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回答明珠,她也不需要回答,继续道,“两三年前的沈家,是大庆在普通不过的农户,真要说有什么区别,那便是家里有两位秀才。
可一门两秀才的背后,却是沈家努力奋斗了数代才有的。
是我们沈家人笨,不是读书的料吗?
不是,我们是因为贫穷,交不起束脩,买不起书籍,加上天灾人祸,疾病,直至我曾祖那一辈才有了转机。
即便如此,我曾祖依旧没能考上秀才,因为我高祖父在我曾祖府试之时,病逝了。
我高祖母受不了这个打击,没多久也跟着去了。”
大家听言,纷纷感叹世事无常。
“双亲去世,功名未就,下边又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我曾祖不得不放弃学业,担起养家之责。”
台下一片可惜。
“说来也怪,我沈家十几代单传,到了高祖这辈才打破单传的魔咒,我爷爷也早早考了秀才。
可到了我父亲这一辈,磨难又来了,我父亲刚中秀才,便遇到雷雨天气,归家路上不小心被倒下的灌木砸伤面容,无法继续科举。”
大家一片唏嘘。
周知府和梁大人对视了一眼,没想到沈家的读书之路这么坎坷。
谢知府和朱县丞没什么反应,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事。
其他的知县却觉得,沈家之前的运气不是很好,甚至可以撑得上倒霉。
平常人家读书,最多三代就能改变门庭,可沈家却坎坷了数代,说不是运道有问题都没人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书的信念已深入我沈家人之骨血,是以无论条件如何艰难,我们都不曾放弃过读书的念头。
这一辈不行还有下一辈,只要后人不绝便会带着希望砥砺前行,总有一天会迎来曙光。
事实证明,我沈家做到了。”
沈青山不知怎么的,眼睛有些酸涩,他努力的眨眨眼,将不适屏蔽。
沈镜之回想当年,也是一路诸多坎坷。
“相信你们也能做到。”明珠的目光落在之前提问的老夫子身上,“只要心中信念的火种不灭,我相信,它一定会在天时地利的某刻,披荆斩棘,乘风破浪而来。”
老夫子躬身,便明珠揖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祖父科举之心不灭,于天命之年再战考场。
因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不去,便再也没有机会了。
祖父不喜欢遗憾,更不想后悔,所以他决定拼一把。
所幸上天眷顾,在最后的机会中,我祖父过了乡试,过了会试,入了殿试。
祖父归来时,我问他,心愿已经实现,今后有何打算。
你们猜,我祖父是怎么回答的?”
大家立时好奇,目光纷纷集中在明珠身上。
有个年轻的秀才开口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老爷子不会是让三位公子考状元,来个一门四进士吧?”
“哎哟,这目标定的也特高了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便歪楼了。
明珠见状,欲要控场时,沈青山开口了,“我当时说,此生无憾,却被孙女嫌弃了。”
什么情况?
大家有些懵!
“你们没听错,我是被嫌弃了,被嫌弃才天命之年便不思进取。”
沈青山面带笑容,“我孙女说,我的人生才走了一半,还有一半,若是中途没了目标,没了梦想,跟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
不知怎么的,大家都笑了。
“人没有目标,跟咸鱼有何分别;咸鱼都有翻身梦,何况是人,万一哪天梦想就实现了呢。
这些话,我孙女经常说;这些话,听起来有些奇奇怪怪的,但却能刺激人。
毕竟我们是人,总不能比咸鱼差吧?”
大家都笑了,觉得羲和乡君是个有趣的城主。
有人好奇了,“那老爷子,您殿试之后的目标是什么?方便与我们说说吗?”
“是啊老爷子,我们都好奇着呢,您就满足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吧。”
“没什么不能说的。”老爷子笑笑的压了压手掌,示意大家安静。
大家果然安静了下来,纷纷看着老爷子,等待下文。
“以我现在的岁数,入朝为官是不能了,但却能教书育人,我不能完成之事,那便由我的后辈,我的学生去完成。”
所以,老爷子的目标是桃李满天?
这个答案,大家觉得正常。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到老活到老,这句话与诸位共勉。”沈青山朝众人拱手。
大家也纷纷朝老爷子拱手。
话语权,再次转到明珠手上。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都思考过了,读书是为了什么,意义何在。
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年龄段,答案是不一样的。
十几岁的时候,你也许还没立下高远的理想,等你到了二十几三十岁的时候,走的路多了,看到不同的风景,你之所想与之年轻时,会有很大的不同。
无论是何年岁,做何事情,都需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
那么我们读书,仅仅只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吗?
这个问题,不知诸位大人可曾思考过?”
诸位大人中的朱县丞嘀咕道,“又来了。”
身侧的谢知县听言,看了他一眼,接着便听到姜大人语气闲淡的说,“所以,这个问题朱县丞没有想过是吗?”
朱大人身体一僵,下意识的说道,“我是县丞,思考念书之事作甚?”
“所以,这便是乡君与我们的区别。”谢知县出声,“读书人为何念书,念书又是为了什么?
我们当官,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高人一等,还是为了一方百姓?”
谢知县的话,是说给朱县丞听,亦是说与自己听。
梁知府和周知府以及其他知县,都听到了谢知县的话,不由得沉思起来。
只是,不等他们想出个所以然,便听到明珠说,“读书仅仅是为了自己吗?是,又不仅仅是。
圣人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那么我们学有所成,是不是要把格局打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是读书人的最高境界了吧?还怎么开?”有个知县说道。
其他人跟着点点头,都觉得这是读书人的天花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