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几何?”户部卢尚书很关心这个,“黄豆价低,磨制成豆腐售卖,也才一斤两个铜板,不知豆油在羲和城的价格如何?”
“还未公开。”
“为何?”
“羲和城、凌江府、兴州还有青州,几乎每家都会养几头猪,如若豆油出世,猪板油便会受到影响。
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羲和城一带的气候和土壤,不太适合种黄豆,我们种出来的黄豆,产量不高,品质也不是很好。
我们大庆,种黄豆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是辽东一带。
还有一点,豆油属于素油,炒菜没有猪油的香,也不扛饿。
老百姓每天都要出门干农活,肯定不会选择豆油,豆油更适合商用,比如做点心、煎炸一些东西。
因为豆油不会凝固,色泽也漂亮,比猪油更耐用。”
胡尚书做了总结,“郡君没有公开,一是羲和城不是很适合种黄豆,二是怕影响猪肉价格。”
“的确有这方面的担心。”明珠承认,“黄豆榨油的工序并不复杂,但榨油所用的工具,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起的,即便是我,也是费了一番力气才凑齐。”
“喔?”元隆帝的好奇心被勾起,“是什么样的工具,连郡君都不好搞定。”
“是铁器。”
明珠没有隐瞒,“榨油的工具需要用铁打造,一套完整的装备,需要不少的铁量,普通的打铁铺本根接不住。
所以,我们只能跑到别的府城,在不同的打铁铺打不同的东西,从定制到打造完工,大概花了半年时间。”
羲和城的发展比之前好了很多,但像铁器这些,是不如其他府城的。
“凌江有矿山,师叔祖怎么不让凌江知府帮忙?”瑞王开口,“以师叔祖的魅力,相信知府不会拒绝的。”
“能自己解决便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了再寻求帮助。”
“不愧是师叔祖,有原则。”
瑞王这马屁,听得大家一阵尴尬。
“这套工具,一天能榨多少油量?”元隆帝关心道。
“五百斤。”
“也就是说,一天可以榨两千多斤的黄豆。”卢尚书从袖袍中拿出一个小算盘,“黄豆一斤一文,三千斤黄豆花费三两银子。
豆油色泽漂亮,不会凝固,适合商用,那价格定在三十五文到五十文之间比较合适,按三十五文算,五百斤豆油可得十七两半吊钱。。
请问郡郡,榨油的时候,需要多少人操作?”
“黄豆需要磨粉,热蒸,打饼,再到压榨,前前后后,至少要十五人这样。”
卢尚书听言,又在算盘上拨弄,最后得出结论,“陛下,跟香油比,老臣觉得,豆油适用的范围更广。
豆油出油量虽比不上芝麻,但黄豆产量可观,也容易种植;而芝麻产量少,也不好种植,需要的人力成本也比黄豆高得多。
豆油产量上来的话,价格肯定不会像香油这般高,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也能吃得起。”
柴米油盐是生活刚需,卢尚书很重视。
元隆帝沉思片刻,看向明珠,“黄豆是常见之物,无论品质是否与辽东一带种植相似,都能榨油是吗?”
“出油量跟黄豆的品质有关,但不是绝对,品质一般的黄豆也能榨出油,只是出油量会少些。”
“如此一来,榨油是可以量产的。”元隆帝看向南荣修,“柴米油盐,每样都不能少,你这边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