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夫人的速度是迅速的,在得到回复的第三天就遣媒人上门提了亲。
由于吴晴晴今年才14岁,成亲的事宜肯定要等到她16岁以后。
因此,两家便没有提前讨论接亲的事宜,只说待吴晴晴过了16岁,再行讨论。
吴晴晴觉得16岁太小了,还未成年,便提议成亲的话要等到18岁之后才可以。
当然,这想法和大武朝的风俗惯例相悖,她必须找一个好一些的借口才行。
借口是有的,当然是农家乐主体刚刚完工,还有很多的细节没有完成,这是吴晴晴的心血,她想趁着这几年未嫁的时间将其弄好。
毕竟这农家乐吴晴晴不可能带到赵家去,而且嫁入了赵家,吴晴晴也不可能时常帮忙经营农家乐。
因此,对于吴晴晴的这个提议,赵老夫人觉得可以接受。
但是,赵青云就有一些不能接受了,他比吴晴晴略大几岁,自然是希望吴晴晴越早嫁过去越好。
而且吴晴晴越早嫁过去,他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吴晴晴朝夕相处。
但是,吴晴晴都强硬的说了要18岁之后再谈成亲之事,她便不好过多的强求了。
毕竟现在是他求着吴晴晴,煮熟的鸭子还没有到嘴就飞了,就不好了。
不得不说这时的赵青云,已经将耙耳朵气质完全的显露了出来。
时间飞速流转,没过多久,就已经到了栽种蔓荆子的时间。
由于武裕隆的大刀阔斧,蔓荆子几乎种到了大武朝的每一个地方。
栽种蔓荆子不仅免税,而且还能代替荤油食用,味道还比荤油的味道好。
这几点完全抓住了所有大武朝农人的心,他们几乎拿出了所有适合种植蔓荆子的土地来种植蔓荆子。
不过这些仅限于一般的农户,毕竟朝廷提供的种子数量还是有限的,不能达到让所有人想种就种的程度。
冬至那天是一个好日子,对老吴家来说更是一个好日子。
吴明在冬至这天成亲了,娶的当然是赵全家的大闺女赵如意。
吴明和赵如意可谓是两情相悦,慢慢走到一起,到现在成亲,也算是修成正果。
吴晴晴前段时间给自家的农家乐打出了一个招牌,那就是承接各种酒宴的招牌。
由于想法奇特,至今为止,一个上门的生意都没有。
恰巧吴明成亲,吴晴晴就想着把吴明的婚事弄成一个活招牌,让有想法在外包席弄酒宴的,都可以考虑考虑他们家的农家乐。
大武朝的婚礼注重仪式,吴晴晴自然也会渲染这种仪式。
她仿照现代的婚庆台,也在古代搭建了一个婚庆台,除了没有灯光效果之外,其余的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
“花轿来了,花轿来了,大家快准备好!”
随着一道道高呼声响起,帮忙弄仪式的人有条不紊的加快了速度。
来贺喜的人也从四面八方涌到了婚庆台周围。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听说是闻所未闻的婚庆之后,便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婚庆台围了个水泄不通。
“呀,好漂亮!”
“那台子上放的都是鲜花吧!”
“是鲜花,而且都是红色的鲜花,看着就喜庆!”
“这个叫做婚庆的东西还真是别出心裁,我要好好看看,若仪式也得体,我大儿明年成亲的时候,也弄一个这婚庆台子。”
“我家也想弄,只是不知道吴老爷家这农家乐愿不愿意去我们家帮忙弄婚庆台子。我觉得成亲这等喜事还是要在自己家中办才好,毕竟热闹不是!”
“对对对,说得有理!”
……
吴晴晴在旁不经意间听了一耳朵,心想她给农家乐打得承包酒宴的招牌可能石沉大海了。
但是,他们农家乐即将迎来另外一门新的生意。
那就是婚庆生意。
刚刚听着那几人的讨论,他觉得专门成立一个婚庆店铺,到处帮忙搞婚庆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众人喋喋不休的讨论声,终于迎来了吴明和花轿。
当吴明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赵如意来的时候,已经看不见婚庆台子的位置了。
还好围观的人很自觉得将婚庆台子的入口给露了出来。
吴明下马,走到花轿旁,将盖着盖头的赵如意扶下了车。
然后,两人共同牵着一个红彩球朝着婚庆台子走去。
由于,担心赵如意盖着盖头,走路不慎摔倒,安排了专门的喜婆扶着。
我们来说说赵如意吧,此时的她心中是既激动又紧张。
激动她和吴明有情人终于终成眷属。
紧张接下来所谓的婚庆仪式。
要弄这个婚庆仪式,吴明是征求过她的意见的。
她起初是不愿意的,因为她觉得要从台上招摇而过,十分的丢人现眼。
但是,当吴明听到她的想法后,就怒了。
这可是吴明第一次对她发怒,她当时怕极了。
还好吴明看出了她的恐惧,耐心解释道:他其实是为了给她一个不一样的成亲,才决定举办这个婚庆的。
吴明还告诉她,这个婚庆和平时的成亲流程差不多,只是增加了一些活跃氛围的小环节。
所以让她不要怕,大胆的跟着他走就是。
她确实十分的怕,因为她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她的身上。
但是,吴明劝慰她,她长得这么漂亮,为什么要害怕被别人看?
而且吴明还告诉她,他就是要通过此举,告诉所有人他吴明娶了一个漂亮的好媳妇,同时也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她是吴明的媳妇。
不得不说,她被吴明说心动了。
此刻的她紧紧的抓着喜婆的手,喜婆看出了她的担心,小声安慰道:“娘子别怕,下面这些人又不是洪水猛兽,你不用这么紧张!”
赵如意想想也是,慢慢的放松下来,并致谢道:“婶子,谢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