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斯斯文文的,没想到还挺能屈能伸的。”十七公主上下打量着秋望郡,“如若被抓了,事后别人笑话你怎么办?”
秋望郡想都没想就说道,“榜下捉婿历来被传为佳话,在下被抓,说明在下受欢迎,没什么好丢人的。”
“探花郎心态不错。”明珠赞道,“晚上还有琼林宴,金卫长,安排两个人护送探花郎回去。”
“是!”
金卫长指了两个青吾卫,“你们两个护送探花郎回家。”
“多谢郡君。”秋望郡道谢后,朝南荣修和十七公主拜别。
待人走远,十七公主问明珠道,“郡君,你觉得探花郎怎么样?”
“公主指的是哪方面?”明珠说,“是探花郎这个人还是他的才学?”
“都有吧!”
“探花郎的才学和容貌,已经检验过了,没有问题。”
“郡君这个回答,等于白说。”
“不然呢?”明珠摊开双手,“我与探花郎不熟,他人品如何,有没有娶妻我也不知道呀,要不你问你哥,看他知不知道。”
南荣修更直接,“我与探花郎不熟。”
十七公主表示很郁闷。
她看了看明珠,又看了看南荣修,最后哼了一声,“你们欺负我。”
“有吗?”明珠一脸无辜。
“有,你们就有。”十七公主耍性子的跺脚,“你们明知我是什么意思,还故意说不熟,我问的是这个吗?”
“那公主问的是哪个?”
“就是……就是……”十七公主就是了半天,憋不出一句话,反而急的红了脸。
南荣修有种不好的预感,“十七,你不会……”
“你可别乱说。”十七公主更激动了,“我对探花郎可没那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他这个人有点脑子而已。”
南荣修:“……”
那你激动作甚?
明珠却不厚道的笑了,“那你脸红作甚?这不是让人误会吗?”
“我那是急的。”十七公主没好气的说道。
南荣修舒了一口气。
街上的人流逐渐散去,捉婿的老爷们大多无功而返。
早已逃回家中的潘子钰,听到探花郎被逼上楼顶,不厚道的笑出了猪笑声。
还好他跟柏礼跑得快,不然真的难以想象,他一个偏偏美男子被一帮人追着满大街跑是什么情景。
明珠回到别院就去找沈长枫。
“大哥,你跑的这么快,是不是早就预料了?”
“嗯!”沈长枫点点头,“准备散场的时候,我发现路边有几波人,便留个心眼,是以没参与这份热闹。”
“大哥这般是明智的。”明珠笑道,“探花郎被那些人逼得上了楼顶,他向我们求助的时候,头发都乱了。”
“以前在府城求学,经常听夫子提起榜下捉婿的事情,当时听着觉得很有趣,可真的到自己经历了,才知到其中滋味。”
从来没有感同身受。
能够共情的,已经很不错了。
“晚上的琼林宴,大哥小心了,皇帝很有可能为你赐婚。”
到了晚上,皇帝果然有这个意思。
沈长枫连忙婉拒,“两袖清风,岂敢误佳人!”
元隆帝十分看好沈长枫,见他拒绝也没有生气,而是当着众进士的面,问他是留在翰林深造还是去北绒历练。
沈长枫坚定的选择了后者。
元隆帝看出他的事业心,当场指了一座县城给他,并鼓励他好好干。
赴任之前,允许他回乡祭告祖宗,参加六月大典在去北绒十六州上任。
琼林宴过后,朝廷正式授官。
按照惯例,一甲前五留在翰林院,状元授正六品修撰,可沈长枫是六元及第,大庆建国以来的第一位六元及第,元隆帝破例授从五品官职,任还陵县知县。
还陵县是两个小县合并,下边有两个县丞,两个主薄。
榜眼和探花都是授的从六品编修。
传胪和第五名授的是七品的检讨,其余人则留在翰林一段时间,等待分配。
没有根基的,大多会原则外放,想考政绩爬上来;有背景根基的,则留在翰林熬资历,三年后在决定是否外派。
沈长枫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外放,不过在去赴任之前,先回家祭祖,再参加南荣修的册封大典,之后才往北绒十六州赴任。
回津西前,明珠交代了沈长枫很多事情,并亲自写信让疾风带回沈家。
沈家收到信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
村长直接敲锣打鼓告知全村,说锦绣村出了个状元郎。
全村皆以沈长枫为荣,学堂的学生更是以此为傲,有一个状元师兄,不管他们将来混得怎么样,都够吹一辈子了。
沈长枫回到锦绣村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了,炎热的天气,依旧阻挡不了村民们的热情。
刚进村,沈长枫就看到村民们敲锣打鼓相迎接。
祭祖之后,沈家大办流水席。
沈家的亲戚,一个不落的都来了,但凡沾亲带故,都提着礼上门道贺。
周七爷向来阔绰,此次出手竟是一千两黄金,外加府城一座三进宅院。
青州、兴州、凌江三府的知县和知府也纷纷来了津西镇,晋兰江上下游的知县也都来了。
还有很多学子慕名而来,都想目睹一下六元及第的状元郎是何等风姿。
而此时,沈青山的圣旨也来了,元隆帝给他赐了一个三品津西学士的虚职。
正儿八经的学士乃翰林院学士,正二品,天子近臣,地位并不亚于阁老和尚书。
沈青山所授的虽是虚职,可听到别人喊一声沈学士,也是很有面子的。
“沈学士,恭喜啦!”三个知府纷纷道贺。
“沈学士,从今往后,您和状元郎可就是我等学子的把榜样和楷模了,我等敬二位一杯。”
“恭喜状元郎,恭喜沈学士。”
大家纷纷举起酒杯敬人。
这三天,锦绣村热闹无比,沈家学堂涌进了很外地多学子,他们看到墙报上横渠四句,瞬间血液沸腾,恨不得大干一场,明天也考个状元,好好报效朝廷。
六元及第的沈长枫,名字传遍大庆各个州府,还未参加会试的举人,都对他极为的崇拜。
因为六元及第,无疑是科举路上最完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