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成都好久没有用过现金了,猛的把一叠崭新的钞票拿在手里,闻着上面的油墨味儿,还真有点兴奋。
夏成蹊在旁边看着,道:“特意取的。”
江成数了数,五十八张,以老两口平常那省吃俭用的性格,确实是算大方了。
最主要的是见面礼这种东西,是一种风险性很大的投资。
礼给了,儿媳妇跑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五千多块钱说少不少说多不多,但其中透露的重视性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江成数钱的时候发现这五千块钱里面没有一张旧钞,基本上都是全新的,估计是爸妈取钱之后还特意挑选过。
江成把钱递给夏成蹊:“感受一下心意。”
夏成蹊接过来感受了一下,道:“不想要但又不舍得再送出去。”
“我现在能挣钱了,用不着替我爸妈心疼。”江成安慰。
于是夏成蹊握着钱闭上眼睛重新好好感受了一下,然后道:“那我就收下了?”
“收了他们才开心。”江成道。
夏成蹊把钱重新塞进红包,然后嘿嘿一笑:“跟你送我的那个稿费放一起收藏。”
江成点头:“我觉得可以。”
“奶奶家什么时候去?”夏成蹊问。
江成道:“现在去吧,再晚一会儿估计他们自己就来了。”
两人又下楼,跟江爸江妈打了声招呼,喊上江珊,一人从后备箱抱一箱东西,结伴一起去江成奶奶家。
江成奶奶家离江成家也不远,江成家是在村西头靠中间,奶奶家则是在村头靠南,差不多一百米左右的距离。
现在差不多是做晚饭的时间了,路上人不多,就遇见了两三个人,都是去小卖部买东西的。
有熟悉江成的,乐呵呵的打招呼,当然不会无视夏成蹊,得知是江成女朋友之后都说好。
也有不熟悉的,毕竟村子挺大的,小孩子长得又快,就算以前见过现在再碰上都不一定敢认。
何况现在年轻人都是出去打工的,一年回来一趟,一趟呆不几天,一个村子的人除非离得近,不然也都是相当陌生。
夏成蹊感觉挺稀奇:“我还以为农村都是那种全部都熟得不得了的。”
“以前是这样,打工的少,经常下地,就算是离得远的不熟悉的,经常见面也熟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年轻人谁还下地干活,把钱往家人卡上一打,机器过来一收一耕,活就完了,秋收夏种地里都没几个人,再加上在县里在外面买房的越来越多,年轻人跟上了年纪的人就更是没什么熟悉的机会了。”江成介绍。
江珊道:“以前村里可热闹了,现在嘛,除非过年,不然基本上都挺冷清的。”
夏成蹊能感受到那种安静,跟来时想象的挺不一样:“烟囱都没几个冒烟的。”
江成笑:“那是因为现在都用电或者气了。”
只有一些明显的老房子,还会冒几道青烟。
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才用柴火烧饭。
主要现在柴火也不好找了,以前秋收的时候,光是玉米秸杆都要拉好几天,现在机器一过,秸杆直接都粉碎到地里了,烧火生饭,只能用玉米芯,或者去外面扫叶子,干柴一般做饭用不上,太浪费。
以前也只有蒸馒头的时候才用。
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一个好大的池塘,只是里面没什么水,到处都是草,中间还被踩出光溜溜的一条路,那是通往隔壁村的捷径,不然还得从池塘边上绕,没人愿意多走那几步路。
江成指着那路顺嘴说了一句:“我和珊珊小时候上学就从这走,不过现在小孩子上学也都去镇上了。”
江珊则是给夏成蹊指左边:“那就是奶奶家。”
从池塘里面斜着走过去,可以看到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正面是由堂屋和东西里屋组成的一栋青砖老房,东边是一间还算新的红砖平房,平房门开着,里面透着有点发黄的灯光,平房顶上的烟囱里,则是不停冒着青烟。
篱笆院的门也是木板钉制的,有些木板上面还残留着大片的树皮。
江成直接推开木板门,率先走进去。
还没说话,就已经听见爷爷奶奶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
江成爷爷道:“四十五分钟到了,不添柴火了,闷一会儿吧。”
江成奶奶道:“你去传贵那里看看,成成和珊珊也该到了吧?”
江成对夏成蹊道:“应该是在蒸馒头,等会儿拿几个回去,比买的好吃。”
然后对着厨房喊:“爷,奶,不用去看了,我们已经到了。”
厨房里先是安静一下,然后跑出一对老头老太太。
俩老人先是瞅了一眼孙子孙女儿,接着去看夏成蹊。
夏成蹊主动打招呼:“爷爷奶奶你们好,我是蹊蹊,你们……知道我么?”
“知道知道,成成对象是吧?哎哟,我正打算让他爷爷过去瞅瞅呢……别站院子里,进屋进屋。”江成奶奶赶紧进堂屋,顺带把灯打开。
江成爷爷一边把厨房门口今天劈的乱七八糟的木柴往墙角踢,一边也跟着招呼:“进屋说话,进屋说话。”
三人进屋,把东西放下,江成爷爷就站在门口,一边笑呵呵看着屋里,还一边朝厨房里面瞅。
灶里还烧着火呢,不过不用加柴了,看着不出事儿就行。
江成奶奶埋怨:“真是的,过来怎么还带东西,净花那些没用的钱,你们自己买点吃的喝的不比买这些强?”
夏成蹊就说应该的。
江成奶奶把连椅上的东西挪走,叫夏成蹊:“坐,坐,别站着。”
夏成蹊一边笑着坐下,一边矜持的打量。
这房子比江成家的小多了,而且东西里屋跟堂屋之间也不是用墙隔的,而是竹编的像是屏风一般的东西,灯光也比较暗,开关还是手拉绳。
江成奶奶从橱柜里拿出瓜子花生放到桌子上,招呼三个人吃,又问要不要吃苹果,江成说不用:“等下带几个馒头回去就行了,快蒸好了吧?”
“已经蒸好了,再闷几分钟就可以拿出来了,就知道你们今天到家,特意算着这个点儿蒸的,唉,现在打面都不好打了,要跑好远。你们先等一下,我进屋拿点东西。”江成奶奶一边说着,一边进了东里屋。
夏成蹊招呼江成爷爷:“您也坐啊。”
江成爷爷摇摇手:“不用,你们坐就好了。”
江成奶奶很快从里屋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红包。
这回不用征求江成意见,夏成蹊赶紧站起来推辞:“奶奶,使不得,使不得。”
江成奶奶把红包往夏成蹊手里塞:“小家小户,别嫌少。”
“奶奶,真不用。”夏成蹊推回去。
奶奶又推回来:“拿着拿着,钱少也是心意。”
夏成蹊再推回去:“奶奶,跟钱多钱少没关系,是真不用,你们年纪大了也要用钱,就自己留着买东西吧。”
奶奶再推回来:“拿着,成成好不容易带个小女孩回来,红包是一定要给的。”
夏成蹊听着“小女孩”这三个字实在是乐得想笑,但看着江成奶奶手里的红包又实在是急,赶忙求救的看向江成。
江成站起来接过红包毫不客气的端进兜里:“奶,我帮她收着。”
奶奶点头:“好,你俩谁收都一样。”
夏成蹊急:“江成!”
江成按她的肩膀:“坐。”
奶奶又招呼:“吃点瓜子花生。”
夏成蹊一边推辞不用,一边责怪的看江成:“奶奶的钱不能要。”
“没事儿没事儿。”江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夏成蹊气,又没办法,只好委屈的跟奶奶道谢:“谢谢奶奶。”
奶奶则是从供着神像的长条案几上拿起一幅老花镜戴上,然后坐到江成三人对面的连椅上好好看了看夏成蹊。
刚看第一眼嘴就笑得咧开了:“这闺女长得俊,排场。”
得,敢情刚才那么久,都没看清人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