩笑呢,你现在有没有资格被审讯都难说,还见什么石警官?”
“什么意思?”
“你知道车来接你做什么吗?”
我摇了摇头。 “精神鉴定!”
管教一边说罢,一边把我往门外带,“精神鉴定结果如果没问题,你再找石警官吧。当然有问题的话,你就能不被判刑了,倒也算好事,你希望哪个结果呢?”
“我希望……呸!我本来就没毛病,也无罪!”
我对管教说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言论嗤之以鼻。 但是没有用,很快我就被拉上了车,车上的玻璃都做了黑化处理,光线变得特别幽暗。 我不知道等待着我的将是什么。 莫群组织的读书会又包含了什么秘密? 再然后,万一,万一我真的被认定有精神问题,接下去又该何去何从呢? “告诉石警官,东次二经、读书会!”
我用最真挚的眼神看着管教,留下这句话,希望他能把这几个字记住并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