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战纪 > 第214章 雪之吻——铁马踏冰河(一)

第214章 雪之吻——铁马踏冰河(一)(1 / 1)

华夏帝国京师紫禁城!

养心殿内帝国皇帝龙廷枢正坐在龙椅之上,龙廷枢看向右侧的金色挂钟,指针显示时间为七点五十分,比昨日早到了两分钟。此金色挂钟乃是金陵简星钟表公司制作,简星钟表今年年初才开始投产,是帝国第一家成规模的钟表企业,为支持民族企业,帝国皇室和军政机关纷纷向简星钟表下订单,以此来带动民族企业的发展。

龙椅后面正上方的中正仁和匾格外显眼。该匾为前清雍正皇帝书写,意为帝王要中庸正直、仁爱**,是帝王对自身行为准则的高要求。龙廷枢入主紫禁城之后,认为中正仁和四字可以警示自己的言行举止,每次来到养心殿抬头便可看见此四字,实时提醒,确实可以激励自己做一个好君王,便将其留在原处。

“皇上,这是今天的《帝国日报》!”女官封冉荷言毕将报刊呈给龙廷枢。龙廷枢经过半年时光的调整,每天的生物钟基本固定下来。早上在七点五十分左右会来到养心殿,第一件事情便是阅读报刊。

映入眼帘的是头版头条巨大标题为:铁马踏冰河,帝国圣军合围乌兰乌德!龙廷枢一目十行,内容大概为:数万帝国圣军势如破竹,将敌人围困在乌兰乌德城内,敌人闻风丧胆,龟缩于城内不敢于帝国圣军交锋。帝国圣军有信心将敌人歼灭于乌兰乌德城下,将该城处于帝国荣光之下云云。

“皇上,仁武亲王、正德亲王觐见!”女官封冉荷轻声提醒。帝国皇室自龙廷枢空降天国之后便实行女官制度,禁止了执行两千余年的太监制度。帝国圣军控制紫禁城之后,皇室内廷便派遣人员先行抵达京师,对前清太监全部发放银两遣返回家。等到帝国皇帝龙廷枢抵达京师后,紫禁城内已无太监,所有工作由女官代替。

龙廷枢示意女官带他们进来,继续翻看手中的报纸,另一页巨幅板块上写着:权杖师神兵天降杀敌,禁卫军饮马贝加尔湖!整篇整幅的都是帝国圣军大胜大捷的消息。

“臣施云宽,梁正章,觐见皇上!恭请皇上圣安!”二人行觐见礼!

龙廷枢示意二人坐下回话,收起报纸:“近期的报刊二位爱卿都有看吗?说说这些报刊内容的影响!”

梁正章脑路迅速运转说道:“臣近日听闻京师大街小巷、茶馆、天桥等地段最近一段时间都在议论帝国北疆大捷的消息。臣认为当下的这些正面消息有利于帝国,有利于帝国臣民上下一体,团结一致,共御外敌。”

随着北疆战事的进行,帝国枢密院和内阁府都会不定时的向外释放有利于帝国的消息,引导社会舆论。这些消息一般会通过宣传部门向各大报刊释放,最终通过报刊向民众释放。近期《帝国日报》、《华夏日报》、《长江日报》等报刊花费巨幅板块频繁刊登帝国圣军在北疆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有线电报的投入使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的便捷,此刻不仅仅是在京师,在金陵、武汉、广州、西安等地也都第一时间获取了胜利的消息并将其通过报刊向帝国臣民释放。

施云宽也表示:“报刊刊登出的信息都是经过枢密院、内阁府、宣传部严格斟酌审核的,目的正如首辅所说,引导舆情万众一心,激发帝国臣民的爱国热情。”

龙廷枢指着报刊说道:“能达到预定的效果那是最好,这也是朕期盼的效果,战争分有形和无形。如果说硬杀伤的武力战是一种有形的战争,那么宣传战就是一种软杀伤的无形战争。舆论战作为一种特殊的战争形态,不用枪炮,没有硝烟,舆论宣传是在无形战场之上的生死搏斗。

朕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各种冲突的最高形势,战争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生活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牵扯,战争绝非孤立的军事行为。朕想借这次对外战争的宣传达到国内臣民与国一体,提高民族凝聚力。帝国发动战争或者被迫卷入战争后就必须有高效的组织能力,这需要全体臣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这样才能将帝国的国力发挥到最大,而绝非帝国高层在唱独角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帝国的亿万臣民也要有维护帝国利益的庄严责任。”

龙廷枢认为当下建立的帝国在先知集团的主导之下,有着与以往王朝不一样的轮回。先知集团的强行介入,给与帝国新鲜的血液。但是一个帝国的强大绝不是仅仅靠几十人的先知集团,先知集团可以凭借超前的认知来构建帝国的各项体系。但是绝无可能充实体系下的每一个份子,帝国各项体系的运转必须要有足够的高素质臣民,只有高素质的臣民才能夯实帝国的基础。比如帝国远在北疆的战争,当下的绝大多数帝国民众会认为与己无关,战争远在天边,离自己很远。对此,龙廷枢有着清晰的认知,民众的觉醒绝非一朝一夕。但是可以将一些事件通过宣传,快速强化民众的认知。比如北疆战争开始之后,帝国宣传部门开始宣传敌人残忍的对待帝国边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帝国圣军在前线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事迹,甘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用这些真实存在的事件通过各类宣传来触动民众的心弦,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梁、施二人起身应声:“臣记下了!”

施云宽打开携带的文件夹:“皇上,这是枢密院与内阁府一同制定的建立边疆军屯兵的计划。中枢设立军屯部,现阶段计划建立东北、北疆、西域三大军屯厅,厅下设局,局下设师,师下设团等。计划在五年内组建起一百二十个军屯师,每个军屯师的规模根据当地条件等因素定在七千到一万人不等。这只是现阶段的计划,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增补或精简。

其中东北厅六十个军屯师,辖黑龙江、吉林、北海道以及外兴安岭以北广大地区等。北疆厅三十个军屯师,辖乌里雅苏台、西伯利亚等地。西域厅三十军屯师,主要集中在大西域地区。明年计划东北地区至少要组建十个军屯师,北疆和西域地区至少五个军屯师。”

如今帝国东北、北疆、西域三大区域地广人稀,为了保证边疆地区的安宁,帝国必须要派遣军队进驻以上地区,但是这势必会导致后勤压力倍增,显然这对于初建的帝国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如今帝国百业待兴,需要基建,需要科技投入,需要推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等等,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短期内无法对边疆地区投入大量的资金,当下解决边疆稳固问题已迫在眉睫,边疆不稳,帝国无法安心进行各项发展。建立边疆军屯制度是眼下帝国最好的选择,兵农合一,寓兵于农,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且耕且守,既能保障边疆稳固,也能减轻中枢对边疆的资源投入的压力,更能保证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龙廷枢补充道:“军屯制度自西汉问世以来,绵延两千余年,从未终止,说明军屯制度乃是治**邦之良策。军屯制可以发展边疆经济,巩固边防。朕在此强调几点:

第一:军屯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制度,比如给与军屯将士一定的份额,比例你们去斟酌,双赢才是赢。再比如哪个师、哪个团军屯搞的好,我们可以颁发荣誉,给与奖励。需要朕出面都可以,主要激发军屯将士的积极性。以史为鉴,总结各朝代军屯失败的案例找到根源,制定相应的改进政策。

第二:军屯一定要严格划分土地,不要做出与民争地的事情来,还有军屯各级必须要如实上报土地的面积,不得私自克扣。各朝各代都有过军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官员逐渐腐化,兼并土地,导致军屯荒废,此种案例不绝青史。

第三:枢密院需设立监察厅,自我监察。边疆军屯的政策绝对是好政策,就看执行的是否彻底,是否可以落到实处。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明,但是我们要比古人更加擅长总结改正。”

施云宽表示:“臣会将皇上的旨意落实,会成立监察部直属枢密院,确保军屯制可以良性发展。”转而呈上一份名单:“关于军屯部大臣的任命,臣选择了几人,需要皇上定夺。”

龙廷枢接过名单看了看,名单上有,罗泽南、李开芳、贺秋正、刘长佑等,龙廷枢看后,心中已有了答案,仍问道:“你推荐谁?”

施云宽如实说道:“臣认为罗泽南最为合适。”

龙廷枢会心一笑:“说说你的理由?”

施云宽说道:“罗泽南的军中任职的精彩经历,臣不在此多说。自其平定山西行省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罗泽南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加政策将山西、河南两省的残余团练、土匪、地方乡绅势力剿灭的剿灭,瓦解的瓦解,收编的收编。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两省的军政机关雾霾一扫而清,当下的山西、河南两省的军政效率远胜他省。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恢复两省各州府的生产,不仅如此还对两省的军队进行了整编。

臣以为通过罗泽南在军中任职的经历,以及山西、河南两省的卓越表现,加上其博学多才的才能,可以胜任军屯部大臣一职。”

帝国初建,为了寻求地方稳定,多数地方的军政体系还没有完全分开。关于此问题,内阁府和枢密院已经着手开始解决,争取在三年内完成。罗泽南去年升任中原方面军参谋长和李开芳搭档,在中原地区击溃了前清胜保的河南防线,还歼灭前清胜保部的大部分部队,并以此奠定拉锯数月的中原战役的胜利。不久之后罗泽南更是亲自组建攻略山西行省的“山”集团,并任指挥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代价平定了山西行省。由于中原方面军司令官不擅长政事,接下来的一年的时间里,罗泽南肩负起河南、山西两省的一切政务,将两省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些军政事务上亮眼的政绩,引起在京师的梁正章和施云宽的注意。这也是施云宽重点推荐罗泽南出任军屯部大臣的重要原因。

龙廷枢拿起名单再次看了看,脑海快速运转,片刻之后下了定论:“建立军屯部管理体系,在东北、北疆、西域三大区域建立上百个军屯师,并将其发挥出应有的职能也绝非易事,其成败关系到帝国边疆的安定,甚至关系到帝国的国策。需选出能抓全面事务的大才方能完成,罗泽南确有**的特质,当下也是最为合适的人选。罗泽南上任以后,两位爱卿要多多协助,要帮助罗泽南打开思想的局限性。”

施、梁二人齐道:“臣领旨!”

龙廷枢又问道:“军队整编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起点 金陵异闻录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作者何不言情 穿越战国之我是武田盛信 王朝模拟器,大臣全是历史奸臣 人在伪装者,开局和郑耀先接头我笑呵呵 傲霸天下 大唐全能奶爸 抗日之从南京到东京 带着系统征天下